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南教育史 第3卷 1949-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湖南教育史 第3卷 1949-2000](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23656.jpg)
- 冯象钦,刘欣森总编;刘欣森,孟湘砥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岳麓书社
- ISBN:78066527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4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8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南教育史 第3卷 194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湖南教育(1949—1956年)1
第一节 接管、改造旧有学校1
一、对公立学校的接管和改造2
二、对接受外国津贴学校的接收7
三、对私立学校的接办9
第二节 争取、团结旧有学校的教职员工17
一、对旧有学校的教职员工全部留用,对年老和失业教师进行救济17
二、保护出身地富家庭的教师过好土地改革关19
三、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22
四、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26
五、教师的业务进修37
第三节 贯彻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方针43
一、大、中、小学向工农和少数民族子女开门43
二、建立、发展工农成人教育48
三、民办学校的出现60
第四节 调整、整顿学校设置和管理体制62
一、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62
二、中、初等学校的调整、整顿66
三、重点中学的举办70
四、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74
第五节 学习苏联,改进教学78
一、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和理论78
二、初、中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80
三、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改进84
四、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先进科学技术93
第六节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96
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6
二、学校体育与卫生工作106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湖南教育(1957—1965年)129
第一节 教育方针的实施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展129
一、教育方针的实施129
二、教育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展137
第二节 教育“大跃进”和“教育革命”146
一、教育“大跃进”146
二、“教育革命”151
第三节 教育战线纠“左”和“反右倾”运动154
一、湖南教育的调整、整顿155
二、湖南教育战线的“反右倾”运动158
第四节 “八字方针”的实施和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163
一、“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163
二、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170
第五节 “三个条例”的实施和“教学、生产、科研”体制相结合的建立177
一、“三个条例”的贯彻实施178
二、“教学、生产劳动、科研”相结合体制的建立184
第六节 “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和教学改革191
一、“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192
二、以培养创造精神为核心的教学改革195
第七节 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202
一、师范教育的加强和发展202
二、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207
三、刘寿祺与湖南的师范教育213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湖南教育(1966—1976年)21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蔓延216
一、教育界内乱的开始216
二、“红卫兵”的兴起219
三、破“四旧”和大搞个人迷信220
四、揪斗“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221
五、“革命大串联”222
六、“夺权”与“武斗”223
第二节 “革命大联合”与“斗、批、改”225
一、“复课闹革命”225
二、“工宣队”进驻学校和“革命大联合”226
三、“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建党227
四、干部下放劳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228
第三节 “教育革命”230
一、与建国以后17年对着干230
二、任意改变教育管理体制231
三、任意改革招生制度232
四、任意缩短学制和精简课程233
五、“开门办学”和学“朝农”、学“共大”236
第四节 十年内乱对湖南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239
一、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办学体制239
二、校舍、校产遭到严重破坏241
三、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242
四、贻误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43
第五节 湖南教育界对“四人帮”的抗争244
一、两度“整顿”与两次“反复辟”244
二、《园丁之歌》的反“围剿”斗争245
三、坚持工作,坚持教学,坚持科研247
第四章 历史转折时期的湖南教育(1977—1982年)250
第一节 指导思想的匡正与教育秩序的复建251
一、匡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251
二、恢复高考制度,整顿教学秩序,确立教学中心地位257
第二节 推广桃江经验,推动全党、全民重视教育263
一、桃江经验的发现和初步总结263
二、中共中央对桃江经验的重视与中发〔1979〕82号文件的形成269
三、桃江会议的召开271
四、桃江会议的轰动效应275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和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281
一、平反冤假错案281
二、奖励优秀教师283
三、积极吸收优秀教师入党、大量选拔优秀教师担任领导工作284
四、恢复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定,评选中小学特级教师287
五、调整公办教师工资,落实民办教师报酬288
六、切实解决教师住房难、夫妻两地分居和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290
