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性别·观看 明末清初文化书写新探 全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性别·观看 明末清初文化书写新探 全1册
  • 毛文芳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
  • ISBN:95715110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性别·观看 明末清初文化书写新探 全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导论:明末清初文化书写的面向与意涵1

Ⅱ长物:物体系与物的神话55

Ⅲ园林:图绘、文本、欲望空间147

Ⅳ写真:女性魅影与自我再现281

Ⅴ青楼:游戏、品鉴、权力论述375

Ⅵ结论:多重书写的并置485

参考书目505

图版目录519

Ⅰ 导论:明末清初文化书写的面向与意涵1

壹、「明末清初」的时代理解3

一、世变的断代特性3

二、世俗化的社会倾向5

三、公共性与私密性8

贰、书籍10

一、书籍成为贩卖知识的商品10

二、书籍的几种型式11

(一)总汇与合刻12

(二)日用生活的类辑14

(三)生活的评赏:杂品16

(四)世俗生活的景观:图像19

(五)出版商与书籍的边缘性23

参、文化书写的两重面向:「物」、「观看」25

一、「物」的面向25

(一)一部理解「明末清初」历史意义的著作25

(二)物与世俗生活之乐27

(三)美物的占有29

二、「观看」的面向33

(一)遊者闲观33

(二)观看的位置34

(三)小结35

肆、贯串文化书写的「性别」面向36

一、学界现况36

二、女性书籍37

三、女性图像41

(一)女性肖像:寂静的景观41

(二)展示的意图43

(三)小结44

三、性别的空间:阴柔气质45

四、物化与品藻47

(一)物化47

(二)品藻48

五、女性主体与自觉49

(一)青楼歌妓的人格化取得49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51

伍、交织含涉的论题53

Ⅱ 长物:物体系与物的神话55

壹、绪论57

一、「长物」:晚明新兴的物观57

二、物的体系59

三、物的神话62

(一)功能论述的提出与弱化62

(二)一则物的神话63

贰、物的气氛论述64

一、物的诗意修辞65

(一)如画65

(二)典故73

(三)诗境79

二、超越边缘性的古物收藏84

(一)起源的怀慕84

(二)文化时间的标帜88

(三)「古物现在」的异质文化风格93

(四)热情与装饰97

参、物的评价论述101

一、「古」、「雅」为终极价值101

(一)材料与样式102

(二)关于价格的问题107

(三)评价的依准与内涵110

二、两重意识型态的论述面向117

(一)强调差异与对照的对立意识118

(二)以负面论述迂迴定义雅士的生活型范122

三、以文化威权的语言策略缔造新的流行文化132

(一)物作为生活体系的符号132

(二)负面展列的阅读乐趣133

(三)文化威权的口吻134

(四)缔造士人的流行文化137

肆、结论:创建物的流行神话138

一、长物/非长物:长物成为非长物138

二、古物/包装:古物的神话包装140

三、反流行/流行:以反流行缔造新流行141

四、虚拟/真实:虚拟变成真实143

Ⅲ 园林:图绘、文本、欲望空间147

壹、绪论篇:明末清初的园林课题149

一、城市与园林:江南园林的兴起149

二、园林与物151

三、园林意涵的变迁153

四、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155

五、观看158

六、本文的论题与论述次第161

贰、一个典例:祁彪佳的《寓山注》162

一、寓园的建造165

(一)夙缘与痴癖166

(二)兴建工期166

二、寓园的蓝图:「寓山图」168

三、卧游导览寓园173

(一)寓园总览174

(二)寓园的景象导引175

三、拼贴的寓园:寓园景致的文化境域分析181

四、隐密与公开184

(一)知交的场域:小众团体184

(二)开放与流通:寓园的世俗化倾向186

五、结语188

参、实录与导览:园林文本的书写意涵189

一、访游实录的特性189

(一)祁彪佳《越中园亭记》189

(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191

二、图景再现的导览叙述194

(一)勾描游览动线194

(二)标明景点的写作程式198

三、结语:创造文本中的观看位置200

肆、游憩、装饰与炫耀:园林绘本的图像意涵201

