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别集丛刊 潘德舆全集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别集丛刊 潘德舆全集 1
  • 潘德舆著;朱德慈辑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1032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潘德舆(1785~1839)-全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别集丛刊 潘德舆全集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校点说明1

养一斋集3

序&姚莹3

自评4

养一斋集卷之一6

癸亥年6

读史6

射湖晚泊7

朝饮酒8

杂诗8

甲子年9

湖上暮雨9

台城偶题9

车遥遥9

君马黄10

巫山高10

战城南10

有所思11

代相逢行11

古离别11

乙丑年12

萤12

蝉12

悯旱12

杂诗13

登郡城楼14

丙寅年14

赠邱丈古塘14

丁卯年15

放歌行15

戊辰年15

醉歌15

夹江竹园16

江口闻笛16

冬夜读先子《笥萧诗集》16

与赵吉人辑里人诗有作17

浩歌17

己巳年17

春愁曲17

饮田家18

村行18

庚午年18

村溪归舟18

东涧夜舟19

田家19

奉怀卢止泉舅氏20

卧永济寺20

怨歌20

偶书21

寒日21

书寓斋壁21

哀廉吏22

赠阙童子23

辛未年24

此日足可惜24

和陶公《田舍始春怀古》二首26

和陶公《时运》四首,与纪燕亭26

和陶《形赠影》27

和陶《影答形》27

和陶《神释》27

赠丁俭卿28

寄朗陵兄29

梦中闻笛诗30

郭景蘧涧东寺院斋居30

写《孝经》诗31

行路难32

自题《斜月读书图》33

养一斋集卷之二34

壬申年34

宴花楼晚望34

春日斋中小疾34

春游曲35

杨花曲35

闭门四首36

癸酉年36

梦中作36

杂感37

独坐37

望雨37

涧舟38

题景蘧画38

西村收稻38

雪后游兜率院,用东坡《和僧守诠》韵39

甲戌年39

感兴39

同景蘧作39

东溪40

闲园40

偶感一首,与刘生湘澐40

与景蘧41

暮春41

牡丹讌集41

西村42

北寺42

南池42

刈藤43

题画43

鹊巢43

所作二章44

题画44

题画45

独游东溪45

啸歌45

乙亥年46

村行46

白云三章,寄景蘧46

春游感兴47

寄邱勤子47

雨窗偶书47

对月怀朗陵兄48

选唐人万首绝句,题卷端48

丙子年49

摄山病卧,题僧卓群山房49

金陵雨夜49

己卯年50

题画50

仲夏书感50

题梁馥庵《蒹葭秋水图》50

将赴金陵,荻庄别勤子51

雨中游鸡鸣寺、隐仙庵51

送从子开丽52

庚辰年52

人日遣兴52

病馀野步53

题画53

清明日昭恤院祭杨仲甯尚书墓53

夜坐54

辛巳年54

赠徐潢54

杨露滋、邱勤子招游湖心寺55

湖心寺55

独酌55

校卢蓉湖舅氏诗集56

西庵独坐56

过陆生怀生墓56

怀里人作57

省妹作58

新河舟中58

舟止栖霞寺59

与卓群59

再与卓群59

三圣庵述感60

白门柳60

出金陵城60

召伯埭偶题61

露筋寺夜泊61

晓过高邮61

芦花曲62

舟中62

粮艘行62

涧东兜率院老槐歌63

落叶63

梦游庐山64

答盛子履学博64

养一斋集卷之三65

壬午年65

再游南村65

磐石八章65

晚坐66

微雨过高邮67

金陵怀古67

摄山道中67

蒋王庙68

徐中山王墓68

由燕子矶至栖霞寺途中作68

栖霞寺69

舟晓69

湖东悲69

舟过兴化70

沙家庄夜泊70

独游南村70

放生庵71

癸未年71

荻庄看桃花,过曲江楼旧址71

移舟过勤子斋71

茅屋初成述怀72

舟晚72

南村即目72

哭张篱东先生73

秋日入城73

寄郝镜渠73

夜坐诗和东坡74

与子履74

鸡鸣歌75

甲申年75

春眺75

荻庄小憩75

涧东三老咏76

读《壮悔堂集》77

偶述77

与邱勤子汎舟至爱莲亭77

秋日感事78

南村省舅78

