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梦溪笔谈 关于科学 技术 人文的诸多奇思异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梦溪笔谈 关于科学 技术 人文的诸多奇思异想](https://www.shukui.net/cover/9/31955204.jpg)
- 王雪峰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5813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梦溪笔谈 关于科学 技术 人文的诸多奇思异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新技术篇3
第1章 火力发电厂蒸汽发电机可能的节能方式3
1.1 思想来源3
1.2 几种液体物质的汽化热值和对备选液体的要求4
1.3 用汽化热值更低的液体替代水的节能效果的估计5
1.4 一些需要做的工作7
第2章 用类土壤治理沙漠的一些设想8
2.1 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已有的治理沙漠的方法8
2.2 有效治理沙漠的出发点8
2.3 类土材料的两类合适的选择10
2.4 类土材料和类土壤的制备过程描述11
2.5 需要做的若干实验12
2.6 用类土壤治理沙漠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4
2.7 美好的前景15
2.8 需要考虑的其他方面16
第3章 登山用增压呼吸器17
3.1 思想来源17
3.2 关于新方案的可行性的重要条件和一些定量测算18
3.3 高能电池的供能能力指标和质量指标21
3.4 增压呼吸器质量的大致估计和要求21
3.5 登山用增压呼吸器的性能和设计原则22
第4章 用玉石碎块和化学原料重新烧制宝玉的设想23
4.1 思想来源23
4.2 实现人造玉石烧制计划的主要技术难点24
4.3 现有的人造玉石与真正的宝玉的差别24
4.4 设想预期的目标25
第5章 借助于机械的平衡原理设计一种线性方程组的自动求解机器26
5.1 一个有趣的设想26
5.2 每个多元线性方程与一个杠杆系统的等价关系27
5.3 整个力学系统平衡机制的设计28
5.4 基于杠杆平衡原理设计新的迭代算法31
5.5 设想31
第6章 特殊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设计33
6.1 关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33
6.2 关于光路设计的一个新设想33
6.3 凹透镜和凸透镜的镜面形状的理论要求36
第7章 防震床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原则37
7.1 想法的来源37
7.2 对防震床的功能的技术要求38
7.3 高安全性防震床设计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39
7.4 防震床性能的细分40
7.5 防震床设计的粗略思路42
第8章 铁路钢轨的错位轨缝设计方案及可行性探讨44
8.1 无缝钢轨线路和准轨线路44
8.2 关于克服准轨线路缺点的特殊钢轨的设想45
8.3 铁路钢轨的错位轨缝设计方案46
8.4 错位轨缝钢轨的铺设要求及性能估计47
8.5 结论与展望49
第9章 利用海浪动能增加潮汐水库的蓄水量50
9.1 潮汐发电站的工作原理和新设想50
9.2 利用海浪能量增加蓄水池水位高度的可能性50
9.3 设计不同的海浪冲高装置是必要的52
9.4 蓄水池堤坝的设计53
第10章 建造万米观光巨塔的设想55
10.1 已有的摩天大楼55
10.2 建造高的建筑物的困难55
10.3 使用钢索斜拉技术可以解决风力问题56
10.4 人类现在的技术应该可以建造万米高塔58
10.5 万米高塔必然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60
10.6 可以开发的各种特殊旅游项目61
第2篇 新理论篇65
第11章 新以太假说和宇宙中以太的探测方案65
11.1 哲学家眼中的宇宙65
11.2 关于以太学说的简要的历史考查67
11.3 超距作用说和接触作用说70
11.4 宇宙真空的新的以太假说72
11.5 对宇宙真空的以太假说中各条假设的说明74
11.6 从运动的带电物体周围空间的磁场来考查相对于以太的绝对运动78
11.7 物质运动对其内部以太的拖曳效应83
11.8 用光行差原理设计探测以太存在的实验85
11.9 以太穿过有质量物质的实验设计89
11.10 真空中的以太风的探测方案92
第12章 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强度可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95
12.1 历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对万有引力的考查95
12.2 物质间的引力作用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96
12.3 已有的关于万有引力的各种思考98
12.4 引力异常与暗物质和暗能量理论100
12.5 宇宙中的引力异常可能是另外的原因所致102
12.6 用流体力学规律类比万有引力的作用机制103
