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名医解周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名医解周易](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2239020.jpg)
- 何少初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907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621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名医解周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易相关 古今历史之沿革——历代医易研究之鸟瞰1
一、《周易》,医易相关的本源1
二、先秦,援易入医显端倪2
三、《内经》,医易结合的开山4
四、汉代,医易相关结硕果5
五、魏晋,医易相关仅一般6
六、隋唐,医易相关谱新篇6
七、宋代,医易相关无显绩9
八、金元,医易相关发幽微13
(一)刘完素以“易”理发“火热论”之幽微13
(二)李杲以“易”理发“脾胃升降”学说及药性幽微13
(三)朱震亨以“易”理发“相火论”之幽微14
九、明代,医易相关成学说15
(一)孙一奎以“易”理论命门动气16
(二)赵献可以“易”理发挥命门学说17
(三)张介宾集众家之大成创“医易学说”19
十、清代,医易专著遗后学19
(一)叶天士“扶正重视先天、后天”20
(二)何梦瑶以卦象阐述医理20
(三)章楠著《论易理》驳景岳21
(四)邵同珍著《医易一理》,补前人所未及22
(五)唐宗海著《医易通说》,自成体系23
十一、民国,医易研究转低潮25
十二、现代,医易研究展新局28
第二章 医易渊源 原始医学寓《易经》——《易经》是岐黄医学的源头30
一、乾卦内涵:天象与医学33
二、坤卦内涵:环境与医学34
三、人体的整体观34
四、养生与预防35
五、解剖与生理39
六、饮食与健康39
七、婚嫁与生育41
八、诊治与医理44
第三章 探赜索隐 《周易·系辞》示妙要——《系辞》、《说卦传》中,有关认识论、思维方法及“易”义的论述47
第四章 援易入医 《内经·素问》开先河——《素问》中,有关太极、阴阳、象数、生化、气化等理论学说的论述77
第五章 以易释医 唐代王冰注《素问》121
第六章 以易论医 金元名医发幽微166
一、刘完素对阴阳学说的剖析166
(一)《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167
(二)主疗(节选)171
二、李杲以“易”说药录177
(一)药类法象177
(二)标本阴阳(节选)179
三、朱震亨以“易”论医录180
(一)色欲箴181
(二)“阳有余,阴不足”论183
(三)“夏月伏阴在内”论187
(四)受胎论189
(五)相火论191
(六)房中补益论196
第七章 医易同源 明代三家创学说199
一、孙一奎的医易论创“命门”说199
(一)“太极图”抄引200
(二)太极图203
(三)“太极图”说204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208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212
(六)“命门图”说(节选)214
(七)右肾水火辩217
(八)宗气、营气、卫气说(节选)219
(九)原呼吸221
(十)删定野山秘抄种子论(节选)223
二、赵献可以“易”理发挥命门学说、论阴阳与相火225
(一)论“命门”(节选)226
(二)阴阳论232
(三)相火龙雷论242
三、张介宾的医易学说245
(一)医易义247
(二)大宝论300
(三)真阴论312
(四)太极图论326
(五)阴阳体象332
附文:论张介宾的“医易学说”340
第八章 医易一理 清人专著遗后学363
一、章楠的《论易理》363
二、邵同珍的《医易一理》390
(一)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配五脏周身图391
(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配五脏周身说392
(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督任呼吸天根月窟配人身图395
(四)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督任呼吸天根月窟配人身说396
(五)人身脑气血脉根源脏象论398
(六)目视耳听论406
(七)鼻臭并呼吸舌味并声音论407
(八)气血论408
(九)明理论409
(十)阴阳论410
(十一)先天神气论411
三、唐宗海的《医易通说》413
(一)医易通说415
上卷415
1.缘起415
2.考辨417
3.总纲419
4.太极421
5.两仪423
6.四象425
7.先天八卦426
8.天干449
9.地支458
10.花甲471
下卷473
1.后天八卦473
2.八卦方位483
3.八卦取象485
4.人身八卦488
5.重卦491
6.六子493
7.辟卦496
8.月候500
9.交易502
10.变易505
11.不易506
12.互卦507
13.爻位508
14.序卦510
15.杂卦512
16.引申515
(二)阴阳水火气血论519
第九章 医中蕴易 民国铁樵有灼见527
群经见智录528
(一)释义528
(二)《易经》无神秘530
(三)《易》之基础在四时531
(四)万物愈变愈繁533
(五)物竞天择534
(六)始于八终于六十四535
(七)周、邵之太极图536
(八)太极当以渐扩大541
(九)六十四之意义542
(十)新陈代谢543
(十一)《易经》与《内经》吻合之处544
(十二)《内经》言质546
(十三)六十四为人生寿命之数547
(十四)《内经》有五行、甲子之所以然548
(十五)道在于一548
第十章 易为纲纪 养生房室言至道——以《周易》“阴阳学说”为基础的历代医家养生房室文论550
一、马王堆医书养生房室著作中有关“阴阳”的论述551
(一)十问551
二、《黄帝内经》中论生殖、节欲有关“阴阳”的论述561
(一)论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561
(二)养生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565
三、《素女经》、《玄女经》论“阴阳之道”568
四、孙思邈《千金要方·房中补益》论“阳道”、“阴道”570
五、陈自明《妇人良方》论“阴阳之至和”572
(一)孕元立本572
(二)凝形殊禀575
六、朱震亨养生房室著述中的“阴阳论”577
(一)色欲箴577
(二)“阳有余,阴不足”论577
(三)受胎论577
(四)房中补益论578
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论天元之寿578
(一)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578
八、万全《养生四要》论和于阴阳581
(一)寡欲581
第十一章 医易交融 身心易理有旨趣586
一、人身何处是“太极”586
(一)命门太极说587
(二)心为太极说589
(三)宗气为太极说589
(四)中宫为太极说590
(五)未分卵为太极说590
二、中医中药话“两仪”591
(一)医理中的“两仪说”592
(二)医理中的“阴阳说”593
三、“三才”、“四象”探奥蕴602
(一)“三才”探奥602
(二)“四象”索蕴605
四、人身“八卦”多奥旨608
(一)八卦与人身608
(二)人身八卦608
(三)六十四卦与人611
(四)性交、受胎与卦理613
(五)疾病与卦理617
参考书目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