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师自通AutoCAD 2014中文版制图快捷命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军主编;史宇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4318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AutoCAD软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师自通AutoCAD 2014中文版制图快捷命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绘图环境与绘图辅助功能快捷方式2
1.1 绘图环境的快捷方式2
1.1.1 打开【选项】对话框(OPTIONS,OP)3
1.1.2 设置绘图背景颜色3
1.1.3 设置十字光标大小4
1.2 绘图文件的快捷方式4
1.2.1 设置文件保存格式4
1.2.2 设置文件安全措施5
1.2.3 设置最近使用的文件数5
1.3 绘图显示提示的快捷方式6
1.3.1 设置“标记”6
1.3.2 设置“磁吸”7
1.3.3 设置“自动捕捉工具提示”7
1.3.4 AutoTrack设置8
1.4 栅格和追踪的快捷方式8
1.4.1 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DS,SE)9
1.4.2 显示、隐藏或启用栅格(F7或F9键)9
1.4.3 启用“极轴追踪”功能(F10键)9
1.4.4 启用“正交”功能(F8键)11
1.5 捕捉的快捷方式11
1.5.1 启用“对象捕捉”功能(F3键)11
1.5.2 设置“对象捕捉追踪”功能12
1.5.3 设置“三维对象捕捉”功能(F4键)13
第2章 二维线快捷命令14
2.1 直线15
2.1.1 启动【直线】命令(LINE,L)15
2.1.2 闭合图形(C)16
2.2 构造线17
2.2.1 启动【构造线】命令(XLINE,XL)17
2.2.2 水平构造线(H)17
2.2.3 垂直构造线(V)18
2.2.4 角度构造线(A)18
2.2.5 二等分构造线(B)18
2.2.6 距离偏移创建构造线(O)19
2.2.7 点偏移创建构造线(O+T)19
2.3 多段线20
2.3.1 启动【多段线】命令(PLINE,PL)20
2.3.2 直线多段线(L)20
2.3.3 圆弧多段线(A)21
2.3.4 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多段线(L+A)21
2.3.5 宽度多段线(W)21
2.3.6 实例——绘制箭头22
2.4 多线22
2.4.1 启动【多线】命令(MLINE,ML)23
2.4.2 设置“比例”(S)23
2.4.3 设置“对正”方式(J)24
2.4.4 实例——使用【多线】命令绘制立面柜图形24
2.5 样条线26
2.5.1 启动【样条线】命令(SPLINE,SPL)26
2.5.2 设置样条线的绘制方式(M)26
2.5.3 拟合点样条线(F)26
2.5.4 控制点样条线(CV)26
第3章 编辑二维线快捷命令28
3.1 修剪29
3.1.1 启动【修剪】命令(TRIM,TR)29
3.1.2 疑难解答——修剪倾斜线时如何确定鼠标单击位置30
3.1.3 “延伸”修剪(E)31
3.1.3 “不延伸”修剪(N)32
3.2 延伸32
3.2.1 启动【延伸】命令(EXTEND,EX)32
3.2.2 “边”延伸(E)33
3.2.3 实例——创建栅栏33
3.3 拉长34
3.3.1 启动【拉长】命令(LENGTHEN,LEN)35
3.3.2 “增量”拉长(DE)35
3.3.3 实例——创建底座零件左视图中心线36
3.3.4 “百分数”拉长(P)36
3.3.5 “全部”拉长(T)37
3.3.6 “动态”拉长(DY)38
3.4 打断38
3.4.1 启动【打断】命令(BREAK,BR)39
3.4.2 打断的“第1点”(F)39
