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六十年发展与成就 庆祝黄海水产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启升主编;王清印,葛相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六十年发展与成就 庆祝黄海水产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学科发展与展望1
六十载历程 六十载辉煌&唐启升1
黄海水产研究所学科发展历程与展望&唐启升8
我所海水养殖和遗传育种高新技术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王清印14
坚持科学发展观,持续发展养虾业&赵法箴24
我所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的成就与展望&雷霁霖30
我所海洋渔业资源研究的成就与展望&金显仕37
我所海洋渔业环境研究的成就与展望&马绍赛41
我所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研究的成就与展望&方建光44
我所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研究的成就与展望&孔杰50
我所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和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与展望&陈松林53
我所海水养殖动物病害控制学科的成就与展望&黄倢,宋晓玲,杨丛海58
我所海洋产物资源与生物制品研究的成就与展望&孙谧64
我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王印庚,关长涛67
我所海洋捕捞与渔业设施技术研究的成就与展望&关长涛72
我所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研究的成就与展望&翟毓秀79
难忘的回忆&王中元 霍世荣 樊宁臣 林福申 金文灿84
追思&林福申86
二、科技成果简介91
(一)获国家级奖励成果91
海带自然光育苗91
机轮双拖网的网型改进(轻网快拖)91
海带人工养殖研究91
高产高碘海带新品种的培育92
水产品综合利用—卤水提碘92
坛紫菜人工养殖技术研究92
对虾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推广92
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的研究93
毛蚶壳肉无筛水分离机93
渤、黄、东海近海区大面积水温预报93
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93
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94
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94
东、黄海及外海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黄海区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评估和群系研究94
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95
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调查评估95
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95
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96
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97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98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99
(二)获省、部委及地方奖励成果100
烟威渔场鲐鱼资源调查100
鲸油提取制备的研究100
海带施肥养殖100
海带南移100
缢蛏半人工采苗中附着期的预报101
渤、黄、东海渔捞海图1958—1959年捕捞对象图集(1)101
中国海洋渔船图集101
中国海洋渔具调查报告101
毛蚶联合加工机械102
对虾发育条件及其苗种的人工培育102
59—1高产海带新品种102
渤海诸河口及其外海的渔业综合调查102
海水中硝酸盐的测定方法103
HY—73型机帆船围网液压动力滑车103
无头盐干大黄鱼防黄研究103
延缓盐干带鱼油脂酸败抗氧化剂BHA104
扁胞藻和小新月摄氏硅藻的大面积培育与利用104
延缓盐干鱼油脂酸败有效抗氧化剂AW104
抗烂高产海带新品种243号的培育和推广104
对虾人工复合饵料104
渤、黄、东海区渔业现状分析和渔业资源演变的初步探讨105
贻贝人工育苗与高产养殖技术的研究105
对虾卫生标准105
长天井对虾拖网105
渔业水质标准106
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现状及繁殖保护措施106
刺参资源增殖研究106
聚乙烯、维尼龙混捻围网材料107
全国沿海渔港图集107
紫菜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推广107
YJ—YZ—79贻贝预煮、蒸煮机107
海上毛虾烘干机108
WCS—6文蛤采捕机108
固相捏合转化制取褐藻胶工艺108
中型水面对虾高产养殖技术108
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109
渔情测报系统技术109
东、黄海拖网囊网最小网目的研究109
SC17—81淡干盐干海带质量标准110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GF7750和GF7750J新产品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110
浅海地震勘探(炸药震源)对水产资源的影响110
褶皱臂尾轮虫繁殖培养的研究111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111
利用卫星图象调查莱州湾滩涂面积111
碘蛋的生产和利用111
浅海地震勘探(空气枪震源)对水产资源影响的实验和保护措施112
黄、渤海区陆架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区划的研究112
皱纹盘鲍苗种培育、幼鲍越冬与配合饲料研究112
