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 1949-200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 1949-2007](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179749.jpg)
-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403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民族工作-大事记-云南省-1949-200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南民族工作大事记 1949-200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949年1
10月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
12月1
云南和平解放1
毛泽东、朱德致电卢汉1
刘伯承、邓小平致电卢汉1
各族儿女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边疆1
1950年2
2月2
周保中传达中央指示2
召存信带领各族群众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双版纳2
云南各族人民欢迎解放军入滇2
3月2
政务院任命云南省军政委员会领导2
昆明市军管会严禁在少数民族地区强迫征公粮3
4月3
省委纠正过早地在少数民族中宣传阶级仇恨问题3
5月3
省委提出民族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3
6月3
毛泽东主席约见卢汉、宋任穷3
省政府发布禁绝烟毒的布告3
7月4
中央民族访问团赴西南民族地区访问4
省委提出民族工作方针4
省政府设立省民族事务委员会4
8月4
云南省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4
省委通报违反民族政策的事件5
西南局对云南边界工作方针问题作出指示5
滇西卫戍区援藏委员会正式成立5
9月5
省委决定成立滇南工委和滇西工委5
省委关于民族地区反霸问题的指示5
省委对民族工作两个错误思想问题的指示5
云南少数民族国庆参观团赴京观礼6
10月6
昆明市军管会关于民族教育的报告6
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成立6
省政府强调民族工作必须把握小心谨慎缓进的方针6
省政府提出民族聚居地区不实行减租退押政策7
11月7
省委对民族地区反霸减租退押问题的指示7
省委召开全省少数民族工作会议7
12月8
昆明各界群众欢迎国庆观礼团少数民族代表8
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8
省政府邀请参加人代会的各民族代表座谈8
省文教厅提出改进少数民族教育方案8
1951年9
1月9
普洱区建立“民族团结誓词碑”9
毛主席、朱总司令给傈僳族、怒族代表复电9
公安部决定开放边境交通孔道9
省民委正式设立内部办事机构9
省委成立省委民族工作党组9
2月9
周保中在西南民委会上汇报云南民族工作9
省委召开地委书记联席会议讨论民族工作10
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及建立民族联合政权意见10
3月10
昆明县各族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10
省民委举行藏族参观团代表座谈会10
宁洱成立云南第一个专区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0
云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对民族地区作出具体规定10
4月11
省委关于民族地区建政工作的指示11
5月11
省委关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的指示11
云南省第一个民族自治地方峨山彝族自治区成立11
省委对少数民族建政及社会改革的意见11
6月12
省委对文山地区民族纠纷问题作出指示12
省政府下发“民族地区组织条例”12
中央民族访问团离昆返京12
西南局批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方针12
省文教厅制定民族小学教育计划12
7月13
周总理指示救济受灾少数民族群众13
8月13
云南民族学院成立13
省民委召开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13
省民委党组成立13
省政府发出关于彻底禁绝烟毒的指示13
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复云南民族地区各级政权结构组织条例14
王连芳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发言14
政务院决定云南为橡胶种植基地14
9月14
省政府发布处理边疆民族问题“十项公告”14
10月15
省委制定边疆民族工作与对敌斗争的方针15
云南民族学院学生给毛主席写信15
西南局批复云南内地民族杂居区土改若干规定15
11月15
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复同意云南省区乡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15
12月16
各级政府关怀剑川地震灾区群众16
1952年17
1月17
省政府对中甸土匪问题作出指示17
2月17
中科院派工作组到云南帮助调查和创制改进少数民族文字17
3月17
民族上层汪学鼎叛乱17
省委召开边疆民族工作会议17
4月18
邓小平对云南内地民族杂居区土改问题的批示18
省文教厅对民族学生享受助学金作出规定18
西南局就引种橡胶指示云南省委18
省委向西南局作边疆工作报告18
5月18
省委组建民族工作队到边疆地区开展工作18
省委制定土地改革三个决议19
6月19
保山边工委召开边疆民族工作会议19
省委提出山区及缓冲区土改工作的意见19
西南防疫队到云南民族地区开展工作20
7月20
宁洱区召开“外八县”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20
景颇族上层人士司拉山被争取回国20
8月20
省委关于土改复查工作的指示20
缅宁地委、专员公署成立20
省委决定大力开展禁毒运动20
西南军政委员会对民族教育补助费的使用作出指示20
9月21
省委对山区土改中的民族问题作指示21
各民族国庆观礼代表团到达北京21
10月21
省委上报边疆民族地区工作方针与步骤的意见21
省委成立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22
省委上报土改中对民族上层人物处理意见22
保山专区傣族文字改进委员会成立22
11月22
省政府民族工作队第二大队到西双版纳开展工作22
中央对云南省委关于宗教工作的意见作出批示22
省委发出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22
省政府发出学习民族政策的通知23
12月23
西双版纳傣文图书出版23
1953年24
1月24
弥勒彝族自治区成立24
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德宏建立医疗机构24
云南垦殖局成立24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24
2月24
西南局对云南民族地区禁烟问题作批示24
中央对云南民族工作问题的指示25
中央对元阳部分干部违反民族政策问题的指示25
省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研究克服急躁冒进思想25
省委对华坪县缓冲区土改中严重违反政策的现象作指示25
3月25
省委对佤族问题的指示25
张冲任省民委主任委员26
云南首届民间歌舞汇演在昆明举行26
西南局对云南组织民族工作队发出指示26
省委决定加强省委边委的工作26
滇南工委关于解决民族上层统战工作思想问题的意见26
4月27
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成立27
省边疆慰问团到边疆慰问27
省委决定整训边疆干部27
5月27
第三民族工作队向省委上报整训总结27
省人民政府发出边疆民族地区工商税收办法28
7月28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成立28
省委边委调查组对景颇族情况开展调查28
8月28
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致信感谢佤族头人28
西双版纳傣族文字改进委员会成立28
9月28
谢富治分析边疆工作情况和提出今后任务28
10月29
省委推广普洱团山乡土改经验29
11月29
出版总署对用拉祜族文字出版书籍作出批复29
12月29