3.5 倒角40
3.5.1 启动【倒角】命令(CHAMFER,CHA)40
3.5.2 “距离”倒角(D)41
3.5.3 “角度”倒角(A)42
3.5.4 “多段线”倒角(P)43
3.5.5 “多个”倒角(M)43
3.5.6 “修剪”模式(T)44
3.6 圆角45
3.6.1 启动【圆角】命令(FILLET,F)45
3.6.2 “半径”圆角(R)45
3.6.3 “修剪”模式(T)46
3.6.4 “多段线”圆角(P)46
3.6.5 “多个”圆角(M)47
第4章 二维图形快捷命令49
4.1 矩形50
4.1.1 启动【矩形】命令(RECTANG,REC)51
4.1.2 “面积”方式绘制矩形(A)51
4.1.3 “尺寸”方式绘制矩形(D)52
4.1.4 “旋转”方式绘制矩形(R)52
4.2 特殊矩形53
4.2.1 “倒角”矩形(C)53
4.2.2 “圆角”矩形(F)54
4.2.3 “厚度”矩形(T)55
4.2.4 “宽度”矩形(W)56
4.3 多边形57
4.3.1 启动【多边形】命令(POLYGON,POL)57
4.3.2 “内接于圆”多边形(I)57
4.3.3 “外切于圆”多边形(C)58
4.3.4 “边”方式绘制多边形(E)59
4.4 圆59
4.4.1 启动【圆】命令(CIRLE,C)59
4.4.2 “直径”方式绘制图(D)60
4.4.3 “三点”方式绘制图(3P)60
4.4.4 “两点”方式绘制图(2P)61
4.4.5 “切点、切点、半径”方式绘制圆(T)62
4.5 椭圆62
4.5.1 启动【椭圆】命令(ELLIPSE,EL)62
4.5.2 “中心点”方式绘制椭圆(C)63
4.5.3 启动“椭圆弧”选项(A)64
4.6 圆弧64
4.6.1 启动【圆弧】命令(ARC)64
4.6.2 “起点、圆心、端点”方式绘制圆弧(C)65
4.6.3 “起点、圆心、角度”方式绘制圆弧(C+A)66
4.6.4 “起点、圆心、长度”方式绘制圆弧(C+L)66
4.6.5 “起点、端点、角度”方式绘制圆弧(E+A)67
4.6.6 “起点、端点、方向”方式绘制圆弧(E+D)67
4.6.7 “起点、端点、半径”方式绘制圆弧(E+R)68
4.6.8 “圆心、起点、端点”方式绘制圆弧(C)69
4.6.9 “圆心、起点、角度”方式绘制圆弧(C+A)69
4.6.10 “圆心、起点、长度”方式绘制圆弧(C+L)70
第5章 二维图形编辑快捷命令71
5.1 偏移72
5.1.1 启动【偏移】命令(OFFSET,O)72
5.1.2 疑难解答——偏移距离与圆半径的关系73
5.1.3 疑难解答——偏移距离与内侧圆半径的关系74
5.1.4 “通过”点偏移(T)75
5.1.5 “删除”偏移(E)75
5.1.6 “图层”偏移(L)76
5.1.7 疑难解答——如何处理图层偏移错误77
5.2 复制78
5.2.1 启动【复制】命令(COPY,CO)78
5.2.2 “位移”复制(D)78
5.2.3 “阵列”复制(A)79
5.2.4 疑难解答——“阵列”复制时的间距参数79
5.3 旋转80
5.3.1 启动【旋转】命令(ROTATE,RO)80
5.3.2 旋转“复制”(C)80
5.3.3 “参照”旋转(R)81
5.4 镜像82
5.4.1 启动【镜像】命令(MIRROR,MI)82
5.4.2 “删除”镜像(Y)83
5.5 阵列83
5.5.1 启动【阵列】命令(ARRAYRECT,AR)83
5.5.2 矩形阵列(R)83
5.5.3 极轴阵列(PO)84
5.5.4 路径阵列(PA)85
5.6 缩放87
5.6.1 启动【缩放】命令(SCALE,SC)87
5.6.2 缩放“复制”(C)87
5.6.3 “参照”缩放(R)88
5.7 移动89
5.7.1 启动【移动】命令(MOVE,M)89
5.7.2 “位移”移动(D)90
5.8 分解(EXPLODE,X)90
5.9 拉伸(STRETCH,S)91
第6章 图形控制与资源共享快捷命令92
6.1 图层93
6.1.1 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LAYER,LA)93
6.1.2 新建图层(Alt+N组合键)94