一、林下风致:变调的隐逸201

二、细节纷披的休闲场景205

三、园林绘本的画幅型式208

(一)展示与炫耀的立轴208

(二)灵活组合的册页214

四、典故的仿古空间216

五、新兴的图像观看方式218

伍、两座官商园林219

一、前言:园林的类型219

二、明末汪廷讷的环翠堂与坐隐园222

(一)认识沽名钓誉的汪廷讷222

(二)「环翠堂园」的建造225

(三)《环翠堂园景图》229

(四)结语237

三、清初乔逸斋的「东园」238

(一)一个扬州的富商园林238

(二)亲访实游的〈扬州东园记〉240

(三)应酬的两篇题记243

(四)袁江的〈东园胜概图〉249

(五)〈东园胜概图〉的图面讯息254

四、馀论:世俗欲望与华丽版图257

陸、幻灭与游戏:明末清初园林的解构261

一、幻灭与沧桑261

二、达官贵人「心不在焉」263

三、后设之园265

四、一个园林的游戏:黄周星的「将就园」266

(一)导览将就园267

(二)园林欲望之集大成270

五、以游戏拆解将就园273

(一)幻境与游戏273

(二)拆解将就园276

六、结语279

Ⅳ 写真:女性魅影与自我再现281

壹、绪论283

一、人物画沈寂后复兴283

二、传神理论286

三、女性画像的思考291

(一)莺莺遗像291

(二)女性画像的层次厘辨294

(三)创作目的与画面景观的卫突295

(四)才女写真的论题意义298

贰、女性画像的历程299

一、唐:悲怜命运299

二、宋:求写照、观名妓、塑才女302

三、明:传神与抒情306

四、小结308

参、杜丽娘的塑形、写真与再现308

一、《牡丹亭》风潮308

二、以幻为真的女子传奇312

三、文本中的丽娘写真315

四、版画中的杜丽娘再现318

(一)丽娘写真318

(二)丽娘再现319

肆、女性魅影:画中人与莺莺遗照325

一、镜像:照镜的主题325

二、画像成真的图像魅力329

三、莺莺遗照:男性的观看视野334

(一)女性肖像画的侧面性334

(二)装框的视觉景观337

(三)男性权力的映照342

伍、杜丽娘的女性阅读345

一、《牡丹亭》的闺阁解人345

二、丽娘如镜:女性自我影像的投射350

(一)俞娘:杜丽娘的宿命350

(二)小青:杜丽娘的悲影352

(三)叶小鸾:杜丽娘隔世再现356

(四)钱宜:与杜丽娘梦遇359

陸、结论364

一、男性的观点与凝视364

二、女性的阴柔气质与自我意识365

三、虚构的真实368

四、女性画像的馀论369

Ⅴ 青楼:游戏、品鉴、权力论述375

壹、绪论377

一、明末清初的声色书写378

二、明末清初两部重要的青楼代表著作382

(一)清苕逸史的《品花笺》382

(二)余怀的《板桥杂记》384

三、仙家迷阵的架设386

四、风月品鉴的场景393

五、本文的论题与论述次第396

贰、男性的欲望世界397

一、男造的审美景观398

二、百媚图399

三、男性的梦境:神秘的魅影403

四、男性的感官/女性的身体405

(一)视线与触觉406

(二)香氛与嗅觉409

参、文人言说的权力场域412

一、戏谑的品鉴模式412

(一)科考的框架412

(二)世说的月旦413

(三)笔墨调笑的游戏416

二、酒色文化的符码417

(一)「郝筠」与「雷逢儿」417

(二)饮宴娱兴的酒筹420

(三)歌妓:物化的酒筹符号422

三、文人文化的形塑与包装425

四、文人的言说权力429

五、性别场域下的商业机制432

肆、名卉的比附与知识的戏耍435

一、歌妓/名卉比附的书写型态435

(一)意象思惟436

(二)引类连情438

(三)零句断片的组合441

二、知识的戏耍:徐震的美人谱及其他443

(一)谱录型态的知识建构443

(二)美色收集的享乐清单445

伍、见证、游荡与填补的历史癖449

一、青楼书写的史观与见证449

(一)为诸妓立传450

(二)《板桥杂记》浓厚的史传色彩451

(三)史观与见证453

二、历史的游荡与缝隙的填补456

陸、边缘书写的感伤与焦虑461

一、青楼书写的边缘性461

二、感伤的旋律464

(一)琉璃命运464

(二)薄命红颜465

三、繁华梦断的时代缩影468

四、情色书写的焦虑传统472

柒、结论:青楼书写焦虑的解除策略475

一、设问与诡辩475

二、疏离的书写结构479

三、忏悔与彻悟481

Ⅵ 结论:多重书写的并置485

一、小叙述与历史知识的对话487

二、性别的对话488

(一)男性以权力建构女性489

(二)女性的自我投射490

(三)「我」是谁?492

(四)男性寄寓493

三、流行神话495

四、自我拆解497

五、多元话语的并置与光影交织501

参考书目505

图版目录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