送蓉湖舅氏之河北79

南村79

车桥八咏79

涧曲归帆79

五桥晴雪80

桑堤夕照80

柳园春雨80

兜率古槐80

郭墓寒松80

东墅寻梅81

南池晚步81

乙酉年81

元夕感事时洪泽湖决口未筑81

书苏公《和陶诗》后81

题《百骥腾骧》长卷82

题熊北溪山水册83

寄朱丈亦侨83

题画84

丙戌年84

题画册84

斋中偶书85

朱烈妇诗85

清和酒诗86

题画,送邵立三游射陂87

题吴揖堂先生集后87

村北晚步88

晓坐88

过昭恤院88

丁亥年89

偶兴89

仿遗山论诗绝句论遗山诗二首89

村行89

招勤子时勤子将之凤阳90

岁杪与勤子别,途中却寄90

戊子年91

赠谭大令雨香91

送陶际华入都91

与镜渠92

赵贞女歌92

夜登聊乐邱书感93

题俭卿《袖海集》93

阙题94

养一斋集卷之四95

戊子年95

新河舟中95

中山王胜棋楼歌95

静海寺歌寺以沈香为柱,降香为梁。永乐时太监马三保归自西洋所建96

永济寺悬崖97

梅花岭吊史阁部97

高庙阻风98

丹徒吊宋武帝98

江阴怀古98

东林书院99

倪云林祠99

镇江至江宁山行杂述99

燕子矶晓渡100

銮江舟中题子履《江行诗卷》101

己丑年101

沂州道中101

半城至青驼寺102

泰安道中102

望岳102

岱庙103

济南道中103

黄村104

奉题锺仰山先生《浮青山馆图》104

卢沟桥105

赵北口105

雨行遣兴105

滹沱怀古106

项王墓106

兗州106

孟庙107

过滕县107

秋日舟往吴门途中感怀107

赠汪到渠108

归舟遣兴和俭卿韵109

题《霜灯课读图》109

送际华之任金华110

庚寅年110

过沂州作110

望岳示次儿111

任邱道中111

题须芥庵《桐华庵诗集》111

次韵题司马文正公深衣小像112

送仰山先生滇南治狱112

送徐健安之潼关113

健安招集,即席再赋113

寄怀鲁通甫114

病中集陶114

夏夜与芥庵论诗115

寓斋观射,柬岳兼山、须芥庵115

寄露滋116

寄寿亦侨丈116

题周倬云诗集117

题《春猎图》118

听芥庵夜诵《孟子》118

奉怀仰山先生119

冬夜醉中与芥庵119

哭蓉湖舅氏119

奉题仰山先生《听松图》120

题承玉庵大令诗册120

冬夜读书效后山体121

岁暮酬方云壑,兼寄祝炎洲121

读钱仲文《题玉山村叟壁》诗,爱而和之122

除夕和韵三首122

养一斋集卷之五123

辛卯年123

寄到渠123

寄张咏仙123

送芥庵之兰阳124

寄和镜渠124

慧裕亭仪部席上赋赠文小湘大令,用昌黎《山石》韵124

赠徐廉峰太史,即题其《壶园诗册》125

奉怀仰山先生兰阳126

题汤海秋仪部《浮邱阁诗集》126

醉歌127

赠徐镜溪水部128

赠张亨甫128

题亨甫《博陵秋眺》卷子129

答海秋129

题孔生继鑅诗后130

夏日尘定轩中取近人诗集纵观之,戏为绝句131

月下对酒怀芥庵132

送姚石甫大令之江苏132

夏晚独坐奉怀仰山先生132

月下饮双槐轩,同孔生作133

题潘漱泉中翰《长风万里图》133

秋夜就吴丈菊通饮134

将之兰阳,出朝阳门作134

通州134

蓟州道中135

蓟州135

赴兰阳谒仰山先生告别136

九日登黑窑厂136

十三夜与沈小庾、孔生继鑅置酒联句,题淮安邸舍137

留别宗贻、宗佑兄弟137

奉别黄树斋先生138

廉峰席上留别亨甫138

出彰仪门作139

琉璃河139

涿州吊汉昭烈139

白沟河140

大风过雄县140

夜过赵北口140

河间怀刘文房141

河间夜发141

景州吊周亚夫142

恩县道中142

途次赠孔生142

茌平怀马宾王143

茌平夜发143

九月晦日途中即目,叠前韵144

是日东阿大桥待渡,再叠前韵144

过三归台144

东阿吊曹子建145

汶上待渡,三叠《夜发》韵145

途次赠王寿梅时寿梅将归吴门145

兗州听雨,四叠《夜发》韵146

邹县道中雨雪,赋诗述怀146

野宿146

雨夜与孔生联句六十四韵147

官桥夜坐148

过二疏故里148

微山湖晚眺149

小顺河题壁149

过圯上作149

次皂河,饮孔生斋中感赋150

渡河作150

袁浦别孔生151

养一斋集卷之六152

壬辰年152

奉题仰山先生《京江晓渡图》152

题边颐公画册后152

题亨甫石画《留人图》153

