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
  • 陈晓华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34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苏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进展1

第一节 国外乡村发展研究进展1

一、乡村地理学:“再生”与“转向”1

二、乡村社区及其变迁:乡村地理学的重点论题4

三、城乡关系:乡村地理学日益重视的领域11

第二节 我国乡村发展研究进展14

一、乡村地理学:20世纪80年代振兴与发展14

二、乡村社区及其变迁:20世纪90年代我国乡村发展研究的转向15

三、城乡空间模式:城乡关系研究的重点17

四、城乡空间规划:城乡关系调控手段21

第三节 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评述24

一、乡村社区变迁: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24

二、城乡关系研究:中外关注不同25

三、城乡空间规划:亟待实质性加强26

第二章“苏南模式”与乡村工业化转型27

第一节“苏南模式”:二元结构下苏南乡村发展道路选择27

一、双层增长极辐射:苏南乡村发展的区域背景27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苏南模式”形成的标志29

三、村镇主导的乡村发展:“苏南模式”的内涵30

四、离土不离乡:苏南模式的空间特征31

第二节 乡村工业化:苏南地域结构转换的主导力量31

一、苏南乡村工业化的历程31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破冰之举34

三、三元地域经济结构的形成37

四、区域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38

五、传统乡村社区性质和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41

第三节 分散化:“苏南模式”乡村发展的空间特征45

一、分散工业化:苏南模式下乡村工业化的空间特征45

二、小城镇分散化发展:“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的空间表现48

第四节 内发型发展:乡村发展空间分散化机制分析50

一、国家宏观经济体制:苏南乡村内发型发展的背景51

二、“双就地”型乡镇企业:直接导致乡村空间均衡化发展53

三、强势地方政府:苏南模式下乡村发展空间格局的控制者56

四、乡镇企业的社区性:苏南乡村空间格局形成的微观动力60

第五节 本章小结63

第三章“新苏南模式”与城乡一体化转型66

第一节“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演进与创新66

一、“苏南模式”的终结:苏南模式乡村发展面临困境与挑战66

二、“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的创新与发展70

三、城市主导的区域发展:“新苏南模式”的内涵71

四、城乡统筹发展:新苏南模式的空间特征73

第二节 内发型转向开放型:“新苏南模式”下的乡村发展格局73

一、乡村经济发展:内发型经济转向开放型经济73

二、乡村经济内涵:乡村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77

第三节 分散走向集聚:乡村城市化的空间转向81

一、经济集聚:由分散走向集中,园区经济迅速崛起81

二、城市极化:分散城市化走向集中城市化88

三、城镇分化:小、城镇发展由“遍地开花”走向有序引导重点城镇发展90

四、地域城市化:乡村社会向城市化社会转变94

第四节 城市主导型发展:乡村城市化空间转向机制分析102

一、全球化为苏南城乡发展提供了新动力103

二、城市区域化发展强化了城市主导区域发展的功能106

第五节 本章小结112

第四章 当前苏南城乡空间整合面临的问题115

第一节城市化进程滞后115

一、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历史背景115

二、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分析116

三、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118

四、隐性城市化:乡村人口的职业转移和空间转移不同步119

第二节“城市偏向”式发展产生的空间结构性问题121

一、城乡用地空间冲突121

二、小城镇集聚程度低123

三、乡村建设无序126

第三节 发展与环境冲突133

一、土地浪费134

二、环境污染135

三、传统地域风貌的破坏136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7

第五章 城乡空间融合与苏南城乡空间整合139

第一节 城乡空间融合:城乡空间演进的理想状态和目标模式139

一、城乡空间融合概念139

二、城乡空间融合:苏南乡村转型和城乡空间演进的目标模式142

第二节 城乡空间整合:城乡空间融合的路径144

一、城乡空间整合:城乡空间系统调控手段145

二、重组区域都市圈空间,打造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的核心147

三、整合重点城镇空间,增强其城乡空间联系的纽带功能149

四、整治村庄空间,促进乡村充分融入城乡空间系统151

五、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城乡经济真正融合发展154

第三节 城乡整体规划:调控城乡空间融合的手段156

一、完善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发展157

二、强化县域城乡统筹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系统157

三、创新小城镇规划思路,积极引导村庄集聚158

第四节 制度创新:城乡空间融合的保障159

一、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160

二、配套改革户籍制度161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162

四、改革城镇和乡村建设投融资机制162

第五节 本章小结163

第六章 城乡融合目标下的城乡空间整合策略165

第一节 南京郊县城乡发展空间特征165

一、高集聚与低统筹:高城市化水平与低城乡统筹度并存165

二、城乡空间二元化特征:强中心、弱边缘168

三、大马拉不动小车:郊县城镇等级结构不完整171

四、郊县村镇发展空间非集聚性173

第二节 郊县镇村发展的机遇和趋向175

一、郊县镇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机遇175

二、南京市郊县发展与村镇建设趋向178

第三节 南京郊县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整合的策略181

一、以“三城九镇”为重点加快建设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载体181

二、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整合农村空间188

三、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体系195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0

主要参考文献202

图表索引214

插图索引214

表格索引217

后记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