七、湘乡、新田事件的处理与社会上尊师重教观念的初步形成292
第四节 教师队伍的调整、培训、补充和管理297
一、“八字方针”的确定297
二、教师队伍的考核与调整300
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大规模的在职教师培训303
四、师范院校建设的加强309
五、教师队伍的管理312
六、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313
第五节 各类教育事业的调整321
一、调整各类教育的基本思路321
二、基础教育的调整322
三、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329
四、高等教育的调整333
五、成人教育的调整338
第五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湖南教育(上)(1983—2000年)349
第一节 全面建设和改革的部署350
一、1983年的东安会议揭开全面建设和改革的序幕350
二、1985年长沙会议全面部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58
三、1990年的郴县会议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71
四、1994年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381
五、2000年的全省教育科技工作会议就新世纪初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部署390
六、王向天与湖南教育改革398
第二节 积极推进“普九”、“扫盲”工程402
一、普及小学的实施和验收402
二、制定“两基”法规和实施规划405
三、两次“普九”工作会议411
四、调整中小学布局418
五、改造薄弱学校425
六、发展特殊教育430
七、“扫盲”工程的顺利进展435
八、督导评估制度对“普九”工程的推进439
第三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城乡教育的综合改革446
一、职业中学的改革和发展446
二、中等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58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起步468
四、郴县、怀化、邵阳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470
五、省会长沙的城市教育综合改革481
第四节 普通高中的改革和提高487
一、普通高中的发展脉络487
二、办好重点中学489
三、普通高中的改革与提高497
第五节 高等教育内涵的扩展和效益的提高503
一、80年代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503
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506
三、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510
四、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513
五、办学体制改革521
六、管理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526
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529
八、教学改革533
九、科技研究与产业发展543
十、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改革554
十一、“211工程”建设557
十二、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558
十三、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560
第六节 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573
一、干部、职工的文化、技术基础教育573
二、农民的文化、技术基础教育583
三、干部、职工的中、高等学历教育589
四、成人继续教育593
第七节 幼儿教育的发展598
一、80年代以来湖南幼儿教育的发展概况598
二、湖南幼儿教育的三大板块601
三、湖南幼儿教育的改进与提高606
四、幼儿师资队伍建设611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湖南教育(下)(1983—2000年)614
第一节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614
一、中、初等教育新师资培养工作的加强和改革615
二、中、初等学校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加强和改革620
三、中、初等教育师资队伍管理的加强627
四、高等学校师资的进修、提高和引进634
五、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的建立636
六、教师奖励基金会的成立640
七、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和两院院士简介643
第二节 保证教育经费的不断增长和来源的稳定669
一、“五个口子”的制定与落实669
二、城乡教育费附加计征比例和征收办法的逐步完善675
三、农村群众集资办学的坚持与保护679
四、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发展688
五、校办产业的发展690
六、对学生收费的管理、控制695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改革701
一、80年代初期在加强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改经验701
二、80年代中后期教学研究与改革的蓬勃发展704
三、90年代教育科研与成果推广的全面开展和制度化、经常化709
四、湖南素质教育之花:汨罗经验719
第四节 学校的体育、卫生和国防教育730
一、体育教学和管理的改革730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733
三、国防教育740
四、卫生与健康教育746
第五节 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758
一、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和总体对策758
二、经费投入的着意倾斜760
三、派员支教的显著成效765
四、建设寄宿制学校773
五、建立“希望工程”775
六、加快教师队伍建设778
七、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快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779
第六节 加强对外开放783
一、湖南教育对外开放的大体轮廓783
二、走出去,请进来785
三、学术交流792
四、国际合作794
五、资金引进796
六、对外开放对湖南教育的促进797
第七节 社会力量办学的蓬勃发展799
一、湖南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历程799
二、湖南社会力量办学整体运作的基本脉络800
三、湖南社会力量办学的基本优势808
四、社会力量办学的社会效益814
第八节 校外教育组织和机构及教育宣传与出版817
一、校外教育组织和机构817
二、教育宣传与出版825
第九节 地方教育法制建设的加强830
一、地方教育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830
二、教育执法检查的加强838
后记845
全书后记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