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文夫,彭建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12477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现代化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报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目标、实现路径与模式1
一、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2
(一)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核心要义2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支撑2
(三)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动力引擎3
(四)建设田园化生态型村庄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物质载体3
(五)繁荣农村文化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命脉和灵魂4
(六)建立网络化农村治理模式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4
(七)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落脚点5
二、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发展方向与目标5
(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演进5
(二)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与型式8
(三)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12
三、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15
(一)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农村现代化添翼助力15
(二)构建新型农业基本经营体系,助推现代农业跨越发展17
(三)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19
(四)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培育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20
(五)加快生态型农村社区建设,建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2
(六)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23
(七)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逐步壮大农村文化产业23
四、农村现代化的运行模式与案例分析24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24
(二)以农村工业化为动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28
(三)以商贸服务业为支撑,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30
(四)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34
(五)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为依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36
五、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建议38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增强农村发展能力38
(二)加快三次产业联动融合,壮大农村主导产业39
(三)以就业转化加速农民职业分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40
(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41
(五)加快生态型美丽村庄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联动42
(六)建立“4+X”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43
(七)加速推进县域经济转型腾飞,打造城乡经济互动载体43
(八)积极开展农村改革试点,勇于探索农村现代化建设经验44
专题Ⅰ 未来农村格局与现代化的农村型式45
一、农村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阶段性特征45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45
(二)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引导,造成村庄整体形象差46
(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服务水平仍很滞后46
(四)社会公共资源缺乏,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46
二、未来现代化的农村布局47
(一)农村现代化布局的总体思路47
(二)现代化农村的表现形式48
三、未来现代化的农村型式49
(一)乡村综合体——未来现代化农村的基本型式49
(二)加快推进乡村综合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0
(三)乡村综合体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51
(四)我国乡村综合体建设的路径56
四、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举措59
(一)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59
(二)实施“农业组织化提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步伐60
(三)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61
(四)规范农村耕地和宅基地流转,构筑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平台61
(五)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速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62
(六)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构建“网络化、民主化”管理体系63
(七)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64
专题Ⅱ 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与经营形式改革65
一、我国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相关理论65
(一)农业经营管理制度65
(二)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66
二、我国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与经营形式创新的必要性69
(一)我国农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69
(二)我国现行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的特点73
(三)现行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面临的挑战74
三、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改革创新的思路框架79
(一)总体思路79
(二)基本原则与目标80
四、未来新型农业经营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81
(一)家庭经营型81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83
(三)农业产业合作经营模式85
(四)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87
(五)合作社一体化模式89
(六)科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90
五、加快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形式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91
(一)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91
(二)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92
(三)大力发展家庭农场92
(四)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3
(五)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94
(六)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村农业94
(七)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96
专题Ⅲ 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97
一、研究背景97
二、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特征及缺陷99
(一)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法律特征99
(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主要缺陷101
三、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动力机制103
(一)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03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106
四、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分析109
(一)案例:河北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109
(二)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11
(三)完善和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思路及对策113
五、农村承包地流转问题分析116
(一)案例:河北农村承包地流转现状116
(二)农村承包地流转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18
(三)农村承包地流转的基本原则120
(四)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122
专题Ⅳ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模式125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125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125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要现实意义126
二、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评价127
(一)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基础127
(二)河北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130
三、国内外农业现代化模式与经验借鉴132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132
(二)国内农业现代化有益经验135
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模式与路径选择138
(一)基本模式138
(二)实现路径139
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140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40
(二)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141
(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142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43
(五)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144
专题Ⅴ 现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46
一、产业融合与农村产业融合:已有研究的评析146
二、中国现代农村的产业融合:条件基础、模式及路径150
(一)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条件及基础151
(二)中国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模式及路径153
三、案例:河北发展现代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及路径分析158
(一)发展产业融合的原则158
(二)发展现代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分析159
(三)发展现代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163
四、政策建议165
(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165
(二)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转化水平165
(三)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打造产业融合新业态166
五、结语166
专题Ⅵ 现代化农村治理方式168
一、农村治理的内涵分析168
二、新中国农村治理模式的变迁169
(一)“乡政权制”治理模式(1949—1958年)169
(二)“人民公社制”治理模式(1958—1983年)170
(三)“乡政村治”治理模式(1983年—)171
三、现阶段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172
(一)乡村两级机构关系不顺172
(二)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矛盾凸显173
(三)村民自治机制有待健全173
(四)村民自治变成“村委”自治,村干部腐败问题严重174
四、我国新型农村治理模式分析175
(一)政府主导型农村治理模式175
(二)多主体参与型农村治理模式178
(三)精英主导型农村治理模式180
(四)法制型农村治理模式183
五、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政府有限主导—农民合作)185
(一)“政府有限主导—农民合作”模式的涵义185
(二)“政府有限主导—农民合作”模式形成的依据187
(三)构建“政府有限主导—农民合作”模式的框架189
专题Ⅶ 农村生态建设及其社会文化支撑192
一、生态农村是农村生态建设的目标192
(一)生态农村的内涵192
(二)生态农村的特点195
二、农村生态建设的有效路径196
(一)优化农村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产业的生态化196
(二)夯实农村生态建设的文化精髓——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植与发扬206
三、发展社会事业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216
(一)农村社会事业217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生态建设220
专题Ⅷ 日本、韩国农村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225
一、日本农村现代化经验分析225
(一)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225
(二)以多种形式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226
(三)农协组织助推现代农业发展228
(四)出台各种“农业振兴”政策230
(五)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231
(六)以行政体制瘦身提高农村公共资源配置233
二、韩国农村现代化经验分析235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和主动性235
(二)设立高效统一的新村运动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236
(三)多举措并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238
(四)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240
(五)农村工业小区建设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241
三、日本、韩国农村现代化对我国的启示241
(一)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241
(二)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多功能服务水平242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发展规划和法律法规243
(四)重视食品安全,发展生态、有机、精准农业244
四、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244
(一)“三化”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人口和空间布局的双重优化245
(二)“三化”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聚合245
(三)“三化”融合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246
(四)“三化”融合发展,助推农村三次产业联动、纵深发展247
后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