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开发战略和工程及信息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任佩瑜,王苗,任竞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7434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熵-应用-梯级水电站-工程管理-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开发战略和工程及信息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3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和创新4
1.2.1 研究目标4
1.2.2 研究内容4
1.2.3 本书研究中的创新工作6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9
2.1 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及分析9
2.1.1 企业战略发展9
2.1.2 电力企业发展战略13
2.1.3 电力企业经营战略管理16
2.2 企业集团治理及组织结构的相关研究17
2.2.1 企业集团研究17
2.2.2 关于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17
2.2.3 企业组织结构研究18
2.3 水电企业管理控制的相关研究20
2.3.1 管理控制理论与方法20
2.3.2 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的项目管理研究21
2.4 电力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22
2.4.1 信息资源管理能力问题23
2.4.2 信息化理论技术和方法的认识23
2.4.3 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23
第3章 管理熵理论及其在流域开发战略中的应用24
3.1 自然系统熵理论及其演化[96]24
3.1.1 自然孤立系统熵理论及拓展矛盾25
3.1.2 自然开放系统熵理论的形成26
3.1.3 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28
3.2 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和管理规律[98]29
3.2.1 管理系统的熵运动29
3.2.2 管理熵和管理效率递减规律29
3.2.3 管理耗散结构和管理效率递增规律[95]30
3.2.4 企业组织生命周期演化规律32
3.2.5 结论33
3.3 管理熵与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系统33
3.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系统33
3.3.2 流域水电开发工程与企业发展的复杂性34
3.3.3 管理熵在流域水电开发开放性复杂巨系统中的作用35
3.4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集团化管控模型36
3.4.1 管理熵基本理论36
3.4.2 管理系统的“序”37
3.4.3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集团管控理论[73.111]38
3.4.4 基于管理熵的全资子公司的管控理论模型42
3.4.5 基于管理熵的控股子公司管控理论模型42
第4章 基于管理熵的流域开发企业战略设计44
4.1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与电力需求44
4.1.1 我国工业化进程44
4.1.2 电力弹性系数47
4.2 我国电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50
4.2.1 2002~2012年我国电力消费现状50
4.2.2 2002~2011年我国电力市场供需状况51
4.3 我国电力供应结构现状分析51
4.3.1 我国电力供应结构51
4.3.2 我国电力工业行业现状与竞争分析53
4.4 雅砻江公司发展战略的设计54
4.4.1 基于管理熵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总体战略目标设计54
4.4.2 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的策略和阶段目标分解56
4.4.3 实施混合企业制度的产业结构调整57
4.4.4 建设流域化集团公司,创新集团管控模式58
4.4.5 基于管理熵的电力开发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59
第5章 流域水电开发集团公司战略管控模式设计60
5.1 流域化梯级水电开发60
5.1.1 流域化梯级水电开发的概述60
5.1.2 流域化梯级水电开发的影响61
5.2 我国流域水电开发的一般模式62
5.2.1 我国水电企业的大江大河开发62
5.2.2 我国水电开发中企业的组织结构63
5.2.3 我国水电开发公司承担的风险63
5.3 基于战略的水电集团公司管控模式65
5.3.1 流域化水电开发集团公司发展思路65
5.3.2 雅砻江公司的内部管理分析66
5.3.3 基于战略的雅砻江公司集团化业务组织发展67
5.4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集团管控理论69
5.4.1 管理熵理论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应用69
5.4.2 集团公司系统有序度的形成69
5.4.3 以合理集权与分权为对象的管控体系[121]71
5.4.4 以主要业务为对象的管控模式74
5.5 流域化水电开发集团企业组织制度顶层设计75
5.5.1 集团公司混合组织制度的概念和理论75
5.5.2 企业集团混合组织的产权结构76
5.5.3 企业集团混合组织结构77
5.5.4 基于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集团混合治理结构78
5.5.5 集团公司组建混合治理结构的意义78
5.6 企业混合组织制度的管理模式顶层设计79
5.6.1 一元产权结构下的混合公司管理关系[73]79
5.6.2 一元产权结构下混合公司制的战略管理模式及其内涵81
5.6.3 多元产权结构条件下的混合管理关系81
5.6.4 多元产权结构下的混合公司制的战略管理模式及其内涵82
第6章 基于流域开发战略的雅砻江公司集团治理结构设计83
6.1 当前雅砻江公司治理结构83
6.1.1 雅砻江公司的组织结构83
6.1.2 雅砻江公司集团化的混合组织制度设计84
6.1.3 雅砻江公司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研究87
6.2 雅砻江公司集团化后内部管控设计91
6.2.1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集团化管控模型91
6.2.2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集团管控内容92
6.3 雅砻江公司集团管控模式94
6.3.1 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94
6.3.2 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95
6.3.3 集团管控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问题96
6.3.4 集团管控模式的信息化建设97
第7章 雅砻江公司流域化水电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98
7.1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规划98
7.1.1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分析101
7.1.2 雅砻江公司各管理局各阶段人员需求预测113
7.1.3 雅砻江公司下属管理局人员需求预测:数据拆分121
7.1.4 雅砻江公司下属管理局人员优化调整建议125
7.1.5 雅砻江公司下属电厂人员需求结构分析127
7.1.6 雅砻江公司下属电厂人员需求预测133
7.1.7 国内外流域水电开发企业人员配置横向比较135
7.1.8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预测需求结论137
7.2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供给分析138
7.2.1 外部供给分析139
7.2.2 内部供给144
7.2.3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循环、滚动”配置策略147
7.3 雅砻江公司2007~2015年人才储备计划155
7.3.1 雅砻江公司总部的人才储备计划156
7.3.2 下属管理局的人才储备计划156
7.3.3 雅砻江公司下属电厂的人才储备计划157
7.3.4 雅砻江公司人才储备计划结论157
7.4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优化158
7.4.1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目标159
7.4.2 建立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160
7.5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管理的优化163
7.5.1 工作目标163
7.5.2 雅砻江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的目的163