京邸置酒,饯丁俭卿、方云壑、卢铁珊,作歌153

独坐,和亨甫月夜见访,次日雨中口号二首154

树斋先生、廉峰太史招集江亭销夏154

题亨甫《翠微山寓诗册》后155

奉题仰山先生《游焦山》卷子155

与吴旭峰156

京邸喜孔生至,即题其辛卯诗册后157

七月二十四日,与亨甫夜话联句157

二十九夜158

送仰山先生之科布多参赞大臣任158

送高紫峰大令之四川159

与吴生大田,即送之归淮上160

秋初寄怀勤子160

铁耕楼诗161

题廉峰《忆壶园图》162

题亨甫《天台听瀑图》,即送之南归162

再题亨甫《博陵秋眺》卷子162

题画163

题李云生所藏画云生,宣城人163

答黄子干163

题《眠琴图》164

杂诗164

冬日移寓养疾述怀165

除夕题壁165

癸巳年166

初春饮云生寓斋166

雪窗书事167

题张渊甫《静观斋四图》168

却扫读书168

停琴佇友168

春山放牧168

山居种树168

春夜望月169

题叶生名澧《风雨怀人图》169

题廉峰《看剑图》170

送徐士敬归朝鲜士敬名熙淳,今名十淳,承文院制述官。有《旸嵎散人焦尾集》170

有丽者鷟三章,再送士敬171

送徐竹垞归朝鲜竹垞名眉淳,士敬之从弟年十七,以父荫承德郎。其父,前刑部尚书,今中枢府充正贡使171

题渊甫《静观斋诗集》172

过卢沟桥作172

过匡衡故里作173

南村省妹,兼示从子173

题俭卿《萱阶课儿图》174

裕亭寄示伊猗君见怀诗,赋酬四首174

秋晚野步175

秋雨176

闻勤子将归,喜而有寄176

赠丁郎寿昌176

漫兴,和李少白韵177

少白雪中即事诗,用全仄体,以全平体答之177

题子履《烟浔云峤图》178

养一斋集卷之七179

甲午年179

答孔生179

偶然作180

野意180

与通甫180

晚坐迟通甫不至181

寄廉峰181

过镜渠南村182

城外晚舟182

寄芥庵宿迁182

汶上作183

车中读《春秋》感赋183

晤郭羽可、艾至堂、江龙门,各赠以诗,并述近状183

题马鹤船《老渔图》184

题至堂《北度雁关图》184

廉峰招饮184

览《梦溪笔谈》偶作184

乙未年185

题汪太傅信民《赠文信国砚图》185

题叶云素给谏《孝行录》后名继雯186

题画186

述意,示孔、吴二生186

奉题礼烈亲王《克勒马图》187

题廉峰《问诗图》188

孤鸾篇188

送吴生南归189

留别宗贻、宗佑189

别小庾190

别廉峰191

别缪星潭191

饮羽可斋话别191

与姚梅伯192

五月十五夜,羽可、小庾、龙门、星潭小集寓庐,即席赋二十八字为别192

题吴梅梁侍郎《世德清芬砚图》192

山亭坐雨,与小庾联句193

与猗君193

答羽可194

道院坐雨194

观羽可画竹194

柬星潭194

寄通甫195

杂诗196

道院书兴,柬小庾、星潭196

送陈芗伯还杭州,即之官甘肃197

送陈蕴山还江宁,即之官山右197

题张自新《荷湾清夏图》198

与黄香铁论诗,即以留别198

梅伯闻余将归,叙怀悽咽,作歌解之199

题《庐陵王氏两世孝行录》199

拟古四首200

奉别树斋先生,即次赠行元韵201

留别小庾四十韵201

养一斋集卷之八203

乙未年203

闰六月与星潭出都至天津舟中作203

七夕泊杨柳青203

今我行204

钓鱼滩舟次204

沧州述感205

寓感五十首205

挂剑台歌213

南旺湖采莲歌213

登太白楼放歌213

太白楼有万历间家印川司空诗碣,书感次韵214

济甯城上眺杜工部南池作214

雨夜闻笛215

雨行看山215

四女寺215

夹马营216

巢父墓在东昌216

秋日初归里门,题书斋壁,用杜《到村》诗韵216

哭黄蔚雯217

郡城晤通甫,临别作诗217

丙申年218

赴都述怀218

与镜渠话别联句218

雨后北行涂次,柬徐海峰、韦竹坪219

题叶生《江亭看山图》219

江亭展禊诗219

玄通观步月,追悼星潭,泫然成句220

为王慈雨吏部题龚翠岩《金陵六桂图》221

为李芝龄少宰题龚翠岩《大德驯象图》221

廉峰为刊《养一斋诗话》,赋此志谢,兼以留别222

与通甫222

奉别树斋先生223

出京口号223

黄村晚步223

伤别224

与鲁二通甫、吴生大田南归涂次,戏为三君咏224

苦水堡225

旅店和壁上诗225

茌平述感225

放歌行226

东平旅亭226

兗州道中226

界河驿题壁227

桃花桥227

官湖228