12.7 以太扰动的速度场是万有引力的来源105
12.8 人工制造引力场的设想107
12.9 万有引力的强度可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的设想109
12.10 万有引力强度与物质温度关系的检验实验112
12.11 绝对最低温度状态的物质115
12.12 万有引力作用的非对称性118
12.13 引力与物质温度有关的假设下的宇宙演化问题119
12.14 万有引力常数可变时的质点运动轨迹和哈勃定律123
第13章 微观世界中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新解释131
13.1 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历史考查131
13.2 波与粒子的本质差别132
13.3 玻恩关于物质波的概率解释及其内在的矛盾性135
13.4 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简谐振动假说138
13.5 光波的波动性与非粒子性的理想实验141
13.6 检验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粒子性和非波动性的理想实验143
13.7 检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本质的实验146
第14章 基于微观粒子的物质波能量导出新形式的运动方程150
14.1 微观粒子在以太中的运动状态和物质波的能量变化150
14.2 微观粒子的能量公式的新形式和运动惯性质量152
14.3 微观粒子的新形式的运动方程的导出156
14.4 关于直线运动粒子的运动方程的若干讨论158
14.5 基于直线运动方程研究微观粒子的加速运动规律159
14.6 粒子做空间曲线运动时的运动方程161
14.7 考虑电子的物质波振动能量的氢原子能级研究165
第15章 原子核的质子壳层模型研究170
15.1 问题的提出170
15.2 原子核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内在规律性170
15.3 原子核的质子壳层模型假设174
15.4 核子数较少时的质子和中子在核内的分布178
15.5 小球聚合体所占空间大小与小球体体积的关系179
15.6 一般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数学模型181
15.7 球形原子核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数学模型183
15.8 椭球形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数学模型191
15.9 完整的和定量的原子核质子壳层模型198
15.10 质子壳层模型计算结果分析201
15.11 由原子核质子壳层模型推演出的一些结果210
第16章 磁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引力场212
16.1 以太假说关于磁场的说明212
16.2 一个特殊的磁铁吸引木片的实验215
16.3 一些相关的思考217
第17章 磁场不断释放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19
17.1 问题的来源219
17.2 一个理想的物理实验219
17.3 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222
第18章 非稳恒电磁场的电磁学新理论224
18.1 非稳恒电磁场与电磁作用的有限速度传播224
18.2 电位移电荷与位移电流226
18.3 磁位移磁荷与位移磁流234
18.4 电位移磁荷和磁位移电荷240
18.5 用电力线图和磁力线图表示电荷和磁荷245
18.6 非稳恒电磁场的两个守恒公式252
18.7 新的非稳恒电磁场的电磁学方程组253
18.8 对非稳恒电磁场新理论的总结256
第19章 关于宇宙中真正的真空的一些有趣的思考258
19.1 宇宙中可能存在真正的真空的设想258
19.2 宇宙中真正的真空的可能存在状态259
19.3 宇宙中真正的真空的性质260
第20章 核力作用的以太解释和以太压强的估计263
20.1 思想的来源263
20.2 核力作用的以太解释和核子的管腔结构模型263
20.3 以太对核子表面的压强的估计265
20.4 关于原子核的巨大的结合能的以太假说解释267
第21章 关于原子核的质量亏损的量子化解释270
21.1 质量亏损是原子核的重要性质270
21.2 基于核子管状接头模型定性解释质量亏损现象271
21.3 质量亏损的物质承担者可能是一种质量很小的中性粒子272
21.4 原子核的质量亏损也应遵循量子化规律273
21.5 对质量亏损量子的搜索276
第22章 同一种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核可能具有不同的质量281
22.1 关于同位素原子核质量的测量精度的考查281
22.2 同一种同位素的原子可以具有不同的质量284
22.3 微观世界量子现象的内在一致性的说明286
第23章 关于台风形成机制的一个假说288
23.1 已有的关于台风形成机制的学说288
23.2 台风的能量应该来源于高空中有较大流动速度的大型气团289
23.3 两个气团的相向运动产生涡旋气流应该是台风产生的原因289
