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历史观及社会发展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曙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5502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史学-研究-古希腊;社会发展-研究-古希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历史观及社会发展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关于历史观及社会发展模式演变的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一)5
第一节 唯心史观及其社会发展模式5
一、古希腊的英雄史观和政体进化模式5
二、基督教历史观7
三、近代的理性史观及诸种社会发展模式8
第二节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发展模式11
一、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的批判11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13
三、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演变的观点14
第三节 实证主义历史观16
一、实证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则16
二、孔德的社会发展观17
三、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进化论20
第四节 思辨的文化发展观21
一、二十世纪初历史哲学的复兴21
二、斯宾格勒的文化宿命论22
三、汤因比的文明发展观26
第二章 关于历史观及社会发展模式演变的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二)31
第一节 分析的、批判的历史观31
一、人文科学、历史与自然科学的区别31
二、历史研究的意义33
三、如何研究历史35
第二节 法国年鉴派的总体历史观38
一、历史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38
二、历史必须研究时间中的人类总体40
三、时间的多元性与长时段41
第三节 新进化论及其发展模式43
一、分化与整合及适应能力的升级43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与现代化理论46
第四节 关于历史观及发展模式演变的比较性研究48
一、历史观的基本涵义及其一般发展线索48
二、社会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一般功能52
三、历史观及发展模式演变的现代意义56
第三章 关于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63
第一节 传统社会发展模式释义63
一、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不同理解63
二、传统发展模式的构成66
第二节 考察的立足点和基本方法67
第三节 追踪历史轨迹——关于传统模式的解释功能和预测功能的验证69
一、需要解决的问题69
二、历史轨迹的实描与计量72
三、疑问与结论76
第四节 反思现实问题——关于传统模式的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的验证79
一、模式内容的变形79
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价值81
三、问题与思考83
第五节 从一般方法论角度看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局限性86
第六节 建构多元发展模式的必要性87
第四章 系统历史观基本原理及其社会形态进化模式90
第一节 系统历史观对待以往历史观的态度90
第二节 系统历史观的基本原理91
一、整体性原理91
二、人本主义原理93
三、关于发展机制的原理97
第三节 建构社会形态进化模式的基本依据104
一、建构系统发展模式的方法论原则104
二、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依据104
三、社会子系统的确定106
第四节 社会形态的进化模式106
一、原始社会107
二、一元化封闭社会108
三、一元化开放社会109
四、多元化开放社会111
第五节 系统历史观研究中的综合与分析112
第五章 经济子系统类型的划分及其演变114
第一节 经济活动的意义和经济类型的构成114
第二节 经济类型的划分及其演化117
第三节 生产者的三维积极性与生产关系的适应性123
第六章 政治的一般功能和政治体系类型的演化131
第一节 政治的一般功能及其异化现象131
一、政治的本质和一般功能131
二、政治功能的异化现象135
第二节 政治影响力139
一、政治影响力概念139
二、影响力手段142
三、权力和权威143
第三节 政治体系类型划分及其演变145
一、政治体系类型的划分根据146
二、单向型政治体系148
三、双向型政治体系及其与单向型政治体系的比较149
四、从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化的趋势和混合型政治体系151
第七章 政治理性化过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154
第一节 政治理性化过程154
一、政治体系发挥作用的主观性根据154
二、政治理性作用的普遍性:手段和目标的统一156
三、政治理性化过程的障碍160
四、政治理性化过程的消长规律163
第二节 政治理性发展的不同阶段165
一、作为划分阶段依据的几个命题165
二、一元化封闭阶段166
三、自我解放阶段168
四、多元化开放阶段170
第八章 思想政治文化类型和人格类型175
第一节 思想政治文化概念及其功能175
一、思想政治文化概念175
二、思想政治文化的一般功能176
第二节 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179
一、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179
二、思想政治文化宗教化的根源181
三、关于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的评价184
第三节 准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186
一、准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的特征和根源186
二、准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的典型——中国传统儒学文化188
三、关于准宗教化思想政治文化的评价191
第四节 批判性思想政治文化及其世俗化194
一、批判性思想政治文化194
二、思想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或理性化197
第五节 人格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199
第九章 自觉走向现代化203
第一节 从新历史观视角看我国社会现状203
第二节 改革的艰难性和复杂性205
第三节 自觉走向现代化的意义207
第四节 思想观念变革的十大主题211
代结束语:哲学发展与系统优化原则217
主要参考文献223
后记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