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216409.jpg)
- 赵曜,吴雄丞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1994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943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9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1
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江泽民2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崭新发展(代前言)6
第一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论1
概述1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过程4
(一)建国28年的基本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4
(二)深刻认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18
(三)拨乱反正,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移党的工作重点19
(四)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逐步在实践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23
(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确立35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49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点49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51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58
三、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和邓小平同志的历史性贡献62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62
(二)邓小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65
(三)用邓小平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统一思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68
四、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和迈向21世纪的伟大旗帜71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71
(二)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向21世纪77
第二编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80
概述80
一、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83
二、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94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0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04
五、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115
第三编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121
概述121
一、马恩列斯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124
二、中国的国情133
三、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45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149
第四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53
概述153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155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55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161
(三)社会主义要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166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167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67
(二)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68
三、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184
第五编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188
概述188
一、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3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193
(二)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6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9
(四)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203
(五)改革的步骤要积极而稳妥206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9
(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理论基础209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219
(三)培育统一的市场体系265
(四)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271
(五)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274
(六)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275
(七)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各类市场的发育288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1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的291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98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303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09
(五)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319
四、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41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1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353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375
(四)改革科学技术体制,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383
(五)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398
第六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406
概述406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409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409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416
(三)裁减军备,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421
(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423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425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25
(二)在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国家关系432
(三)同周边国家执行睦邻友好政策440
(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445
(五)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448
(六)建立国际新秩序458
(七)党际关系原则467
三、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469
(一)必须对外开放469
(二)全方位的开放483
(三)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494
(四)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500
第七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503
概述503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08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519
(一)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519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524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统一526
(四)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532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537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51
(一)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51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556
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62
五、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582
(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82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589
六、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593
(一) 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593
(二)建设和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599
第八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602
概述602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604
(一)三步走的战略目标604
(二)三步走,关键是走好第二步610
二、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614
三、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20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20
(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25
(三)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629
(四)改革科技体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635
(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638
(六)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646
四、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649
(一)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649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要从抓教育入手651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657
五、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662
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681
第九编 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691
概述691
一、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694
(一)坚持党的领导694
(二)改善党的领导701
二、加强党的建设707
(一)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707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718
(三)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722
(四)搞好党的干部队伍建设728
(五)加强党风建设740
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754
(一)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754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758
四、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771
五、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社会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778
(一)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778
(二)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794
六、人民军队是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803
(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803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810
(三)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811
(四)加强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816
(五)精简军队,推进军队改革819
(六)恢复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823
第十编 关于祖国的统一831
概述831
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833
(一)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833
(二)争取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838
(三)祖国统一的方针与途径841
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85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850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体框架854
(三)“一国两制”构想实施的前提与保证858
(四)“一国两制”构想是伟大的创举864
附件:香港、澳门基本法及有关文件86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86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876
(三)其它有关文件887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8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888
3.《中英双方有关香港政制问题七个文件》889
4.《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894
第十一编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96
概述896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00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900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04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905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905
(二)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910
三、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911
四、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913
(一)建设和改革需要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913
(二)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918
五、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923
(一)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问题上存在“左”右两种干扰923
(二)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925
六、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928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928
(二)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931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