别通甫228

初归宿露滋宅228

哭少白229

木果轩独坐229

养一斋集卷之九230

丙申年230

仲秋之秣陵省止泉舅氏,登舟述感230

八月十三夜宝应对月231

十四夜高邮对月231

十五夜扬州对月231

金山舟次感兴232

新河舟中232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233

奉别止泉舅氏233

江舟赠别卢斌夫233

寄陆艺林太常234

京江舟次杂书234

扬州访毛子乔235

湾头夜泊235

过湖235

野雁236

野航236

寄镜渠236

寄小庾237

寄叶生237

题盛子履山水册,即送之归镇洋238

子干南归过淮,诗以志别238

寄羽可239

寄到渠240

寄孔生240

除夕题壁241

丁酉年242

春日适阜宁观海书院舟次述怀242

将之真州,维舟城西,游道观作243

泊宝应,孔生送余二十里外,口占为别243

三汊河舟次偶书243

饮真州十笏庵,柬到渠,并示吴生244

题张玉农《胥江送别图》244

题陈生克家诗卷244

三月晦日,坐十笏庵,偶观陶集,欣慨交心,诠次为诗,索到渠和245

寄亨甫南昌245

校王二波都尉诗245

与刘桐江汎舟平山,即送游松江246

高邮舟次,寄怀通甫246

五月五日,同人集王静山宅,作歌纪事247

吴生三十初度,赋诗赠之。时同赴邗上248

袁浦送孔生入都,兼讯竹坪驾部248

高邮逢云生249

赠子乔249

观毛生甫近诗,用柳州《饮酒》韵赠之250

都转衙斋小亭看雨二首250

登法净寺平远楼,还饮湖舫作251

夏夜寄怀竹坪,用韦苏州《夏夜忆卢嵩》韵251

寄猗君252

寄廉峰252

与姚石甫、毛生甫金山放舟,宿焦山三夕作252

海门庵253

别生甫254

郡西别吴生254

题亦侨丈遗画254

冬日江行255

真州示张生汇、陈生克家,用《江行》韵255

寄生甫255

送石甫之台澎256

晚步,同张、陈二生256

归舟述兴,示吴生257

郡西与吴生别257

归自真州,复之阜宁,舟次作257

寄黄质庵通守258

养一斋集卷之十259

戊戌年259

赴都入南西门作,即示孔、吴二生259

答海秋259

题羽可画竹260

再题羽可竹,用前韵260

酒间忆通甫,与孔生联句,用前韵260

树斋先生招饮,即席赋呈261

花朝,同人集孔生斋,分韵得『拔』字261

答亨甫262

再答亨甫262

题林岵瞻枢部所藏《赤壁图》,次吴文定韵262

题萧晨《柳阴儿弈图》263

题文嘉摹云林山水263

题林天素《丛芦宿雁图》263

题董文恪《园居野趣图》263

与梅伯夜坐联句264

赠孔生,用通甫韵264

奉题孔恭愨公画兰265

题庆伯苍比部诗卷265

答叶生266

酒间示孔生二首,仍用通甫韵266

夜与亨甫、通甫、孔生联句267

次夜复与亨甫、通甫、孔生联句267

晓起与亨甫联句267

都门望西山268

为云生题朝鲜徐士敬兄弟书尺后268

题龙门《息心观化图》268

寄石甫269

晚访亨甫不值,留诗一章,用前韵269

将出礼闱作269

述兴,与俭卿269

久不见廉峰,书此代柬270

题郑稼轩大令《振衣濯足图》271

赠别斌秋士武部271

饮龙树寺,遂过龙泉寺271

饮亨甫寓庐,醉中作272

题陈秋谷《西溪梦隐》册子272

题《燕山话雨图》272

与徐生大纶273

别梅伯273

别竹坪273

竹坪和诗来,情旨斐然,复作四首274

海秋招同亨甫、梅伯、通甫、孔吴二生饮尺五山庄,留诗与海秋别274

燕南旅次,用俭卿壁上韵275

茌平夜送亨甫275

再送亨甫276

东阿忆亨甫当至东昌276

东平旅亭276

宿迁道中述怀,和通甫壁上韵,即以赠别277

郡东归舟作277

晤静山278

观海书院晚坐,示张生文瀚278

题王惜庵《越思图》279

宝应刘烈女诗279

《雁冢图》诗280

哭静山五首280

木果轩题壁282

答孔生282

化寓282

己亥年283

观海书院独坐283

墓头草283

纵笔283

养一斋集卷之十一284

赋284

幽惕赋284

砺志赋286

驱梦赋287

南窗赋289

养一斋集卷之十二291

论291

天论291

心论292

才论293

鬼神论294

仙论295

佛论296

梦论299

圣贤英雄论一300

圣贤英雄论二300

圣贤英雄论三301

王阳、贡禹论302

夏侯泰初论303

养一斋集卷之十三305

