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olidWorks 2008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SolidWorks 2008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https://www.shukui.net/cover/8/32230017.jpg)
- 魏峥,王一惠,宋晓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483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SolidWorks 2008-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SolidWorks 2008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Solidworks设计基础1
1.1 SolidWorks 2008新功能简介1
1.2 SolidWorks 2008环境功能介绍4
1.2.1启动SolidWorks4
1.2.2 FeatureManager设计树6
1.2.3 ProperyManager(属性管理器)概述7
1.2.4系统反馈8
1.3文件的基本操作8
1.3.1新建文件8
1.3.2打开已有文件8
1.3.3存储文件9
1.4 SolidWorks 2008的操作方式10
1.4.1鼠标键功能10
1.4.2快捷键10
1.4.3快捷菜单11
1.4.4窗口控制和模型显示类型12
1.4.5切换视图方向13
1.5 SolidWorks 2008的用户化定制13
1.5.1 SolidWorks的系统选项13
1.5.2建立新零件模板14
1.5.3设置工具栏16
1.5.4命令按钮的增减17
1.5.5定义快捷键18
1.5.6背景设置18
1.6利用帮助19
1.7上机指导:SolidWorks 2008建模实战演练19
1.7.1建立简单零件模型19
1.7.2修改模型22
1.8小结24
1.9习题24
第2章 参数化草图绘制27
2.1草图的基本知识27
2.1.1进入草图绘制27
2.1.2退出绘制草图28
2.2草图绘制实体28
2.2.1绘制直线29
2.2.2推理线29
2.2.3基本绘图练习30
2.2.4绘制圆31
2.2.5绘制圆弧32
2.2.6绘制多边形33
2.2.7中心线34
2.2.8构造几何线34
2.2.9抛物线34
2.2.10样条曲线35
2.2.11文字35
2.3草图绘制工具36
2.3.1选取实体36
2.3.2圆角、倒角37
2.3.3镜向39
2.3.4等距实体40
2.3.5剪裁42
2.3.6延伸实体45
2.3.7转换实体引用45
2.3.8线性草图阵列46
2.3.9圆周草图阵列48
2.4草图的尺寸标注50
2.4.1标注尺寸的方法50
2.4.2修改尺寸的方法54
2.5草图的几何关系56
2.5.1自动添加几何关系56
2.5.2添加几何关系56
2.5.3显示/删除几何关系58
2.6上机指导:拨叉草图绘制59
2.7小结61
2.8习题62
第3章SolidWorks 2008基准特征——参考几何体的创建66
3.1创建基准面66
3.1.1默认的3个基准面66
3.1.2创建基准面67
3.2创建基准轴69
3.2.1显示临时轴69
3.2.2创建基准轴69
3.3坐标系71
3.4参考点72
3.5上机指导:建立综合基准74
3.6小结78
3.7习题78
第4章 运用Instant3D完成拉伸和旋转特征建模80
4.1拉伸特征80
4.1.1拉伸特征的分类及操作80
4.1.2设置拉伸特征81
4.1.3运用Instant3D功能建立拉伸特征的应用83
4.2上机指导:拉伸特征的应用85
4.3旋转特征95
4.3.1旋转特征的分类及操作95
4.3.2确定旋转特征的选项96
4.3.3运用Instant3D功能修改旋转特征的应用97
4.4上机指导:旋转特征的应用98
4.5小结104
4.6习题104
第5章 附加特征108
5.1圆角特征108
5.1.1启动圆角特征108
5.1.2【圆角】应用109
5.2倒角特征116
5.2.1启动倒角特征116
5.2.2【倒角】应用117
5.3筋特征119
5.3.1启动筋特征119
5.3.2【筋】应用120
5.4抽壳特征122
5.4.1启动抽壳特征122
5.4.2【抽壳】应用123
5.5简单直孔124
5.5.1启动简单直孔124
5.5.2【简单直孔】应用124
5.6异型孔向导125
5.6.1启动异型孔向导125
5.6.2【异型孔向导】应用126
5.7圆顶127
5.7.1启动圆顶127
5.7.2【圆顶】应用127
5.8包覆129
5.8.1启动包覆129
5.8.2【包覆】应用129
5.9上机指导:应用附加特征创建支架模型130
5.10小结135
5.11习题135
第6章 使用操作特征工具138
6.1线性阵列特征138
6.1.1启动线性阵列特征138
6.1.2【线性阵列】应用138
6.2圆周阵列特征141
6.2.1启动圆周阵列特征141
6.2.2【圆周阵列】应用142
6.3镜向特征142
6.3.1启动镜向特征142
6.3.2【镜向】应用142
6.4由表格驱动的阵列特征143
6.4.1启动由表格驱动的阵列特征143
6.4.2 【表格驱动的阵列】应用144
6.5由草图驱动的阵列特征145
6.5.1启动由草图驱动的阵列特征145
6.5.2【由草图驱动的阵列】应用145
6.6由曲线驱动的阵列特征146
6.6.1启动由曲线驱动的阵列特征146
6.6.2【曲线驱动的阵列】应用146
6.7填充阵列148
6.7.1启动填充阵列148
6.7.2【填充阵列】应用148
6.8特征状态的压缩与解除压缩149
6.8.1压缩特征149
6.8.2解除压缩特征149
6.9上机指导:操作特征应用150
6.10小结157
6.11习题157
第7章 扫描和放样特征建模160
7.1扫描特征160
7.1.1扫描特征的条件160
7.1.2简单扫描161
7.1.3使用引导线扫描166