7.5.3 雅砻江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的内容163
7.5.4 绩效考核管理在雅砻江公司中的重要作用164
7.5.5 绩效考核在二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64
7.6 雅砻江公司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体系的优化165
7.6.1 工作目标165
7.6.2 雅砻江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的作用和意义165
7.6.3 雅砻江公司薪酬管理体系优化中的注意事项166
7.7 雅砻江公司关键员工管理研究167
7.7.1 公司关键员工识别需求及结构分析167
7.7.2 雅砻江公司关键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69
7.7.3 雅砻江公司关键员工管理的对策170
第8章 流域化梯级电站开发战略的工程总承包管理175
8.1 流域化梯级电站开发战略的工程总承包原则175
8.2 工程总承包的历史沿革和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应用177
8.3 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179
8.4 采购—施工总承包179
8.5 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181
8.6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183
8.7 交钥匙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185
8.8 项目管理总承包管理模式186
8.9 建设—转让总承包模式189
8.10 建设—运营—移交总承包模式191
第9章 流域化梯级电站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195
9.1 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95
9.1.1 工程项目计划管理概述195
9.1.2 工程项目计划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96
9.2 工程项目计划主要内容197
9.2.1 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总计划的主要内容197
9.2.2 水电建设工程项目分计划的主要内容198
9.3 水电工程项目计划的编制199
9.3.1 水电工程项目计划编制的原则199
9.3.2 水电工程项目计划编制的程序200
9.4 水电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设计203
9.4.1 WBS203
9.4.2 WBS设计的基本要素204
9.4.3 WBS的创建方法205
9.4.4 WBS的表示方式206
9.4.5 创建WBS的分解方式和基本步骤206
9.4.6 创建WBS的词典207
9.5 锦屏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案例208
9.5.1 进度计划管理208
9.5.2 进度管理支持211
第10章 流域化梯级电站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213
10.1 施工现场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213
10.2 施工准备[126]215
10.2.1 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216
10.2.2 施工前对方案及需求计划审查216
10.2.3 施工现场准备219
10.2.4 施工安全与环保220
10.2.5 施工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准备220
10.3 施工工序组织与工序施工周期计算[127]221
10.3.1 串行工程施工组织方法与施工周期计算222
10.3.2 并行工程施工组织方法与施工周期计算223
10.3.3 串—并行工程混合组织与施工周期计算224
10.4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表示226
10.4.1 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与步骤进度计划的实施226
10.4.2 甘特图法228
10.4.3 计划评审技术229
10.5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235
10.5.1 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理论研究235
10.5.2 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238
10.5.3 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方法与保障措施239
10.6 二滩水电站建设的FDIC施工管理[129]241
10.6.1 概述241
10.6.2 典型案例与分析242
10.6.3 案例小结247
第11章 基于管理熵的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249
11.1 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249
11.1.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50
11.1.2 提高水电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路251
11.2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254
11.2.1 质量的概念和特性254
11.2.2 产品质量的意义256
11.3 全面质量管理257
11.3.1 全面质量管理及其特点257
11.3.2 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258
11.3.3 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259
11.3.4 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运行和的控制260
11.4 水电工程质量管理262
11.4.1 水电工程质量特性262
11.4.2 水电工程产品形成的工作质量264
11.4.3 水电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及特点264
11.4.4 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267
11.4.5 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单位质量责任体系[132]268
11.5 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271
11.5.1 数理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271
11.5.2 质量控制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273
11.6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299
11.6.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299
11.6.2 ISO 900—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原则300
11.6.3 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过程控制301
11.6.4 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价302
11.6.5 持续改进303
11.6.6 ISO 9000族标准的精髓在于预防303
11.6.7 ISO 9000系列标准构成的控制要素304
11.7 基于管理熵的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307
11.7.1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307
11.7.2 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308
11.7.3 施工质量控制的程序311
11.7.4 影响施工质量的管理熵值和影响因素312
11.7.5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314
11.8 锦屏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321
11.8.1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概况321
11.8.2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323
11.8.3 施工质量检查及质量控制329
11.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341
第12章 流域化梯级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350