渤、黄、东海区国营渔业捕捞状况变动分析112
酸水套泡海带提取甘露醇新工艺113
亚硫酸氢钠防止冻对虾在冻藏中变黑效果的研究113
1,10—菲罗啉衍生物的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浊点析相光度法113
盐田制卤区改造对虾池进行人工养虾研究113
黄、渤海蓝点马鲛资源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的研究114
黄、渤海鲐鱼行动分布、渔情及资源预报的研究114
黄海鲱鱼资源的开发和渔业预报的研究114
中国海洋渔业区划115
中国浅海滩涂渔业区划115
北方沿海人工鱼礁的研究115
对虾孤菌病防治研究115
加压消化工艺制取低粘度、超低粘度褐藻胶116
中国海洋渔具调查和区划116
渔船节能船型研究116
SLZD—320型锥模式对虾颗粒饲料造粒机117
渤海水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问题117
对虾(鱼)颗料饲料粘合剂117
HTM—Ⅰ型褐藻胶透明度仪117
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118
中国水产品加工118
潮间带围网养虾技术118
多功能进样阀119
中国渔业区划119
黑鲷工厂化育苗技术119
对虾放流标志技术119
渤海水域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增殖潜力的研究120
假晴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120
2000年中国渔业环境预测研究120
碘奶生产工艺及疗效的研究121
利用卫星图象预报鲅鱼渔场的研究121
37.5cm循环水槽流态稳定的研究121
扇贝亲贝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121
流动注射分析的研究和应用122
螺旋浆尾流能量回收的研究122
对虾精荚人工移植技术122
刺参人工增养殖技术122
对虾流网作业过程掉虾率和掉虾成活率试验123
潮间带潜堤网拦养殖对虾工程设施可行性研究123
STM—Ⅰ型溶液澄清度仪123
黄姑鱼工厂化育苗技术123
西北、西南水利渔业捕捞技术及拦鱼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24
贻贝加工技术124
中国对虾人工越冬技术124
海带粉防治地方甲状腺肿研究125
海水育苗设施综合利用研究125
盐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125
菲律宾蛤仔增养殖技术125
刺参人工苗种放流增殖高产试验126
鳀鱼海上保鲜和综合利用126
几种海洋微藻的营养成分及饵料效果的研究126
山东省近海渔业资源调查及合理开发利用126
胶束增溶(增敏)络合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127
水库鱼类资源评估方法的研究127
1.5kW螺旋浆水流增氧机研制127
海湾扇贝大规模工厂化高密度人工育苗技术128
高效能、封闭式单胞藻培养装置的研制128
直径280mm穿心球形耐压塑料浮子128
中国海洋渔业生物学研究128
低值小杂鱼制作鱼丸技术129
对虾流网网列和网高最佳尺度研究129
茶皂素的鱼毒活性及其应用129
红藻胶提取新工艺129
数字式遥测网位仪130
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130
增养殖育苗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防治130
黄海深水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的试验研究131
海洋水产科技管理效益分析研究131
对虾病害防治药物——《虾康灵》系列产品的研制131
我国北方牡蛎的苗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131
中国西北地区盐湖卤虫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32
海产贝类保活技术的研究132
新型、高航速渔政船的研究、设计与建造132
渔场资料数据成图与应用技术的研究132
LLB型螺旋式离心泵的研制133
饵料中必需脂肪酸的需要及生理作用对幼虾生长和亲虾正常繁殖的影响的研究133
计算机在渔捞技术上的作用133
鳀鱼油保健食品研究134
鹰爪虾张网技术改造的试验研究134
铜、锌离子对对虾育苗系统的生态防病作用研究134
巨藻筏式养殖技术研究134
高强力新型渔用绳索的研究开发135
渤海水域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135
海产饵用微藻的分离、筛选及保种的研究135
刺参夏眠习性的研究135
几种新农药对海产贝类生长影响的评价及其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136
英国大菱鲆引种试验136
中国对虾养殖综合防病技术研究137
136千瓦渔船捕春汛鳀鱼的变水层双拖网的研究137
黄渤海环境质量与生态变化研究138
文蛤软包装食品的开发研究138
对虾细菌性疾病及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研究138
海水鱼类(牙鲆、星鳗)无水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139
鱼糜回收技术工艺及其设备的开发研究140
桑沟湾养殖容量的研究140
生态环境变化对滩涂贝类死亡影响机理的研究141
稀土对单胞藻和对虾生长影响机理的研究141
黄、渤海对虾养殖环境研究(黄渤海养虾环境问题的调研)142
化纤污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及生物监测体系的建立143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药物效果对比筛选试验143
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44
青岛市海水鱼苗种中试基地144
对虾病原菌快速检测和种类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145
青岛市近岸水域环境质量调查与区划研究145
大菱鲆苗种生产技术研究146
水产养殖用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制147
大菱鲆养成及亲鱼培育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147
无特定病原(SPF)对虾种群选育技术148