23.4 何种条件驱使气团向地面运动290
第24章 关于雷电形成机制的一个假说291
24.1 关于雷电形成机制的已有学说291
24.2 高空的物理环境291
24.3 高空大型气旋的形成会将电荷运移至低空292
第25章 关于地球磁场来源的金属温差运流电流假说293
25.1 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和对地球磁场的认识293
25.2 与地球磁场有关的温差电现象的实验事实294
25.3 高压环境下物体的居里温度可能升高295
25.4 地球磁场起源的金属温差运流电流假说296
25.5 基于金属温差运流电流假说解释地球磁场的一些观测事实297
第26章 动植物化石生成条件探讨300
26.1 人们对于动植物化石生成条件的认识300
26.2 一些现象令人迷惑不解300
26.3 已经形成的化石又被破坏的地质过程可能存在301
26.4 被破坏的化石应该留下某些信息302
第3篇 奇思怪想篇307
第27章 为成年人制作摇篮床的设想307
27.1 有趣的想法307
27.2 设计摇篮床的技术要求307
27.3 摇篮床的主要类型308
27.4 特殊设计的成年人用摇篮308
27.5 适合于某些病人的摇篮309
27.6 摆荡周期与人的心率的最佳组合310
27.7 让每一架摇篮提供不同的摆动模式310
第28章 间歇式跑步技术可能有助于提高中距离赛跑成绩311
28.1 中距离赛跑中爆发力和耐久力的矛盾311
28.2 现在的高水平运动员已经达到极高的体能水平312
28.3 间歇式跑步的技术特点及训练原则313
28.4 比赛整个过程的体力分配及技术使用的合理安排315
28.5 间歇式跑步技术的理论依据316
28.6 间歇式跑步技术也适用于其他一些体育项目317
第29章 四维物体成像技术318
29.1 问题的提出318
29.2 四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小孔成像原理319
29.3 四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间接成像原理321
29.4 四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直接成像原理323
29.5 四维物体点集合构造的几种方法325
29.6 基于四维空间物体成像的动画技术原理327
29.7 可能的应用领域328
第30章 三气围棋的规则和玩法329
30.1 三气围棋棋盘的设计329
30.2 三气围棋的基本规则和若干术语330
30.3 三气围棋的死活和基本手筋334
30.4 布局337
30.5 中盘战斗和收官339
第31章 有楚河汉界的围棋341
31.1 有趣的想法341
31.2 关于有楚河汉界的围棋规则的设计思想341
31.3 与已有围棋规则的不同342
31.4 有楚河汉界的围棋的对弈方略344
第32章 合理的短跑手动计时记录的确定方法346
32.1 长期使用的短跑手动计时记录的确定方法346
32.2 关于手动计时的精度极限的考查347
32.3 缩小手动计时最小时间间隔的公平性和对运动员的激励作用348
32.4 手动计时的最小时间间隔定为0.05秒的成绩确认方式349
第33章 借助于四象补充解释周易六十四卦351
33.1 想法的来源351
33.2 四象是周易八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352
33.3 周易八卦全景图353
33.4 四象的相互关系和用四象补充解释八卦的尝试358
33.5 按四象顺序为六十四卦归类并补充解释360
33.6 有待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386
第34章 股市中超级短线套利交易策略387
34.1 如何在股市中进行T+0交易387
34.2 股市中大量存在日内交易获利的机会388
34.3 日内中心价格的确定方法388
34.4 不同情况下的委托交易价格的确定方法390
34.5 基于不同仓位和不同行情的日内套利交易策略392
34.6 前一交易日有异常时的日内套利交易策略395
34.7 下午收盘前应执行的交易策略397
34.8 对投资者的若干要求398
第35章 体操中双杠的杠端下法设计400
35.1 从跳水的技术想到的双杠下法400
35.2 关于体操双杠项目杠端下法的可行性讨论400
35.3 杠端下法的类别401
35.4 展望405
第36章 将带电粒子加速到超光速水平的设想406
36.1 从电磁作用的速率进行考查406
36.2 从常见的物理现象得到的启发407
36.3 让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的物理手段407
第37章 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CT图像的彩色显示技术设想409
37.1 问题的提出409
37.2 已有的处理方式410
37.3 用丰富的颜色和相应的深浅色阶显示CT扫描数据的设想411
37.4 一些粗略的估计412
第38章 建造超级微缩景观的设想414
38.1 微缩景观的普遍设计模式414
38.2 超级微缩景观的概念414
38.3 关于超级微缩景观的诸多方面的要求415
38.4 可行性方面的考虑417
38.5 提供给游客的游览方式418
38.6 超级微缩景观的扩展418
38.7 制作超级微缩景观的难点和挑战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