省委批转德宏建政及生产情况的报告29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29
1954年31
1月31
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成立31
省委提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必须重视民族问题31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公开发表31
2月31
西南局转发关于民族地区鸦片问题的处理意见31
《边疆工作通报》创刊32
郭影秋、龚自知接见德宏自治区政府领导32
3月32
西南民族工作会议就云南边疆社会改革提出建议32
省委第二次党代表会议提出民族工作任务32
4月32
省政府拨款帮助边疆各族人民发展生产32
西南民委批复“傜族”改为“瑶族”的意见32
五一国际劳动节各民族观礼代表赴京33
省卫生厅开办民族医士班33
5月33
南缅公路正式通车33
云南民族识别研究组成立33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成立33
朱德接见佤族上层人士胡忠华33
6月33
省委上报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改革意见33
省委对边疆民族地区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34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成立34
省委发出加强民族地区调查研究工作的指示34
内务部批准更改缅宁、顺宁等名称34
德宏在“直过区”试办合作社34
7月34
省委对保山地委关于边疆地区社会改革的请示作出批示34
“车里”改称允景洪35
8月35
省第一届人代会通过更改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地方名称的决议35
省民委总结4年民族工作成绩35
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35
西双版纳用傣文出版报纸35
9月36
省地联合调查组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36
10月36
省委对民族地区自发减租作指示36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36
11月36
省委上报边疆改革问题的意见36
12月37
省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党员37
边疆地区普遍建立邮运网37
全省互助合作代表会议召开37
昆(明)洛(打洛)公路通车37
1955年38
1月38
德宏自治区《团结报》创刊38
中央批复云南省委关于边疆改革问题的报告38
西盟山区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划出38
2月38
省委同意边沿六县区执行“和平协商土改”38
省委要求加强边疆非改革区的工作38
省民委召开座谈会讨论景颇文字改进方案38
孙雨亭任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书记39
3月39
西双版纳培养出大批傣族女干部39
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在昆明举办39
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成立39
省委同意设置地方协商机构39
国务院要求边远省份和民族地区建立收音站39
省委对民族上层采取包养措施39
中央民委工作组提出德宏傣族地区社会改革意见39
4月40
公安部批复省公安厅关于保卫边疆和平协商改革工作的意见40
滇西民族体育表演比赛大会在大理举办40
国务院任命省民委主任、副主任40
省委指示正确解决苗族地区民族关系问题40
省委要求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40
《山间铃响马帮来》首映受好评40
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参观云南少数民族文物展40
5月41
周总理、陈毅副总理视察云南民族学院41
省民委召开内地少数民族社长和互助组长座谈会41
全省第一次宗教工作会议召开41
6月41
西双版纳自治区改为自治州41
《云南日报》发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社论41
于一川在省委第三次党代会上谈“直接过渡”问题41
傣语广播节目在省电台正式开播41
省人委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42
7月42
民族贸易工作组在云南调研42
云南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支持土改政策42
8月42
中央同意德宏傣族地区社会改革意见42
云南边疆部分地区结束土改42
9月42
怒江自治区建立第一所中学42
省人委通过自治州财政管理暂行办法42
10月43
拉祜文字座谈会在昆明召开43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43
德宏区编印傣文小学课本43
省委召开地、县、区委书记会议43
云南民族师范学校开学43
中缅未定界勘界委员会成立43
省商业厅划定民贸地区43
省委同意在边疆民族地区建立供销社44
11月44
省人委通过德宏区和平土改条例44
宋庆龄视察云南民族地区44
12月44
中央转发云南第一批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经验44
吴巴茂总领事在西双版纳访问44
省委对边疆地区农业合作化进度作出规定44
1956年46
1月46
德宏区试办农业合作社46
德宏傣族农村乡乡有党的组织46
省人委拨款帮助边疆各族群众解决耕畜困难46
省委对耕牛入社中尊重民族习惯的指示46
2月46
省委边委提出景颇族地区工作意见46
彭德怀副总理视察云南民族学院47
省委工作队赴阿佤山区开展工作47
省民族贸易公司成立47
孙雨亭任省民委党组书记47
民族上层拥护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政策47
边疆少数民族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党的根本原则47
德宏等地和平协商土改的基本经验47
3月48
中央统战部要求调查民族上层和宗教职业者情况48
省委对边疆已土改地区合作化运动作出部署48
中央批复同意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和平协商土改的意见48
中央、中央军委对开展小凉山地区工作的指示48
省委指示做好藏彝地区的工作48
4月48
省委发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48
宁蒗小凉山部分地区发生奴隶主武装叛乱49
云南边疆佛教参观团赴京参加五一节观礼49
泸水县采用更为和缓的方法进行土改49
“民家族”改称“白族”49
德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49
云南边疆建成130个信用合作社49
少数民族观礼团到昆明参观学习49
省委对文山瑶族退社问题的指示50
5月50
省委扩大会议研究民族问题50
乌兰夫在昆明接见民族公众领袖50
省委开展第二次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50
苗族瑶族参观团到昆明参观50
中央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到云南开展调查51
6月51
省委同意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和平协商土改条例51
德钦藏族地区地主集团武装暴乱51
怒江自治区发展互助合作51
孙雨亭在第一次党代会上作民族工作报告51
第一部傣汉、景汉词典开始编纂51
7月51
团省委召开全省民族青年工作会议51
财政部增设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补助费52
省委改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52
景颇族地区建立山区文化站52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开展工作52
8月52
省委批准成立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所52
云南加强高寒山区民族工作52
省委召开地市委生产合作部长会议52
9月52
省委组织部召开边疆民族地区组织工作座谈会52
谢富治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书面发言53
省委对合作化中山区民族问题作指示53