6.1.3 设置当前图层(Alt+C组合键)94
6.2 特性(PROPERTIES,PR)95
6.3 特性匹配(MATCHPROP,MA)96
6.4 创建块(BLOCK,B)97
6.5 插入(INSERT,I)98
6.6 写块99
6.6.1 启动【写块】命令(W)99
6.6.2 将图形创建为外部块99
6.6.3 实例——向建筑平面图插入单开门100
6.7 定义属性102
6.7.1 启动【定义属性】命令(ATTDEF,ATT)102
6.7.2 定义文字属性102
6.7.3 编辑属性103
6.7.4 定义与编辑属性块103
6.7.5 实例——为户型图编写墙体序号104
6.8 设计中心(ADCENTER,ADC)107
6.9 工具选项板(TOOLETTES,Ctrl+3组合键)108
第7章 特殊图形与文字标注快捷命令111
7.1 边界(BOUNDARY,BO)112
7.2 面域113
7.2.1 启动【面域】命令(REDION,REG)114
7.2.2 实例——创建垫片零件实体模型114
7.3 图案填充(HATCH,H)115
7.4 文字样式(STYLE,ST)116
7.5 单行文字118
7.5.1 启动【单行文字】命令(DTEXT,TEXT,DT)118
7.5.2 对正(J)119
7.6 编辑单行文字(DDEDIT)120
7.7 多行文字(MTEXT,MT,T)121
7.8 编辑多行文字(DDEDIT,ED)123
7.9 快速引线标注126
7.9.1 启动【快速引线】命令(QLEADER,LE)126
7.9.2 设置快速引线(S)126
7.10 多重引线注释(MLEADERSTYLE)129
第8章 尺寸标注与编辑快捷命令132
8.1 标注样式(DIMSTYLE,D)133
8.2 线性标注135
8.2.1 启动【线性】标注命令(DIMLINEAR,DIMLIN,DLI)135
8.2.2 “多行文字”选项(M)135
8.2.3 “文字”选项(T)136
8.3 “对齐”标注137
8.3.1 启动【对齐】命令(DIMALIGNED,DIMALI,DAL)137
8.3.2 实例——标注六边形的斜边尺寸137
8.4 “坐标”标注137
8.4.1 启动【坐标】命令(DIMORDINATE,DOR)138
8.4.2 实例——标注六边形左端点的X坐标138
8.5 “角度”标注138
8.5.1 启动【角度】命令(DIMANGULAR,DAN)138
8.5.2 实例——标注六边形的内角138
8.6 “弧长”标注139
8.6.1 启动【弧长】命令(DIMARC,DAR)139
8.6.2 实例——标注弧长尺寸139
8.7 “半径”标注140
8.7.1 启动【半径】命令(DIMRADIUS,DRA)140
8.7.2 实例——标注圆的半径140
8.8 “直径”标注140
8.8.1 启动【直径】命令(DIMDIAMETER,DDI)140
8.8.2 实例——标注圆的直径140
8.9 “基线”标注141
8.9.1 启动【基线】命令(DIMBASELINE,DBA)141
8.9.2 实例——标注图形的基线尺寸141
8.10 “连续”标注142
8.10.1 启动【连续】命令(DIMCONTINUE,DCO)142
8.10.2 实例——标注图形的连续尺寸142
8.11 快速标注143
8.11.1 启动【快速标注】命令(QDIM,QD)143
8.11.2 实例——快速标注图形的垂直边尺寸143
8.12 “公差”标注(TOLERANCE,TOL)143
8.13 打断标注145
8.13.1 启动【打断标注】命令(DIMBREAK)145
8.13.2 实例——打断与图形轮廓线相交的尺寸标注线145
8.14 标注间距145
8.14.1 启动【标注间距】命令(DIMSPACE)145
8.14.2 实例——调整基线标注的间距146
8.15 编辑标注146
8.15.1 启动【编辑标注】命令(DIMEDIT,DED)146
8.15.2 实例——编辑图形尺寸标注147
8.16 编辑标注文字148
8.16.1 启动【编辑标注文字】命令(DIMTEDIT)148
8.16.2 实例——调整尺寸标注的位置148
第9章 三维建模快捷命令150