12.1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350
12.2 水电工程成本项目的构成353
12.2.1 工程直接成本353
12.2.2 工程间接费用354
12.3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354
12.4 影响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355
12.5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357
12.6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方法359
12.7 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360
第13章 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362
13.1 施工成本预测362
13.1.1 施工成本预测的工作流程362
13.1.2 施工成本定性预测的方法363
13.1.3 施工成本的定量预测方法365
13.2 施工成本决策374
13.2.1 施工成本决策的程序374
13.2.2 施工成本决策的方法375
13.3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制定379
13.3.1 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的确定379
13.3.2 基于工程进度成本计划的编制380
13.3.3 按施工进度编制成本计划381
13.4 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385
13.4.1 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内容和程序385
13.4.2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388
13.5 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核算397
13.5.1 施工工程成本核算的要求398
13.5.2 施工工程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400
13.6 单位工程与施工项目成本的分析401
13.6.1 单位工程成本分析的内容401
13.6.2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403
13.6.3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方法403
13.7 施工成本的考核416
13.7.1 水电工程施工成本考核的概念416
13.7.2 水电工程施工成本考核的内容416
第14章 流域水电开发中基于信息的多项目协同并行工程管理419
14.1 流域梯级电站建设的多项目管理419
14.1.1 水电工程建设多项目管理的原理420
14.1.2 多项目工程管理的原则421
14.1.3 多项目并行工程调度模型[139]422
14.1.4 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423
14.2 流域梯级电站建设的并行工程管理423
14.2.1 并行工程管理原理423
14.2.2 多项目并行工程管理的内涵和意义424
14.2.3 多项目并行工程管理逻辑模式[140]429
14.3 流域梯级开发的水电工程建设多项目协同管理431
14.3.1 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的协同管理原理和流域化水电开发应用431
14.3.2 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与建设中的多项目协同机理433
14.2.3 多项目协同管理功能模型[142]434
14.4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项目协同与并行工程组织[127]437
14.4.1 工程项目管理协同的理论与矢量分析模型437
14.4.2 基于信息协同并行的直—矩组织结构理论和模式439
14.4.3 基于信息协同与并行的直—矩结构运行方式441
14.5 基于信息协同与并行的直—矩组织结构效率模型447
14.5.1 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化的关系448
14.5.2 并行工程的工作逻辑理论449
14.5.3 组织中的并行工程450
14.5.4 直—矩组织结构的信息处理建模及效率分析450
第15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工程管理459
15.1 流域系统环保和绿色水电开发459
15.1.1 流域系统绿色水电开发的概念459
15.1.2 绿色水电开发的两大内容459
15.1.3 国际上绿色水电的发展461
15.1.4 绿色水电的国家扶持政策461
15.2 流域水电开发工程与环境保护465
15.2.1 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65
15.2.2 自然河流的连续化465
15.2.3 施工中的环境影响及治理466
15.2.4 流域系统水生动植物的保护468
15.2.5 大型水库边坡治理和植被恢复及其技术468
15.3 流域梯级水电站环境管理471
15.3.1 流域梯级水电站环境管理体制471
15.3.2 二滩水电站建设的环保工作[150]472
15.3.3 向家坝水电站环保管理体系473
15.3.4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统475
15.3.5 ISO 14000环境管理的标准及特点475
15.4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监测监控系统476
15.4.1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任务476
15.4.2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监测监控的系统架构477
15.4.3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总体构成479
15.4.4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水电开发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功能体系480
15.5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基本介绍481
15.5.1 概念481
15.5.2 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功能要求482
15.5.3 常见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482
15.6 水质自动系统483
15.6.1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483
15.6.2 污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484
第16章 流域水电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及联合调度485
16.1 基于信息技术的流域化梯级电站联合调度485
16.1.1 基于信息技术的联合调度的概念与意义485
16.1.2 联合调度的内容486
16.1.3 统筹调度的方法486
16.1.4 基于帕累托曲线的ABC管理法487
16.2 基于信息的梯级电站联合调度网络平台[155]488
16.2.1 梯级电站联合调度的自动化系统488
16.2.2 集控中心网络平台的组成及特点488
16.2.3 水调系统网络拓扑489
16.3 国际水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490
16.4 我国水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492
16.5 RFID/3S物联网在我国水电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93
16.5.1 RFID技术与物联网及其应用493
16.5.2 3S技术及其应用495
16.5.3 RFID/3S及物联网技术在水电领域的综合应用496
16.6 基于CPS网络的智能联合调度技术497
16.7 智能联合调度集控中心信息化管理500
16.7.1 流域梯级电站智能联合调度内涵[178]500
16.7.2 目前流域梯级电站调度存在的问题[180]501
16.7.3 流域梯级电站实行智能联合调度的意义501
16.7.4 流域梯级电站智能联合调度的影响因素502
16.7.5 流域梯级电站智能联合调度集控中心及其信息化管理503
第17章 基于管理熵的流域水电开发工程系统综合集成评价510
17.1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开发系统评价的意义510
17.2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开发工程管理系统评价体系511
17.2.1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工程管理系统评价数学模型511
17.2.2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工程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512
17.3 基于管理熵理论的水电流域开发系统评价体系的算例519
参考文献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