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
  • 李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4389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侵权法-经济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侵权法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侵权法经济学分析的文献综述1

第一节 侵权法经济学分析理论研究进程综述1

第二节 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经济学研究综述4

一、损害5

二、因果关系6

三、过错7

第三节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综述8

一、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8

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经济学分析10

第四节 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学分析综述10

一、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下最优可替代损害赔偿的经济学分析10

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下最优可替代损害赔偿的经济学分析12

第五节 侵权法律适用的经济学分析综述14

一、巴克斯特与比较损害说14

二、波斯纳与比较规制优势说16

三、对侵权法律适用规则的实证分析17

四、温考克—凯伊丝与政策和实用主义理论18

五、奥哈拉—里波斯坦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20

第六节 小结21

第二章 侵权法分析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23

第一节 法经济学的发展轨迹23

一、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24

二、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30

第二节 与侵权法分析相关的法经济学基本理论34

一、波斯纳定理(Posner Theorem)34

二、帕累托最优标准(Pareto Optimality Criterion)35

三、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Kaldor-Hicks Efficiency Criterion)36

四、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37

第三节 与侵权法分析相关的法经济学基本假设40

一、经济人假设40

二、效用最大化假设42

三、稀缺性假设42

第四节 与侵权法分析相关的法经济学基本方法43

一、个人主义方法论43

二、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45

三、激励分析方法47

四、均衡分析方法48

五、博弈论方法49

第五节 小结50

第三章 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经济学分析51

第一节 损害——基于威慑效能分析51

一、侵害人收益Vs受害人损失51

二、事前安全规制Vs事后损害责任57

第二节 因果关系58

一、事实原因和近因59

二、因果关系和最优注意水平60

三、因果关系中的不确定性63

四、不可预见性68

第三节 过错69

一、汉德公式——确定过错的标准69

二、确定过错的相关因素73

第四节 小结75

第四章 归责原则Vs预防激励80

第一节 注意水平81

一、单方事故81

二、双方事故88

第二节 行为水平94

一、单方事故96

二、双方事故98

第三节 小结102

第五章 侵权损害赔偿的经济学分析107

第一节 可替代损害之损害赔偿的经济学分析109

一、归责原则Vs损害赔偿109

二、与确定损害赔偿相关的因素112

第二节 不可替代损害之损害赔偿经济学分析118

一、最优赔偿规则118

二、有效威慑Vs风险分散124

第三节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存在的经济合理性125

一、通过引导受害人积极追偿而达到最优威慑126

二、校正损失计算错误所致的补偿不足127

三、制止侵害人从事获得违法效用的侵权行为127

四、鼓励市场交易127

五、基于惩罚侵害人的目的128

第四节 小结129

第六章 侵权法律适用的经济学分析135

第一节 分析模式:私人视角Vs国家视角135

一、私人视角:实现事故成本最小化135

二、国家视角:实现内国实体政策和规制利益的最大化140

第二节 侵权行为地法(Lex Loci Delicti)Vs当事人共同住所地法(Law of Common Domicile of Parties)143

一、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经济合理性145

二、适用当事人共同住所地法的经济理由146

第三节 当事人意思自治(Party Autonomy)147

一、私人视角下事前选择方式和事后选择方式的对比分析148

二、国家视角下事前选择方式和事后选择方式的对比分析150

第四节 小结152

第七章 对我国侵权法律制度的评析和建议156

第一节 我国侵权实体法规则之经济学评析156

一、预防性侵权责任的立法评析和完善建议157

二、补偿性侵权责任的立法评析和完善建议162

第二节 我国侵权法律适用规则之经济学评析178

一、效率视角下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179

二、规制视角下的属地法和属人法之争184

第三节 小结192

结论198

参考文献202

一、中文类202

二、外文类211

主要科研成果223

后记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