对虾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149
海洋碱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研究与开发149
红鳍东方鲀的纯种引进150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151
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环境优化技术151
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152
对虾病毒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153
真鲷、河鲀、牙鲆促生长剂的研究154
海洋生物蛋白酶的开发与应用154
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残留的研究155
青岛市大农业新品种引进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研究155
工厂化养鱼关键技术及设施的研究与开发156
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及种质冷冻库建立的研究156
中国明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157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因与病原的研究158
“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选育研究158
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159
中国对虾抗WSSV的筛选育种及配套生产工艺160
海水养殖鱼虾用肽聚糖免疫增强剂的研制与应用160
贝类养殖区老化和荒芜滩涂修复与调控试验示范161
漠斑牙鲆引进繁育及养殖模式的研究162
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的研究与应用162
(三)鉴定成果164
岱海利用(使鱼入则死的大型死水湖能丰产鱼类)164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精制海带甘露醇的研究164
薯莨浓缩染网试验164
小黄鱼短期预报的初步研究164
江篱琼脂质量研究164
对虾池养试验及其养殖方法165
用亚硫酸氢钠防止对虾变黑的工艺条件165
华东弱酸—122树脂在毛蚶维生素B12提炼中的应用165
用华东弱酸—122树脂提炼链霉素废液中维生素B12的研究165
鲳鱼流网的试验研究165
渔轮对虾拖网大目囊网释放幼鱼166
海带提碘新工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166
灯光小圆网诱捕玉筋鱼166
褐藻胶粘度稳定性加温考察法166
黄、渤海区两个种群带鱼资源数量变动规律的研究166
条斑紫菜大面积高产养殖技术167
渔用国产聚丙烯(B—4改性聚丙烯单丝)材料的研究167
JWYC—2.5/65型中高压液压绞机的研制167
小饼紫菜质量标准167
蓝点马鲛流刺网最小网目尺寸标准168
条斑紫菜长叶型新品种168
大庆水下地震勘探对水产生物影响的实验168
巨藻引进和人工增养殖技术的研究168
水产品保鲜技术——防腐冰试制及对鱼类的保鲜效果168
春汛蓝点马鲛渔场与卫星信息相关性的研究169
PHJ—Ⅰ型酸度计169
近海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经济问题169
安康水库渔业配套工程设计169
5000T年对虾颗粒饲料加工机组170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亲体与补充量的关系170
GJ—8502型温度监测仪170
微机在渔船性能试验研究中应用170
TW4型测温仪170
对虾微颗粒饵料171
海岸带调查档案的管理171
在工厂化培育鲤幼鱼中采用变温的研究172
鳀鱼调味干制品——美味熏鳀片172
水貂育成期配合饵料172
PHTG系列沉入型酸度、温度综合检测仪172
DPM—Ⅰ型屏幕数字显示记数器172
鳀鱼罐头制品的开发技术研究173
DTW—1型低温测试仪173
GLZ—6型过滤净化纸173
石花菜增殖途径的研究——繁殖保护、合理采收173
对虾配合饵料营养与质量指标研究173
对虾弧菌病菌苗免疫和对虾组织培养等研究174
对虾良种选育——人工交配及性控技术174
黑鲷饲料标准检测技术174
丁字湾虾塘排水对滩涂贝类影响的研究174
SFT—1型汽车司机瞌睡报警器175
HB—1型系列电源限流节能器175
浮式防波堤消波性能的试验研究175
山东北部养殖斑节对虾技术175
渤海主要经济鱼类、梭子蟹、海蜇增殖技术研究175
渤海对虾放流技术研究176
渔业水质基准研究176
金枪鱼拟饵曳绳钓技术开发研究176
变水层拖网捕捞小型中上层鱼类的试验研究177
卤虫虾片的研究开发177
渤海内湾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178
日本盘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研究179
山东省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179
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育种研究179
海洋生物溶菌酶的研究与开发180
海洋生物酶绿色生态制剂的产业化开发180
半滑舌鳎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技术的建立181
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182
新型鱼虾复合免疫增强剂研究与开发182
绿色食品——菲律宾蛤仔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183
海水养殖鱼虾清洁生产及其产品安全技术183
鲆鲽类无公害安全型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开发184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185
半滑舌鳎繁育生物学及产业化示范推广185
三、专利与新品种187
(一)授权专利简介187
(二)新品种204
四、历年发表的主要论文目录205
五、历年编辑出版的主要著作目录365
六、我所历届市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先进人物等名录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