云南人民出版社用新改进的民族文字出版少数民族读物53
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53
中央对处理宗教土地问题的意见53
省委召开高寒贫瘠山区工作会议53
10月54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54
中央慰问团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慰问54
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54
全国人大民委调查组到德宏、怒江、西盟调研54
中央工作组与云南省委就加强边疆工作取得一致意见54
11月55
省委召开边疆和平协商土改区农业合作化会议55
巍山彝族自治县成立55
永建回族自治县成立55
作协昆明分会召开民族民间文学工作会议55
省民语委成立55
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56
人行云南省分行拨白银用于民族特需用品生产56
云南边疆基本完成和平协商土地改革56
12月56
周恩来总理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56
苦聪人走出森林迁新居56
路南彝族自治县成立57
1957年58
1月58
省委批复文山地委关于瑶族群众退社的报告58
省委决定逐步裁减工作队58
西藏参观团到云南民族地区参观58
2月58
云南省两种苗文方案获通过58
省委同意在景颇族地区举办半工半读学校58
省委边委关于边疆合作化问题的意见59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稳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59
省委同意维西县四区五区、中甸县金江区“和平土改”条例59
全省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基本结束59
云南吸收土司、头人、属官参加工作59
各级政府帮助佤族改变“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60
3月60
一批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走上党的领导岗位60
《西双版纳报》创刊60
省委对中甸县武装暴乱作指示60
省委边委召开“直过区”工作座谈会60
省委研究内地苗族、瑶族地区的工作60
省政府山区访问团赴蒙自、文山、昭通山区访问60
省委要求少数民族党员也要执行纪律60
省委边委、省民委党组发出组织民族参观团应注意事项的通知61
中央同意拨给云南边疆特殊补助费61
周总理在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61
云南七种少数民族文字方案获通过61
4月61
缅甸驻昆明总领事到西双版纳参观61
孙雨亭在政协会议上介绍云南民族工作情况61
5月61
马伯安谈少数民族参观团工作61
云南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参观61
省委决定检查行使自治权利的情况62
6月62
迪庆州工委提出平息叛乱准备改革的意见62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大理州人代会组织条例62
省委批复同意宁蒗县和平协商改革实施办法62
7月62
省委向中央报告迪庆、宁蒗藏彝族地区改革情况62
关肃霜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金质奖62
8月62
省委边委提出边疆地区粮食工作意见62
中科院语文调查组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文字63
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成立63
9月63
云南建立民族文字印刷厂63
云南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63
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3
省委批转省委边委关于边疆民族上层座谈会报告63
10月64
省委召开民族地区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座谈会64
国务院批准撤销思茅专区64
11月64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64
12月64
省教育厅决定用少数民族文字课本进行试教64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研究合作化问题64
滇越铁路接轨典礼在倮姑车站举行65
1958年66
1月66
省委就和改区农业合作化问题发出指示66
省委发出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意见66
云南边疆地区疟疾得到控制66
省委批准临沧地委关于边疆地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意见66
3月66
省委边委召开边疆民族干部学校会议66
省委发出领导好边疆民族地区合作化的指示66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67
4月67
省委对加快办社和发展边疆生产的指示67
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7
省委批复丽江地委关于边疆已改革区合作化问题的意见67
王连芳任省民委党组书记67
省委边委召开“直过区”工作座谈会67
5月68
“直接过渡”民族出现合作化高潮68
省民委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报告68
6月68
省委召开和平协商土改区工作座谈会68
7月68
滇川中(甸)乡(城)公路通车68
8月68
省民委作出编写三种丛书规划68
省人委通过三自治州组织条例69
省委边委组织民族上层在昆明整风学习69
省公安厅、省外事处党组上报处理边境问题的请示69
中央决定调内地人员支援边疆建设69
9月69
国务院通过永建回族自治县组织条例69
省委作出人民公社化部署69
国务院通过设立四个自治县的决定69
10月69
全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工作69
省委边委下达边疆建立人民公社的意见69
省文化局、省文联举办民歌演唱会70
陈可大任省民委党组书记70
11月70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积极试办人民公社70
12月70
省委调整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委员70
文化部在大理召开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70
省委召开边疆县委书记会议检查政策执行情况70
谢富治谈边疆办人民公社的有关问题70
省委边委对边疆群众外迁提出处理意见71
1959年72
1月72
省委对德宏办合作社问题作出指示72
省委对边疆地区人民公社存在问题作出决定72
2月72
云南边疆大批外流边民回归72
省委关于边疆生产合作社及人民公社的指示72
省委要求加强内地苗族、瑶族地区工作72
3月73
省委批转省委边委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意见73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收集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73
4月73
省委就稳定边疆发出指示73
5月73
省委发出在民族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73
省委决定边疆地区实行分类指导74
7月74
云南边疆空白地区由工作队执行政权任务74
省委转发丽江地委关于怒江州工作的意见74
省委对群众要求退社问题的指示74
8月74
省委对边疆三线地区的具体政策74
9月74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74
云南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增加75
大理州基本消灭血吸虫病75
10月75
越南代表团应邀到红河、文山参加庆祝活动75
十年民族工作成就展览75
云南组织国庆10周年观礼团75
11月75
省委关于开展整社整风运动的指示75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云南四自治州组织条例75
12月76
省委批转边疆地区当前工作意见76
省民委总结民族语言文字工作76
省市各界欢迎首批湖南支边青年76
1960年77
2月77
省委成立边界问题小组77
