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吃对了是补药 吃错了是毒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吃对了是补药 吃错了是毒药
  • 何文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7034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吃对了是补药 吃错了是毒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1

1.芒果生食能止呕,但性带湿毒孕妇宜少食1

2.蕨菜清肠排毒效虽好,脾胃虚寒者慎用5

3.白果敛肺定喘见效快,生食却是需谨慎7

4.桔梗宣肺祛痰,但久咳者不可用10

5.豆蔻主开胃消食,口干口渴者忌食13

6.藿香性温可解暑湿,阴虚火旺者禁用15

7.苍术可祛风湿痹痛,阴虚内热者忌服17

8.益母草活血调经,却具有肾毒性21

9.川芎活血理气滋补佳,经期女性及孕妇需远离23

10.郁金治痛经,阴虚失血者忌服26

11.三七补血为第一,但不适用气血亏虚所致的痛经29

第二部分 清32

1.苦瓜解暑热,脾胃虚寒者不耐受32

2.白芍主腹痛,利小便,虚寒腹泻者慎服35

3.板蓝根清热解毒,长期服用却也可积药成疾38

4.罗汉果主治咽喉肿痛,但外感咳嗽者不适用41

5.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却不可与藜芦同用44

6.苦参清热杀虫,脾胃虚寒者忌服46

7.黄连于热毒疮疡效果好,久服过于苦寒易伤脾胃48

8.橄榄可解食用河鱼后的轻微中毒,诸无所忌51

9.升麻可清热解毒,但服用过量会四肢拘挛53

10.葛根解表退热又生津,但对脾胃有损害55

11.薄荷治外感风热效果好,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58

12.柽柳可治小儿痧疹不出,麻疹已透者忌服61

13.菊花平肝明目,气虚胃寒者应少用63

第三部分 调66

1.猴菇菌补虚,健胃,抗癌,诸无所忌66

2.高粱利气止泻,便秘者应少食69

3.茯苓利水渗湿,畏雄黄,忌米醋72

4.鸡蛋健脑益智还护肝,但蛋白过敏者要远离75

5.麝香有催生下胎之效,孕妇切切禁用79

6.橘皮燥湿化痰好,阴虚燥咳者不宜用82

7.玫瑰花能行血破积,孕妇应避免饮用84

8.白花蛇舌草解毒利湿,可强效抗肿瘤87

9.僵蚕可治惊风抽搐,内服却会致过敏90

10.天麻平肝息风止头痛,不良反应也很多92

11.伸筋草舒筋活络有疗效,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用95

12.砂仁可健脾开胃,肺火大者不适用97

13.草果祛痰化积,燥湿除寒,气血亏虚者不可用99

14.蒟蒻可化瘀消肿,但生食有毒要慎用102

15.菱角可解酒毒,切忌与猪肉同煮食用105

16.麦芽可治奶乳不收,孕妇切不可用107

17.山楂用于肉食积滞,多食会对牙齿造成损害109

18.生姜止吐驱寒,热盛之证不适用113

第四部分 温115

1.辣椒健胃助消化,食用过量则会上火115

2.肉桂可助阳,忌生葱、石脂,恶菊花,畏羊蹄草119

3.干姜温中散寒,忌与黄连、黄芩同用121

4.附子助阳散寒效果好,但有毒性需适量124

第五部分 补127

1.治疗男子五劳七伤,列当有奇效127

2.没食子可固肾,湿热内郁者忌服129

3.甘薯营养最均衡,多吃却是会烧心132

4.妙用冬虫夏草补虚,因人因病而服要记牢135

5.鹿茸保健作用强,用量多少需谨慎139

6.杜仲可安胎,阴虚火旺者忌服143

7.菟丝子滋补肝肾,外用可治白癜风146

8.黑豆医食同疗,但熟食可引起便秘149

9.豇豆能健脾开胃,气滞便结者禁用154

10.沙参润肺止咳效果佳,但风寒咳嗽者忌服156

11.党参补气兼养血,邪盛之人不宜用158

12.枸杞进补食法多,体热发炎者忌服161

13.玉竹可滋阴清热,脾虚便溏者需慎用164

14.百合清心定神又定惊,但脾胃不佳者不能用166

15.天冬抗肿瘤活性好,服用时候忌鲤鱼169

16.麦冬配沙参,清肺又凉胃172

17.粳米主治诸虚百损,切不可与马肉、苍耳同食175

18.黄芪有补气固表之效,阴虚阳亢者须禁服177

19.大枣益气养血抗过敏,寄生虫病患儿应忌食180

20.甘草祛痰止咳效果好,与鲤鱼同食则会中毒184

21.薯蓣健脾胃、助消化,忌与甘遂、碱性物质同服187

22.白术用于安胎,内有实邪壅滞者禁服190

23.阿胶治疗妇科病,服用期间忌生冷192

24.桑葚可治疗“生育亚健康”,但熬桑葚膏不能用铁器195

25.何首乌养血又滋阴,有肝病史者使用要遵医嘱198

26.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气滞痰多者禁服201

27.丹参主治月经不调,与藜芦同用会大伤元气205

第六部分 祛208

1.独活散寒止痛,血燥者不宜服用208

2.穿山龙止咳化痰,可治慢性支气管炎210

3.蓖麻叶可拔毒消肿,降血压,但有小毒不可食用213

4.丝瓜络虽能通乳,服多也会致腹泻215

5.铃兰可强心,却有毒性需适量218

6.桑寄生安胎元,降血压,但是本身也有毒221

第七部分 通223

1.巴豆适用便秘者,食用时畏牵牛花223

2.葫芦清热除心烦,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26

3.赤小豆利水消肿,但与鲤鱼同食利水效果太强228

4.蜂蜜保健效果好,但不可与孜然同食231

5.芦荟清肝热,通积便,脾胃虚寒泄泻及孕妇不可用238

6.大黄泻下作用强,经期、孕期、哺乳期妇女应忌用243

第八部分 收246

1.藕节收敛止血功效好,身体虚弱者忌用246

2.白及有止血生肌之功,但忌与乌头同用248

3.石榴皮涩肠治久泻,痢疾积滞未清者慎服252

4.莲子养心安神效果好,大便干结者忌食254

5.覆盆子可补肝肾,缩小便,小便短涩者慎用257

6.芡实收敛固精作用强,不宜作为主粮吃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