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瘀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血瘀论
  • 蒋森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230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瘀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血与血脉3

第二节 血瘀的概念6

一、血行迟缓涩滞为血瘀7

二、死血壅塞血脉为血瘀8

三、血脉闭阻不通为血瘀9

四、血液离经停积为血瘀9

第三节 血瘀学说的源流10

一、《黄帝内经》10

二、《治百病方》12

三、《神农本草经》13

四、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13

五、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14

六、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15

七、李杲与《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辨惑论》、《医学发明》16

八、朱震亨与《丹溪心法》、《格致余论》18

九、张介宾与《景岳全书》19

十、傅山与《傅青主女科》19

十一、叶桂与《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20

十二、王清任与《医林改错》23

十三、唐宗海与《血证论》27

十四、张锡纯与《医学衷中参西录》29

第二章 血瘀的病因与病机33

第一节 血瘀的病因33

一、外伤血瘀33

二、寒凝血瘀34

三、热灼血瘀35

四、气滞血瘀37

五、气虚血瘀38

六、血虚血瘀39

七、阳虚血瘀39

八、阴虚血瘀39

九、痰阻血瘀39

十、污秽致瘀40

第二节 血瘀的病机41

一、虚可致瘀,瘀久必虚41

二、气滞血瘀,血瘀碍气42

三、痰阻血瘀,瘀生痰水43

四、瘀血壅积,易化热毒43

五、病久血瘀,瘀久成积44

六、血证多瘀,脉瘀血溢44

第三章 血瘀病证的诊断46

第一节 血瘀病证的症状和体征46

一、固定性疼痛46

二、肢体麻木47

三、发狂、如狂47

四、半身不遂48

五、出血49

六、大便色黑49

七、癥积49

八、少腹急结49

九、面色黧黑50

十、口唇、牙龈、眼周紫黑50

十一、爪甲青紫51

十二、肌肤甲错51

十三、血丝赤缕51

十四、腹露青筋52

十五、紫斑52

十六、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色黑有块52

十七、舌质红绛、紫暗、舌体瘀点、瘀斑52

十八、舌下络脉曲张53

十九、脉涩、结、代或无脉53

二十、其他53

第二节 血瘀病证的微观检查54

一、微循环检查55

二、血液流变性检查55

三、血流动力学检查56

四、其他特殊检查56

第三节 血瘀病证的病机辨识56

一、求病因57

二、定病位57

三、辨病性59

四、察病势60

第四节 血瘀病证的诊断61

一、辨病与辨证61

二、血瘀病证的诊断标准63

第四章 血瘀病证的治疗66

第一节 血瘀病证的治疗原则66

一、清除病源,先其所因66

二、谨守病机,伏其所主67

三、治病求本,权衡缓急67

四、整体治疗,统筹兼顾69

第二节 治疗血瘀病证的常用方法及方剂69

一、和血法69

二、活血法70

三、破血法71

四、补气活血法72

五、行气活血法73

六、温经活血法74

七、解毒活血法75

八、凉血活血法75

九、泻热通瘀法76

十、活血祛风法76

十一、活血利湿法77

十二、活血祛痰法77

十三、活血止血法78

十四、搜剔通络法78

十五、活血软坚法79

十六、养阴活血法79

十七、补肾活血法80

第三节 治疗血瘀病证的常用药物81

一、当归82

二、丹参83

三、川芎85

四、赤芍87

五、丹皮89

六、桃仁89

七、红花91

八、蒲黄92

九、五灵脂93

十、郁金93

十一、姜黄95

十二、莪术96

十三、三棱97

十四、益母草98

十五、鸡血藤99

十六、乳香99

十七、没药100

十八、水蛭100

十九、?虫102

二十、刘寄奴102

二十一、大黄103

二十二、元胡106

二十三、三七106

二十四、血竭108

二十五、牛膝108

第四节 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注意事项110

一、把握诊断依据,有血瘀证则用活血化瘀法110

二、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紧扣病机施治111

三、区别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活血化瘀方法112

四、掌握禁忌症,严防耗气伤血113

下篇 各论117

第一章 外感血瘀病证治117

第一节 伤寒蓄血117

第二节 温病热入血分证128

第二章 内科血瘀病证治137

第一节 中风137

第二节 血瘀头痛148

第三节 血瘀眩晕157

第四节 心痛164

第五节 心痹178

第六节 肺胀185

第七节 黄疸199

第八节 肝积225

第九节 臌胀239

第十节 血瘀胁痛258

第十一节 血瘀胃痛269

第十二节 血瘀腹痛279

第十三节 痹证287

第十四节 水肿296

第十五节 肺痈307

第十六节 肠痈313

第十七节 血瘀血证318

第三章 妇、外科血瘀病证治328

第一节 痛经328

第二节 血瘀经闭334

第三节 血瘀崩漏336

第四节 血瘀不孕345

第五节 癥积351

第六节 乳癖360

第七节 脱疽364

参考文献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