7.1.4使用实体做扫描切除170
7.2上机指导:扫描特征的综合应用173
7.3放样特征184
7.3.1放样特征的条件184
7.3.2简单放样184
7.3.3使用引导线放样195
7.3.4使用中心线放样197
7.4上机指导:放样特征的综合应用200
7.5小结208
7.6习题208
第8章 系列化零件设计213
8.1方程式和数值连接213
8.1.1尺寸名称213
8.1.2方程式214
8.1.3链接数值216
8.2配置217
8.2.1手动建立配置217
8.2.2管理配置219
8.3系列零件设计表220
8.3.1默认零件设计221
8.3.2新建系列零件设计表221
8.4测量与质量属性223
8.4.1使用测量工具223
8.4.2使用质量属性工具226
8.5库特征228
8.5.1建立库特征228
8.5.2使用库特征230
8.6 Design Clipart功能233
8.7上机指导:利用系列零件设计表为凸缘模柄增加配置236
8.8小结241
8.9习题241
第9章 零件的特征管理及修复245
9.1特征退回与插入特征245
9.1.1特征退回245
9.1.2插入特征246
9.1.3查看父子关系247
9.2零件的显示248
9.2.1按特征类型指定248
9.2.2按特征指定249
9.3修复建模错误250
9.3.1查找模型重建错误250
9.3.2解决悬空的几何体错误251
9.3.3解决过定义草图错误258
9.3.4解决无解草图错误261
9.4上机指导:零件诊断与修复264
9.5小结269
9.6习题269
第10章 曲线和曲面设计271
10.1曲线271
10.1.1投影曲线271
10.1.2分割线273
10.1.3组合曲线274
10.1.4通过XYZ点的曲线275
10.1.5通过参考点的曲线276
10.1.6螺旋线/涡状线277
10.2上机指导:曲线综合应用279
10.3曲面284
10.3.1平面区域284
10.3.2填充曲面285
10.3.3等距曲面286
10.3.4延展曲面287
10.3.5延伸曲面288
10.3.6缝合曲面289
10.3.7剪裁曲面290
10.3.8删除面和修补面291
10.4上机指导:曲面综合建模292
10.3小结301
10.4习题301
第11章 钣金特征建模304
11.1钣金零件建模304
11.1.1基体法兰特征304
11.1.2钣金零件的FeatureManager 设计树306
11.1.3边线法兰特征306
11.1.4斜接法兰特征308
11.1.5添加薄片特征310
11.1.6展开/折叠特征310
11.1.7切除312
11.1.8绘制的折弯特征313
11.1.9断开边角314
11.1.10褶边316
11.1.11闭合角317
11.1.12转折318
11.1.13钣金成形工具319
11.2上机指导:应用钣金设计电源盒盖321
11.3小结328
11.4习题328
第12章 工程图设计331
12.1工程图概述331
12.1.1建立工程图文件331
12.1.2建立多张工程图332
12.1.3建立工程图图纸格式文件333
12.2标准视图338
12.2.1标准三视图338
12.2.2模型视图339
12.2.3相对视图339
12.3派生工程图340
12.3.1投影视图340
12.3.2向视图341
12.3.3辅助视图342
12.3.4旋转视图342
12.3.5剪裁视图343
12.3.6局部视图344
12.3.7断裂视图344
12.4剖面视图345
12.4.1全剖视图345
12.4.2半剖视图348
12.4.3局部剖视图350
12.4.4断面剖视图351
12.4.5筋特征剖视图351
12.5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52
12.5.1设置尺寸选项352
12.5.2插入模型项目354
12.5.3标注从动尺寸355
12.5.4标注尺寸公差356
12.6工程图注解357
12.6.1中心符号线和中心线357
12.6.2注释359
12.6.3表面粗糙度符号359
12.6.4基准特征360
12.6.5形位公差360
12.6.6孔标注361
12.6.7装饰螺纹线标注361
12.7上机指导:工程图综合应用362
12.8小结367
12.9习题367
第13章 装配设计373
13.1装配体操作373
13.1.1新建装配体文件374
13.1.2插入零部件374
13.1.3移动零部件和旋转零部件376
13.1.4从装配体中删除零部件378
13.2配合方式378
13.2.1添加配合关系378
13.2.2修改配合关系380
13.3装配中的零部件操作380
13.3.1零部件的复制380
13.3.2零部件的圆周阵列381
13.3.3零部件的线性阵列383
13.3.4零部件的特征驱动阵列384
13.3.5零部件的镜向385
13.3.6编辑零部件386
13.3.7显示/隐藏零部件387
13.3.8压缩零部件387
13.4装配体的检查387
13.4.1静态干涉检查387
13.4.2动态干涉检查388
13.5上机指导:自底向上的装配390
13.5.1.创建第一个子装配体390
13.5.2创建第二个子装配体391
13.5.3干涉检查393
13.5.4创建主装配体394
13.5.5添加智能扣件396
13.5.6装配体剖切显示398
13.5.7在装配中应用配置399
13.5.8装配体爆炸视图402
13.6上机指导:自顶向下的装配403
13.7 SolidWorks高级配合406
13.7.1对称、限制配合407
13.7.2宽度配合408
13.7.3路径配合409
13.7.4线性配合409
13.8 SolidWorks机械配合410
13.8.1凸轮配合410
13.8.2齿轮配合411
13.8.3齿条和小齿轮配合412
13.8.4螺旋配合413
13.8.5万向节配合414
13.9装配体工程图415
13.9.1零件序号415
13.9.2材料明细表416
13.10小结419
13.11习题419
附录A CSWA考试情况说明423
附录B习题答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