国务院批准设立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77
省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1960年连续“跃进”77
3月77
德宏州万人庆祝《中缅友好互不侵犯条约》签订77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座谈会77
4月78
省委发出边疆地区当前若干问题的指示78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接见全国民兵先进代表78
5月78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赴越南傣苗自治区参加庆祝大会78
6月78
省民委扩大会议78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成立78
7月79
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第一队首次会议79
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第二队首次会议79
8月79
省委纠正边疆民族地区大搞食堂化等问题79
9月79
国务院批准变更路南、寻甸、巍山等县的行政区划79
10月79
中缅签订边界条约79
边境各族人民庆祝建国1 1周年和中缅边界条约签订79
中缅边界联合委员会勘察队队长会议80
12月80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贯彻中央“农村十二条”80
省委发出边疆地区贯彻执行中央紧急指示信的指示80
中国云南代表团应邀访缅80
“西番族”改称“普米族”80
1961年81
1月81
省委发出边疆地区贯彻执行中央紧急指示信的补充指示81
3月81
云南省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调研取得丰硕成果81
阎红彦观看傣戏《娥姘与桑洛》81
4月82
云南民族出版社划归省民委直接领导82
中缅两国总理在西双版纳欢度泼水节82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成立82
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视察工作82
6月82
中缅两国完成片马等地领土交接手续82
云南省组织调查少数民族文学艺术83
7月83
云南中医学院医疗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开展防病治病工作83
云南民族歌舞收集整理和创作成绩斐然83
全省14个少数民族已有本民族大学生83
全省三级干部会议研究农村工作83
8月84
云南边防部队培养大批当地民族干部84
云南民族学院10年共培养轮训7700多名各族干部84
9月84
省委调查组深入边疆农村调查所有制问题84
10月84
中缅边界条约议定书在北京签字84
11月84
省委决定建立4个民族剧团84
省委批转省人行党组关于银首饰问题的请示报告84
12月85
省委边委关于边疆工作情况的报告85
1962年86
1月86
云南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大会86
中老两国签订修建公路和航空运输协定86
省委书记于一川对边疆农业合作社问题的指示86
2月86
班禅副委员长一行到云南考察86
3月87
省委对民族上层人士外流事件作指示87
4月87
省博物馆赴少数民族地区征集调查文物87
5月87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五一民族参观团87
朱德委员长到云南视察87
省委对耿马县孟定区大量群众退社外流作批示87
6月88
省委统战部、省委边委召开民族上层人士座谈会88
阎红彦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88
省委转发省委边委关于精简下放少数民族工人的意见88
省委边委扩大会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88
7月89
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89
张冲任省民委党组书记89
8月89
中国历史博物馆赴云南征集民族文物89
10月89
省委批转省人行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供应银饰品的报告89
国务院批准恢复漾濞、河口、屏边等县89
11月89
西南局批转云南省委关于加强边疆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报告89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丽江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89
12月90
省委关于人民公社所有制问题的补充规定90
边疆地、县委书记座谈会讨论政策问题90
吴志渊任省委边委书记90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所有制调整出成效90
1963年91
2月91
省委同意边疆地区成立宣传队91
中央艺术团祝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10周年91
周恩来总理关心西双版纳森林保护工作91
农业部门重视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农水技术干部91
省民委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91
3月91
“佧佤族”改称“佤族”91
省委召开边疆地、县委书记座谈会91
省博物馆调查征集摩梭母系家庭与“阿注”婚制文物92
4月92
镇康县划分为镇康、永德两县92
西南局统战部批复同意云南在边疆地区开展“五反”运动92
5月92
省委批转边疆民族地区工商税收政策的改进意见92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行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92
刘少奇主席听取云南省委汇报边疆民族工作92
边疆区乡武装干部到昆明参观学习92
云南建成第一座亚热带果园93
6月93
省委(扩大)工作会议93
7月93
屏边苗族自治县成立93
河口瑶族自治县成立93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93
8月94
昭通县发现一座东晋时代的古墓94
商业部和财政部发出对民贸“三项照顾”的通知94
云南省少数民族归系和统一族称工作告一段落94
国务院批准成立保山专署94
9月94
国务院批复同意沧源、耿马、孟连三个自治县改名94
周霖国画展览在北京举行94
徐廷泽少校到云南民族学院参观94
省委转发省财办党组关于边疆地区财贸工作若干政策的意见94
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在昆明参观访问95
10月95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云南等省区少数民族国庆参观团95
省委召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座谈会95
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95
边疆少数民族教师参观团到昆明参观96
云南民族出版社用七种民族文字编译出版图书96
11月96
各级政府支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96
云南历史上的高疟区发病率显著下降96
省委召开边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工作座谈会96
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成绩显著96
12月96
省委批转关于吸收补充少数民族干部的报告96
1964年98
1月98
省民委、省教育厅提出编译民族小学教材的意见98
中央同意云南财政体制比照自治区办理98
2月98
省委工作会议研究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等问题98
云南省推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取得显著成绩98
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99
3月99
中央艺术团祝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10周年99
西双版纳赞哈协会成立99
省委转发省委边委关于边疆地区全面增产的意见99
4月99
省委决定调整省委边委人员组成99