9.1 三维实体建模151
9.1.1 长方体(BOX)152
9.1.2 楔体(WEDGE,WE)152
9.1.3 球体(SPHERE,SPH)153
9.1.4 圆柱体(CYLINDER,CYL)153
9.1.5 圆环(TORUS,TOR)154
9.1.6 圆锥体(CONE)154
9.1.7 棱锥体(PYRAMID,PYR)155
9.2 三维曲面建模155
9.2.1 拉伸(EXTRUDE,EXT)156
9.2.2 沿倾斜角拉伸(T)157
9.2.3 沿方向拉伸(D)157
9.2.4 沿路径拉伸(P)157
9.2.5 旋转(REVOLVE,REV)159
9.2.6 扫掠(SWEEP)159
9.2.7 放样(LOFT)160
9.3 查看三维模型161
9.3.1 视点(VPOINT)161
9.3.2 视点预设(DDVPOINT,VP)162
9.3.3 受约束的动态观察(3DORBIT,3DO)163
9.3.4 自由动态观察(3DFORBIT,3DF)163
9.3.5 连续动态观察(3DCORBIT,3DC)163
9.3.6 切换视图164
9.4 视觉样式165
9.4.1 “二维线框”视觉样式(Z)165
9.4.2 “线框”视觉样式(W)165
9.4.3 “隐藏”视觉样式(H)166
9.4.4 “真实”视觉样式(R)166
9.4.5 “概念”视觉样式(C)167
9.4.6 “着色”视觉样式(S)167
9.4.7 “带边缘着色”视觉样式(E)168
9.4.8 “灰度”视觉样式(G)168
9.4.9 “勾画”视觉样式(SK)169
9.4.10 “X射线”视觉样式(X)169
第10章 编辑三维模型快捷命令171
10.1 定义用户坐标系172
10.1.1 启动【用户坐标系】(UCS)172
10.1.2 “面”选项(F)173
10.1.3 “对象”选项(OB)175
10.1.4 “世界”选项(W)175
10.1.5 “视图”选项(V)175
10.1.6 “Z轴”选项(ZA)176
10.1.7 “X轴”“Y轴”“Z轴”选项(X、Y或Z)176
10.1.8 命名并保存UCS坐标系(NA+S)177
10.2 布尔运算178
10.2.1 “并集”运算(UNION,UNI)178
10.2.2 “差集”运算(SUBTRACT,SU)178
10.2.3 “交集”运算(INTERSECT,IN)179
10.3 三维阵列180
10.3.1 三维矩形阵列(3DARRAY+P)180
10.3.2 三维环形阵列(3DARRAY+P)180
10.4 三维操作181
10.4.1 三维旋转(3DROTATE,3DR)181
10.4.2 三维对齐(3DALIGN,3DAL)182
10.4.3 三维镜像(MIRROR3D)183
10.4.4 三维移动(3DMOVE)184
第11章 综合实例——建筑设计186
11.1 绘制建筑平面图轴线网187
11.1.1 绘制纵横定位轴线187
11.1.2 在定位轴线上创建门窗洞189
11.1.3 完善定位轴线190
11.2 绘制建筑平面图墙线191
11.2.1 创建墙线191
11.2.2 编辑墙线192
11.3 绘制建筑构件193
11.3.1 绘制平面窗户193
11.3.2 绘制凸窗与阳台194
11.3.3 插入门图块195
11.3.4 插入卫生间洁具与楼梯197
11.4 建筑平面图的标注199
11.4.1 标注房间功能199
11.4.2 标注房间面积200
11.4.3 标注建筑平面图细部尺寸202
11.4.4 标注建筑平面图轴线尺寸与总尺寸204
11.4.5 标注建筑平面图轴标号205
第12章 综合实例——机械设计207
12.1 绘制机械零件三视图208
12.1.1 绘制半轴壳零件左视图208
12.1.2 绘制半轴壳零件主视图211
12.1.3 绘制半轴壳零件俯视图213
12.2 标注半轴壳零件图216
12.2.1 标注零件图尺寸216
12.2.2 标注半轴壳零件图公差217
12.2.3 标注半轴壳零件粗糙度、基面代号与技术要求219
12.3 绘制机械零件三维模型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