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953272.jpg)
- 杨强,王知桂等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723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产业合作-研究-福建省、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ECFA:闽台经贸合作的新机遇1
第一节 ECFA的由来1
一 从“三不”到“三通”2
二 两岸隔绝僵局的打破5
第二节 闽台经贸合作的历史回顾7
一 民间自发的小额贸易阶段(1975—1983年)7
二 试探性投资阶段(1984—1987年)8
三 台商投资逐步开放、投资有效带动贸易阶段(1988—1991年)8
四 台商投资高潮阶段(1992—1999年)9
五 投资贸易迅猛发展、投资结构转型优化的新阶段(2000年至今)9
第三节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动向及其应对13
一 台资在大陆投资的动向15
二 福建省利用台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17
三 福建省利用台资的对策建议19
第四节 台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大陆产业结构的影响21
一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1
二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23
三 实证分析24
四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讨论26
五 对策建议29
第二章 互利共赢:闽台产业合作的基础30
第一节 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30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30
二 区域专门化分工及产业合作的内在动因及关系32
三 区域专门化分工及产业合作的效应分析35
第二节 闽台产业合作概述37
一 闽台产业合作的有利条件37
二 闽台产业合作的发展历程41
三 闽台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43
第三节 闽台产业合作对福建和台湾产业结构的影响46
一 闽台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差异分析46
二 闽台产业合作对福建和台湾产业结构的影响49
第四节 台商在闽投资的新动向52
一 投资区域方面53
二 投资领域方面53
三 投资规模方面54
四 投资模式方面55
第三章 最具合作基础的产业对接:闽台农业合作57
第一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回顾及其新进展57
一 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回顾58
二 闽台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61
三 闽台农业合作的新进展62
第二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新特点65
一 闽台农业合作向高层次、多领域发展65
二 闽台农业合作区域不断扩大66
三 闽台农业合作平台作用效果明显提高67
四 闽台农业合作投资环境不断优化69
五 农产品交易量快速增长,贸易规模日益扩大70
六 ECFA实施后,助推闽台小额贸易快速发展72
第三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制约因素73
一 闽台农业合作的领域较窄,层次有待提高73
二 现行农地制度影响闽台农业合作74
三 福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滞后76
四 投资软硬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77
五 外部因素的冲击,阻碍闽台农业合作78
第四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创新机制80
一 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全面合作机制80
二 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促进农地合理流转83
三 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构建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机制84
四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构建闽台农业科技和人才双向交流机制85
五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87
第五节 闽台农业合作模式及其选择89
一 闽台农业合作模式89
二 闽台农业合作模式的选择91
第四章 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接:闽台金融业合作95
第一节 闽台金融合作现状概述95
一 闽台银行业合作概况96
二 闽台保险业合作概况99
三 闽台证券业合作概况105
第二节 闽台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107
一 闽台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108
二 闽台金融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111
第三节 后ECFA时代闽台金融合作的新机遇与挑战114
一 制度化是闽台金融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14
二 后ECFA时代闽台金融合作的新机遇116
三 后ECFA时代闽台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120
第四节 以厦门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深化闽台金融合作124
一 厦门建设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与优势124
二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128
三 以厦门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深化闽台金融合作130
第五章 最具区位优势的产业对接:闽台物流业合作136
第一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概述136
一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状况136
二 两岸贸易与货物流量历史发展的现状139
三 在闽台资企业的物流需求发展历程141
四 闽台经贸对闽台物流业发展的影响142
五 ECFA实施下的闽台经贸物流144
第二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优势与特征148
一 闽台物流产业合作的优势148
二 闽台物流合作模式的产业结构评价154
三 闽台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深化两岸经贸关系的必要前提156
四 率先在两地海关特殊监管区构建闽台物流合作先行区的可行性和意义158
第三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模式161
一 传统物流合作模式161
二 现代物流模式下的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161
三 现代物流企业公司的主要模式162
四 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下闽台物流微观合作的主要模式162
五 闽台物流产业链宏观合作主要模式167
第四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170
一 当前闽台物流业合作与发展存在的问题170
二 加强和推动两岸物流业合作与发展的对策思考171
三 ECFA下先行先试,深入推进闽台物流对接的方向177
第六章 最具低碳经济的产业对接:闽台旅游业合作181
第一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概述182
一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基础182
二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现状186
三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作用189
第二节 闽台旅游业的优势与特色191
一 福建旅游业的优势192
二 台湾旅游业的优势195
三 闽台旅游业的共同特点199
第三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内容与模式200
一 自然观光旅游型201
二 人文观光旅游型202
三 生态休闲旅游型205
四 寻根谒祖旅游型209
第四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212
一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制约因素212
二 促进闽台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对策214
第七章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对接: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219
第一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概述219
一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历程219
二 现阶段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特征222
第二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可行性226
一 两岸政治环境支持226
二 两岸经济环境推动228
第三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239
一 闽台信息产业合作239
二 闽台新能源产业合作242
三 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244
四 闽台海洋生物产业合作246
第四节 闽台高新技术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248
一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248
二 进一步促进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254
第八章 最具亲和力的产业对接:闽台文化产业合作263
第一节 从“文化往来”到“文化产业链”的打造263
一 闽台文化往来263
二 闽台文化产业链272
第二节 闽台各具优势的文化产业276
一 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276
二 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284
第三节 闽台文化产业合作的深化与创新292
一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深化与创新292
二 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合作的深化和创新297
第九章 闽台产业合作中的政府职能转换与运作模式304
第一节 闽台产业合作中的政府职能304
一 突出服务属性305
二 把握产业合作发展的重点307
三 紧抓产业合作的重点企业310
四 搭建产业合作的平台312
第二节 闽台产业合作的运作模式316
一 政府主导模式316
二 市场主导模式319
三 政府—市场主导模式323
第三节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前景展望326
一 继续推动双向“三通”,建立闽台地区经贸协作机制327
二 深化闽台地区制造业的功能性分工,提升两地在国际分工的地位328
三 加强对台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强化对台产业链招商328
四 提高福建企业对台资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329
五 建立闽台两地高新科技产业合作机制,打造产业合作平台329
六 扩大闽台两地服务业开放,发挥服务业在两地产业合作中的作用330
七 大力促进陆资“上台”,推动闽台两地产业投资双向均衡发展330
主要参考文献333
后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