省委批转省委边委关于发展边疆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意见99
省委决定成立边疆工作规划委员会100
5月100
关肃霜主演的现代京剧《黛诺》受欢迎100
6月100
国务院批准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100
省教育厅召开民族教育学制问题座谈会100
7月100
我国第一次在祥云县发现铜棺墓100
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手工业有较快发展100
省民委等部门组织边疆优秀教师到昆明休养101
8月101
云南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电影宣传工作经验交流会101
阿佤山建起第一所新型的半耕半读学校101
省委边委召开边疆地、县委书记座谈会101
9月101
中央同意云南增加边疆民族工作队编制101
10月101
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云南少数民族国庆参观团101
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102
省供销社组织工作组调查边疆地区供销合作社问题102
11月102
云南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团参加全国观摩演出102
省委同意边疆地区恢复和建立供销合作社102
中央艺术团祝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10周年102
1965年103
1月103
沧源发现古代崖画103
省委研究贯彻中央“二十三条”103
2月103
省手工业局关于发展边疆手工业的请示报告103
3月103
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103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办起22所耕读、工读学校104
省民委、民语委向中央民委呈报景颇文方案104
4月104
省委关于加强内地山区少数民族工作的意见104
5月104
元谋县发现猿人牙齿化石104
省委领导观看《景颇姑娘》104
6月105
省妇联组织少数民族妇女积极分子到昆明参观105
贡山怒江上架起第一座人马吊桥105
8月105
省商业工作队深入边疆和山区调研105
阎红彦到西双版纳等地调研105
省委常委会听取阎红彦到边疆地区调研的情况汇报105
9月106
阎红彦接见边疆“乌兰牧骑”式宣传队106
楚雄州农科所推广“台北八号”成绩显著106
10月106
国务院批准改“僮族”为“壮族”106
11月106
郭超副省长带领工作组前往禄劝救灾106
南涧彝族自治县成立106
12月106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106
1966年108
2月108
省委边委提出巩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的意见108
吴作民副省长到东川地震灾区指挥救灾108
3月108
省委决定成立边疆开发规划领导小组108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会议108
省委“四清”工作会议对农民饲养牲畜分别作出规定108
4月109
电影《阿诗玛》等遭批判109
5月109
省委领导接见民族参观团109
6月109
省委通知边疆地区文化大革命只进行正面教育109
7月109
贵昆铁路正式营运109
8月109
破“四旧”民族文物遭毁坏109
9月110
片马成立区委110
10月110
内地民族工作划归省委统战部主管110
省委纠正部分单位强迫回民吃猪肉的错误110
省委批准德宏州进行公社化试点110
12月110
省委决定边境沿线暂不开展“文化大革命”110
1967年111
3月111
中央决定云南边疆六地州全部实行军事管制111
昆明军区通知边疆一线县文化大革命改为正面教育111
云南省军管会成立111
4月111
省军管会成立边疆组111
1968年112
5月112
省军管会提出当前边疆几个问题的处理意见112
6月112
省军管会紧急调运粮食保各民族生活112
9月112
省革委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112
1969年113
1月113
省革委决定撤销德宏州建制113
2月113
谭甫仁提出批判“边疆特殊论”“民族落后论”“和平过渡论”113
3月113
云南民族学院被撤销113
4月113
省革委提出边疆办人民公社的具体政策问题113
“瑶山事件”113
云南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遭批判114
10月114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14
1970年115
1月115
通海等县发生7.7级大地震115
2月115
云南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15
7月115
成昆铁路正式建成通车115
1971年116
1月116
云南各“专区”改称“地区”116
3月116
云南18个民族都有工农兵大学生116
4月116
省革委会成立边疆工作组116
5月116
周恩来总理严厉批评云南撤销4个自治州116
7月116
省革委要求3个自治州成立建委116
8月117
省革委要求各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117
中央批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划分阶级成分117
省委号召学习“城子山生产队群防群治经验”117
10月117
省革委要求归还被占用学校117
11月117
云南民族学院正式恢复办公117
1972年118
1月118
中央提出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118
2月118
军委领导听取云南省有关边防问题的汇报118
省革委要求制止学生擅自流入社会118
3月118
云南从海南岛引种胡椒成功118
省委召开边疆工作座谈会118
云南各地州市县都建立了新党委118
中央办公厅通知云南调查民族问题119
4月119
边疆地区恢复医疗费减免政策119
省委批转《关于边疆地区的一些政策问题》报告119
边疆地区恢复放映电影减免费政策119
省委决定加强边疆民族工作119
首都高校在云南招收少数民族工农兵大学生120
5月120
全省文艺创作调演会120
大理州恢复“大理三月街”120
云南发掘出一批古代文化遗址和墓葬120
6月120
北京医疗队赴云南巡医120
8月120
昆明军区政治部通知批判“政治边防”反动方针120
9月120
陆良小西营发现云南最大的一面铜鼓120
省委决定在边疆全面开展复查阶级成分工作121
10月121
省委对三地委复查阶级成分总结报告的批复121
11月121
省文化局举办边疆民族歌手座谈会121
12月121
省教育局报告边疆少数民族教育情况121
1973年122
1月122
王砚泉任省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主任122
李德生传达毛主席关于民族政策再教育的指示122
3月122
云南培养出7 0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干部122
李先念要求在民族地区建特需用品生产基地122
4月122
中央领导与云南少数民族干部代表座谈122
6月123
省革委制定“边疆宽于内地”的税制政策123
7月123
西畴等县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打击石器123
8月123
迪庆、怒江、德宏、西双版纳四州参观团在昆明参观学习123
4个自治州由省委省革委直接领导123
省革委规定菜牛、菜羊实行派购制123
省计委对恢复的4个州实行计划直接管理123
碧贡公路竣工通车124
9月124
省委批准省民边委关于民族政策再教育的意见124
省编委下达省民边委机构人员编制124
10月124
昆明军区恢复和新建4个军分区124
12月124
省革委重申照顾回族生活习俗124
思茅、临沧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昆明参观学习124
1974年125
3月125
省商业局、轻工局提出加强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七条措施125
5月125
范子瑜部长前往昭通地震灾区慰问125
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云南省农垦总局125
6月125
省民边委组织批判林彪“政治边防”的反动方针125
8月125
云南民族学院等院校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125
省民边委转发红河州内地边远山区民族工作座谈会纪要125
省民边委组织红河、文山、楚雄、保山4地州民族参观团126