论305

论明太祖一305

论明太祖二306

论明太祖三307

论明太祖四308

论刘诚意308

论陈遇、刘基进言310

论南氏《通鉴纲目前编》311

三皇五帝314

少昊315

放勋重华文命汤316

重黎317

祝融319

玄冥319

论道学320

论学示儿子322

养一斋集卷之十四325

论325

论王仲衡《九夏说》325

论王仲衡《人鬼说》一327

论王仲衡《人鬼说》二329

论王仲衡《人鬼说》三332

论王仲衡《人鬼说》四334

驳元会运世339

驳佛言前后身343

驳佛言因缘345

养一斋集卷之十五347

辨347

老彭辨347

金贼臣崔立碑辨350

子辨354

养一斋集卷之十六360

说、解360

格物说360

戒慎恐惧即慎独说362

中者天下之大本说367

郊社说369

干祫及高祖说373

周公居东二年东征三年解374

养一斋集卷之十七383

杂著383

读《大禹谟》383

读《孟子》384

书韩子《对禹问》后387

书欧阳公《春秋论》后389

续推命对390

贞女对392

书《鄢陵苏母节孝事略》后393

兴挑涧河议394

释言一396

释言二396

记言一397

记言二397

答问398

驳议399

斋中杂物铭402

五贤赞404

丑石赞405

养一斋集卷之十八406

序406

《家集副诵》序406

《九经人表》序407

《作诗本经》序408

《陆丞相集》序409

《任东涧先生集》序410

《邱氏王氏杂著合订》序412

《山阳诗征》序412

《寓庸室遗草》序414

《周氏族谱》序415

《仙屏书屋诗》序416

《诵芬堂诗》序417

《姚梅伯诗》序418

《江龙门诗》序419

《伊猗君诗》序420

《晚醒斋随笔》序421

养一斋集卷之十九423

序423

赠张幼塘序423

送郭景蘧序424

送苏生序425

送邱勤子序426

刘宣林八十寿序427

鲁特山七十寿序428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430

记430

木果轩记430

养一斋记431

彊恕斋记433

车桥文昌宫记434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一436

书436

与邱勤子书436

答杨露滋书437

答丁俭卿书438

与郭景蘧书439

答阮次玉书440

与陆郎怀生书441

与黄蔚雯书443

与邵羽吉书445

与王生书447

与鲍生抡彦书448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二450

书450

与汤海秋书450

与张亨甫书451

再与张亨甫书452

与徐廉峰书453

与孔生继鑅书454

答鲁通甫书455

与叶生名澧书457

答鲁通甫书458

与王静山书459

与吴生大田书460

与张亨甫书462

与鲁通甫书463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三469

传469

刘孝子传469

震峰老人传470

拜都参赞公家传471

阮君家传474

陶君家传476

邱君家传477

黄君家传479

刘节母传481

钱节妇传482

夏烈妇传483

书宿州客483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四485

志、表、哀文485

王君墓志铭代熊民怀先生作485

诰授奉政大夫广州府同知丁君墓表代汤敦甫侍郎作486

诰封奉直大夫晋中宪大夫吴君墓表488

吊柳下惠文489

邱祥仲哀辞490

缪星潭哀辞492

马生仲哀辞493

杨露滋诔494

祭陆生文495

祭舅氏卢春池先生文497

祭邱勤子文498

祭黄蔚雯文500

告长女文501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五504

念石子504

养一斋集卷之二十六547

丧礼正俗547

病濒死始移正寝遽易新衣547

敛衣用纊549

成服太速551

丧用鼓吹552

回煞避煞553

僧道超荐送葬554

丧七七而卒哭555

既葬脱衰556

反哭而贺557

忌日宴会治事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