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 唐君毅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568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西文化精神形成之外缘1

(一)西方文化之来源为多元与中国文化之来源为一元1

(二)不同文化民族之接触——战争与商业对西方文化精神形成之关系4

(三)农业与和平对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之关系9

(四)中西文化之面目之不同——重文化之类别,与重文化之统12

第二章 中国文化与宗教之起源16

(一)中国古代之劳动精神与社会政治之关系16

(二)社会政治与文学艺术之相依19

(三)中国古代宗教精神之特质21

第三章 中国哲学之原始精神28

(一)中国哲学之起源问题与周代宗法制度之合家庭社会政治道德以为一28

(二)中国哲学智慧之起源,为古代宗教道德精神之升进,而非对之之怀疑与批评34

(三)孔子之继往开来与继天道以立人道36

(四)孔子之全面的合天与全面的人文精神,与孔子所开启之人文精神与哲学40

(五)中国文化精神之形成与西方之不同43

第四章 孔子以后之中国学术文化精神46

(一)九流与六艺及孔子的精神46

(二)秦汉唐宋元明清之文化精神之综贯的说明49

第五章 中国先哲之自然宇宙观57

(一)西方哲学科学中之自然宇宙观57

(二)中国自然宇宙观中缺乏超越的必然律之观念,而以自然律则为内在于自然事物者63

(三)中国自然宇宙观中,共相非第一义之理。物之存在的根本之理为生理,此生理即物之性。物之性表现于与他物感通之德量。性或生理,乃自由原则、生化原则,而非必然原则65

(四)中国自然宇宙观,视物皆有虚以涵实,以形成生化历程,故无纯物质性之实体观念,万物无永相矛盾冲突之理,而有由相感通以归中和之理67

(五)中国宇宙观中物质与能力、物质与空间、时间与空间不相对立,以位序说时空,而无“无限之时间空间观念”71

(六)中国自然宇宙观重明理、象、数合一而不相离78

(七)价值内在于自然万物之宇宙观80

(八)儒道阴阳法诸家之自然宇宙观之比较85

第六章 中国先哲之人心观89

(一)中西哲学中人心观之不同89

(二)心之无对性、虚灵性、涵盖性、主宰性93

(三)心之知与神为心之阴阳二面99

(四)心之神与志气101

(五)心之性情104

(六)性情之善不善及性与理110

(七)中国儒家所谓心性之直道而行,及心与其所对之自然之本性,皆超矛盾辩证历程者115

(八)罪恶之起源与道德生活中之辩证的发展121

(九)中国儒道二家之心性观之体会123

第七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上)130

(一)西方人生道德理想之类型与中国人生道德理想相比较130

(二)中国儒家人生思想对自然实在之敬意及惜物贵物136

(三)爱物之道德问题143

(四)家庭之尊重——孝友之意义147

(五)道德责任之范围151

第八章 中国先哲之人生道德理想论(下)153

(六)道德意识中之平等慧与差别慧153

(七)良知与当然之理之内在性158

(八)恕道与过失罪恶之拔除163

(九)修养重建本教始之工夫165

(十)一切人生活动皆可为一目的168

(十一)人生一切活动与苦乐之遭遇皆充满价值意义173

第九章 中国人间世界——日常生活社会政治与教育及讲学之精神179

(一)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179

(二)中国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活与其精神含义182

(三)中国之家庭生活日常生活之精神含义187

(四)日常生活中之礼乐意味190

(五)致广大之社会精神193

(六)平天下法天地之政治理念203

(七)贯古今重会通之教育与讲学精神207

第十章 中国艺术精神213

(一)中国艺术精神下之自然观213

(二)泛论中国文艺精神与西方之不同218

(三)建筑221

(四)书画224

(五)音乐226

(六)雕刻228

(七)中国各艺术精神之相通230

第十一章 中国文学精神232

(一)中国文学重视诗歌散文及中国文字文法之特性232

(二)中国自然文学中所表现之自然观——生德、仙境化境——虚实一如、无我之实境——忘我忘神之解脱感237

(三)中国文学不长于英雄之歌颂、社会之写实,而尚豪侠以代英雄242

(四)中国小说戏剧,不重烘托一主角之性格与理想,而重绘出整幅之人间245

(五)中国人间文学中之爱情文学重回环婉转之情与婚后之爱247

(六)中国人间文学范围,包含人与人之各种关系,及人与历史文化之关系251

(七)中国文学之表情,重两面关系中一往一复之情,并重超越境之内在化253

(八)中国无西方式悲剧之理由256

(九)中国之悲剧意识259

(十)中国悲剧意识之虚与实、悲与壮263

第十二章 与中国人格世界对照之西方人格世界265

(一)西方之社会事业家、发明家型266

(二)西方之学者型268

(三)西方之文学家、艺术家型270

(四)西方之军事家、政治家、社会改造家型274

(五)西方宗教人格型277

第十三章 中国之人格世界279

(一)有功德于民生日用之人物281

(二)学者283

(三)文学家、艺术家286

(四)儒将与圣君贤相290

(五)豪杰之士292

(六)侠义之士294

(七)气节之士295

(八)高僧297

(九)隐逸与仙道300

(十)独行人物302

(十一)圣贤303

第十四章 中国之宗教精神与形上信仰——悠久世界308

(一)宗教要求之内容与其产生之必然性及当然性308

(二)世界各大宗教之异同315

(三)中国宗教精神比较淡薄之故319

(四)宗教信仰之当有与儒家之形上性的宗教信仰324

(五)中国儒者证天道之方——天或天地可指宇宙生命、宇宙精神、本心即天心327

(六)中国宗教之形上智慧——开天地为二334

(七)中国先哲对鬼神之信仰与对自己之宗教精神338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之创造(上)343

(一)中国百年来之文化问题与中国文化之价值343

(二)中国数十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西方文化之科学民主自由之精神于中国,所以失败之故及其态度上之错误350

第十六章 中国文化之创造(中)357

(三)中国文化精神之根本缺点之反省357

(四)内心理想之超越性、客观性与其价值363

(五)西方科学、工业文明、阶级、国家法律意识、社会文化之分途发展、民主自由精神,依同一理念而成立367

(六)西方社会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化之价值371

(七)社会文化之分途发展与国家法律意识及世界性之人类社会组织375

第十七章 中国文化之创造(下)382

(八)中国未来哲学及文艺之方向382

(九)宗教精神之重建385

(十)伦理道德精神之充拓394

(十一)中国文化之回顾与前瞻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