9月126
国务院批准永仁县划两个公社给四川126
岩光起义回国126
10月126
省革委制定边民互市暂行规定126
1975年127
1月127
省编委批准成立云南省民族招待所127
2月127
周恩来总理关心云锡职工健康问题127
3月127
省民边委组织昭通、玉溪、曲靖民族参观团127
4月127
昭通发生苗族搬家情况127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边防工作的指示127
5月128
省委要求做好边疆地区入社耕畜折价遗留工作128
禄丰发现腊马古猿化石128
6月128
省革委请求在民族地区建糖厂128
“沙甸事件”128
7月128
省革委同意恢复全省供销系统机构128
9月128
省革委决定恢复三级民族贸易公司128
10月128
省文物工作队发掘万家坝古墓群128
云南等五省区成立藏文协作小组129
欧根任省民边委副主任129
全省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翻译出版规划会议129
12月129
孙雨亭任省民边委主任129
1976年130
1月130
孙雨亭在德宏提出纠正“划线站队”错误130
5月130
龙陵、潞西发生大地震130
6月130
省委决定成立省委民族边疆工作委员会130
7月130
滇藏公路建成通车130
边疆民族地区复查阶级成分工作全面结束130
9月131
省委同意成立云南民族出版社131
11月131
宁蒗发生6.9级地震131
宁蒗彝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131
12月131
省有关部门召开民族地区基督教工作座谈会131
路南彝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131
1977年132
4月132
边沿108个公社实行定基本口粮标准的办法132
6月132
省委召开边疆民族工作会议132
省委发出加强边疆民族工作的决定132
8月132
省委纠正强迫摩梭人固定夫妻关系的错误做法132
9月133
省委决定加强民族上层统战工作133
迪庆藏族自治州隆重庆祝成立20周年133
10月133
云南决定调减边沿一线粮食征购基数133
11月133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133
12月133
西藏自治区革委会主任任荣率代表团访问云南133
1978年134
1月134
赞哈协会、大本曲协会正式恢复活动134
2月134
省委民边委召开座谈会揭批“四人帮”134
3月134
省革委决定对回族三大节日免征屠宰税134
省革委重申规范使用少数民族称谓134
4月134
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134
5月135
省委决定恢复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135
6月135
路南县被列为对外开放地区135
省革委决定加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工作135
7月135
德宏州恢复“双语”教学135
省革委提出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三点意见135
9月13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135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举办独舞晚会136
10月136
昆明市各大影院重映《五朵金花》136
省革委对边境沿线划定“边境管理区”136
11月136
安平生提出民族工作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6
国务院同意怒江州府迁至六库136
1979年137
1月137
张子斋任省民委主任137
云南省少数民族研究所成立137
省委纠正“政治边防”、“二次土改”的错误137
省财政局、省民委对民族上层经费开支问题发出通知137
省委落实民族影视文学作品政策137
2月137
牟定县出土一套战国时期的铜编钟137
中央批准为“沙甸事件”平反137
省委发出对“瑶山事件”平反的通知138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在昆举行138
省民委决定分批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昆出省参观学习138
国家民委通知自治地方举行庆祝活动注意节约138
3月138
云南省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成立138
省委决定设立民族工作部138
省委统战部、民族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39
4月139
省级统战系统召开落实政策大会139
张子斋任省民委党组书记139
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在昆召开139
杨静仁在云南省民族统战系统机关干部会上讲话139
6月139
“基诺人”成为中国单一民族139
省委贯彻落实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精神139
7月140
中央拨给边境县生产困难补助费140
省委拨出经费修扩建边疆地、州民族干部学校140
8月140
省文化局、省民委在昆召开少数民族语影片翻译配音工作座谈会140
9月140
国家民委组织国庆节少数民族参观团到云南参观140
云南边境县中小学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141
省民委组织国庆节少数民族参观团到昆参观141
10月141
全国民族工作展览在北京举行141
11月141
省委召开山区经济建设和民族工作座谈会141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142
省委同意恢复省民语委142
12月142
云南拨款补助因“二次土改”、 “政治边防”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142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成立142
国家农委副主任何康在西双版纳谈农垦和农业问题142
省委同意设立云南省民族干部农业学校142
省五届人大民委组成142
1980年143
1月143
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43
省委同意恢复和建立地州县民族事务委员会143
省委批转关于深入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报告143
澜沧江部分航道通过试航验收143
王连芳任省委民族工作部部长、陈可大任省民委党组书记143
中央联合调查组调查民贸和特需用品生产情况143
2月144
省政府要求做好拉祜族、佤族民族文字推行工作144
省委同意云南民族学院5年发展规划144
3月144
全国9省区民族文艺刊物编辑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144
4月144
内地山区结合部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昆明参观学习144
傣族舞剧《孔雀公主》获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一等奖145
大理出土古代钱币145
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145
5月145
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到云南采访145
省政府同意恢复文山州境内傣族的民族称谓145
6月145
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昆明举行145
达赖喇嘛代表到迪庆、昆明参观145
省政府转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的决议146
7月146
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146
山区民族工作点干部在昆明参观学习146
国家民委给云南分配干训班名额146
德宏民族出版社成立146
省民委通知调查苗族、瑶族生产生活情况146
8月146
民族地区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在潞西县展开146
全国民族学院文艺理论研讨会在昆明召开147
省委制定民族地区分类指导14条措施147
中越中老边境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昆明参观学习147
9月147
双柏彝医捐献彝文医药书147
省委组织部等部委要求办好地、州民族干部学校147
少数民族国庆参观团赴昆参观148
10月148
省委批准省民委委员名单、王连芳任省民委主任148
贵州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在云南参观交流经验148
省政府出台中缅、中老边民互市和中缅小额贸易管理规定148
中央和地方拨款扩建云南民族特需纺织品企业148
省委民族工作部编印《民族政策学习文件》148
胡耀邦同志视察云南149
省政府作出免征兄弟民族重大节日宰杀牲畜税的决定149
11月149
《民族工作》杂志创刊149
省民委、省教育厅组织中小学民族教师参观团149
省委同意组织省、地(州)、县委三级民族政策检查团149
省委宣传部和省民委向边疆35县赠送《云南画报》150
全国十省区、八州盟民族文艺广播协作会在昆召开150
省委要求政权机关中各个民族干部都要占有相应位置150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150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150
12月150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访华团到云南访问150
省政府批转《关于认真办好一批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的报告》150
省人大民委二次会议召开151
1981年152
1月152
内蒙古民族参观团在云南参观152
3月152
省民委组织红河州瑶族、苗族和苦聪人、芒人干部到昆参观学习152
省委决定成立省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152
香港人类学会考察团到昆明、大理考察152
4月152
全省边疆地区图书发行工作座谈会152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153
奥中友协代表团欢度泼水节153
省民委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153
省民语委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153
云南优秀边贸工作者参加国家民委民族参观团153
5月153
班老、班洪、独龙江、片古岗地区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昆参观学习153
云南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154
中央民族学院附中高中班在云南招生154
6月154
李铣任省民委党组副书记154
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在昆参观154
云南民族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民委第二批民族参观团154
边疆农垦职工在昆明疗养学习154
云南用民族文字和语言宣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55
省委决定补发民族上层爱国人士被扣发的工资和定期生活费155
7月15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155
省民委等部门组织边疆山区民族教师暑期疗养参观活动155
省委对贯彻《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作出部署156
省招生委员会采取措施照顾少数民族考生156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156
8月156
全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工作会议156
峨山彝族自治县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56
省教育厅发布自治州少数民族教育情况数据156
内地民族干部在昆明参观学习157
9月157
上海教师支援边疆民族地区办学157
《西双版纳风情》摄影展在京举行157
民族、宗教上层爱国人士赴京庆祝国庆32周年157
10月157
省委拨专款解决“文革”中被查抄财物的补偿问题157
云南省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会议158
云南民族学院庆祝建院30周年158
王连芳在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上作民族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158
11月158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在昆成立158
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颁奖大会在昆举行158
内地山区结合部民族干部在昆参观学习158
云南民族院校负责人到川、黔、桂参观学习158
云南省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159
省委民族工作队深入边疆山区开展工作159
12月159
伊斯兰教人士到昆明参观学习159
全省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159
云南一批少数民族研究专著出版160
云南省民族理论研究学会正式成立160
省政府提出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160
省委党校积极培训民族干部160
1982年161
1月161
省五届人大民族委员会举行第三次会议161
省委副书记高治国在民族干部科技培训班上讲话161
2月161
开远再次发现古猿牙齿、上颌骨化石161
昆明、大理成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61
省科委、省民委向部分边疆地区赠送《云南科技报》161
赵延年到西双版纳调查橡胶生产情况161
3月162
滇中山区结合部少数民族干部参观团到昆参观16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编辑出版工作会议162
中央民院彝族历史文献专修班在西南招生162
4月162
云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大理举行162
云南省少数民族青年参观分团到内地参观学习162
5月162
民族地区畜牧干部到永善、寻甸参观学习162
民族山区工作点座谈会163
云南民族学院增设外语系163
省科协、省民委召开民族干部科技培训座谈会163
云南民族学院设立业余大学163
6月163
第二批省委民族工作队分赴各点开展工作163
全省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163
国家拨款帮助贡山县改善交通条件164
7月164
美国费尔卜·斯杜克基金会访华团到云南考察少数民族教育情况164
8月164
云南民族学院实行由省民委和省教育厅双重领导的体制164
省科协、省民委等联合举办少数民族师生科技夏令营164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自治州县人大工作座谈会165
省民委召开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165
省民委、省广播局向各地发放民族歌曲、器乐录音磁带165
边疆地州民族上层人士到昆参观学习165
9月165
省畜牧兽医学校开办少数民族专业人员培训班165
省民主建国会、工商联派服务团到德宏传授技术165
10月165
云南少数民族干部人数大幅度增长165
热作地区少数民族干部赴两广考察学习166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上千万166
11月166
省民委等部门举办民族民间文学评奖活动166
各民族风情版画展在昆展出166
张国伟被评为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166
台湾著名民族学家卫惠林在昆讲学166
12月166
全国民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在景洪举行166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讨论会在昆举行166
河口县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167
1983年168
1月168
一批民族文物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68
2月168
省委第三批民族工作队赴各点开展工作168
4月168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68
云南省少数民族壁画展览在京展出168
省人大常委会任命刀国栋为省民委主任168
5月169
云南民族生活美术摄影展览在京展出169
云南民族风情摄影艺术展览在昆举办169
民主党派、工商联“智力支边”经济咨询工作会议169
6月169
首都赴滇新闻记者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访169
7月169
省民委在昆明召开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座谈会169
屏边苗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169
河口瑶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169
省人大民委六届一次会议在昆举行170
《西双版纳傣药志》整理出版170
8月170
省第三次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在下关市举行170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民族地区经济问题广播讲座170
云南省首届民族音乐理论工作座谈会在昆召开170
省委任命王道传为省委民族工作部部长170
第一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昆召开17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一批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国家表彰170
9月171
云南各级党委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171
省委统战部等部门对“小众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171
省民委、省林业厅联合培训少数民族林业专业人员17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71
10月171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171
全省边疆民族地区副食品生产供应工作会议在昆召开171
11月172
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会议172
12月172
省民语委第二次全委(扩大)会议172
云南加大对边境地区的科技投入172
1984年173
1月173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增加173
云南省首届民族舞蹈会演在昆明举办173
戴爱莲到德宏参观173
云南民族特需用品长足发展173
2月173
省人大民委在昆召开民族教育座谈会173
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174
3月174
地州市民委主任会议在昆明召开174
中国美协民族剪纸联展在昆明展出174
云南省教育厅上报民族语文教材编译出版情况174
纳西族图画象形文字舞谱《东巴舞谱》被发现174
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征集云南少数民族展品174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174
田纪云副总理到西双版纳视察175
省人大民族委员会讨论全省民族教育问题175
云南省“民族团结征文”颁奖会在昆明举行175
4月175
省委同意系统总结全省30多年民族工作经验175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75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成立175
省人大常委会讨论民族教育问题176
白族民间图案展览在京展出176
5月176
省委调整民族工作领导小组176
省卫生厅、省民委组织调查民族医药情况176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176
省委召开座谈会研究西双版纳州的工作177
6月177
昆明地区各族各界群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177
省委政研室调研昆明地区大专院校民族班情况177
郑和纪念馆建成开馆177
7月177
丽江县博物馆建成开馆177
8月178
省政府召开上海对口支援云南边疆工作会178
高校民族班列入高校招生计划178
9月178
文山州政府恢复仡佬族民族称谓178
云南民族艺术团参加日本民谣节178
云南省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在北京等地参观学习178
10月178
全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在昆召开学术讨论会178
省记协、省民委组织“民族报道好新闻”评奖179
11月179
省教育厅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民族教育情况179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179
傣剧《海罕》获奖179
全国少数民族剧种与戏曲志编撰讨论会在昆明召开179
云南一批优秀民族语译制影片获表彰179
云南省第四届民族理论讨论会在个旧举行180
省委批转《关于改革和发展我省民族教育的意见》180
云南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全国农村专业户座谈会180
12月180
云南对边疆干部职工生活补贴作出规定180
省委书记安平生等到沙甸调研180
省委召开迪庆州工作座谈会180
省政府同意云南民族学院“七五”发展规划180
民族文字扫盲教学讨论会在景洪召开181
1985年182
1月182
处理傣、汉、英三种文字的电脑系统在云南面世182
省民委在昆召开地、州、市民委主任会议182
省军区在芒市召开军民共建现场会182
民族自治地方概况编写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昆举行182
省民族边疆地州经济代表团赴沪落实省市协作内容183
畹町改镇为市183
2月183
外出35年的原芒市土司方御龙回国定居183
胡耀邦总书记视察云南民族地区183
德宏州决定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18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被暂列为省级保护区183
3月184
中缅边界联合检查组检查德宏边界184
西盟佤族自治县庆祝成立20周年184
昆明电影制片厂改名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184
4月184
一批民族节目在全省农民文艺调演中获奖184
全国第二届民族学讲习班在昆明开学184
云南灵长类实验动物科研和繁殖中心在景洪建成184
元阳发现一本古代彝文医书184
少数民族预科班相对集中办班184
云南省民族教育工作会在潞西召开185
5月185
第三届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大理举行185
6月185
云南3名干部获全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奖185
云南少数民族经济考察团赴广东考察185
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等8个民族自治县185
7月185
云南少数民族考察团赴上海、北京等地考察185
省民委、省科协举办茶叶专业少数民族干部科技培训班186
8月186
省委任命李瑾为省委民族工作部部长186
国务院赠送云南民族地区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设备186
9月186
省民委等联合召开第二届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评选会186
西南四省区五方民委负责人在昆明召开碰头会186
省委政策研究室对中专民族班情况进行检查187
“崩龙族”更名为“德昂族”187
宗庸卓玛荣获全国少数民族青年歌手赛最高奖“金凤奖”187
10月187
红河州境内的苦聪人正式恢复拉祜族族称187
怒江州发现全国最大铅锌矿187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云南版画展在日本展出187
云南5个产品被评为全国民族用品优质产品187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188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举行成立30周年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