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M2.5、沙尘气溶胶和干湿沉降物的理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M2.5、沙尘气溶胶和干湿沉降物的理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933786.jpg)
- 张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6412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M2.5、沙尘气溶胶和干湿沉降物的理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2
第2章 我国的大气气溶胶研究4
2.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4
2.2 我国大气气溶胶研究进展7
2.3 气溶胶的种态10
2.4 霾12
2.5 气溶胶的源解析18
2.6 环境与健康21
2.7 气溶胶环境背景值观测与研究26
2.8 今后气溶胶污染研究重点28
2.9 建立我国的大气颗粒物(滤膜)样品库29
第3章 兰州大气气溶胶污染研究33
3.1 兰州地理特征33
3.2 20世纪80年代气溶胶污染研究36
3.3 光化学烟雾污染41
3.4 SF6示踪剂释放试验44
3.5 城市燃煤污染问题46
3.6 城市热岛效应47
3.7 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49
3.8 交通和尾气污染问题49
3.9 城市风道对大气污染的扩散作用51
3.10 兰州大气污染治理措施53
第4章 大气气溶胶水溶物54
4.1 气溶胶水溶物污染54
4.2 城区与背景点气溶胶水溶物60
4.3 1990年与2007年气溶胶水溶物比较64
4.4 春节燃放爆竹对气溶胶水溶物的影响研究66
4.5 TSP与PM10水溶性离子相关性73
第5章 气溶胶中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和高氯酸盐78
5.1 大气气溶胶金属元素78
5.2 燃放爆竹时的金属元素污染82
5.3 燃放爆竹时的多环芳烃污染85
5.4 燃放爆竹时的高氯酸盐污染87
第6章 大气自然降尘91
6.1 国内外对大气自然降尘的研究91
6.2 大气自然降尘样品采集93
6.3 我国降尘量的区域分布99
6.4 降尘污染物100
6.5 应组建全国陆域环境降尘监测网102
6.6 大气干沉降的研究应结合湿沉降102
6.7 大气降尘的研究与展望102
6.8 兰州大气降尘多元素分析103
6.9 大气降尘背景值研究109
6.10 大气降尘粒度分布114
第7章 沙尘气溶胶和沙尘暴降尘化学组成特征117
7.1 沙尘气溶胶——一种跨省区的大气污染物117
7.2 沙尘暴降尘对环境背景值的影响研究130
7.3 沙尘气溶胶和沙尘暴降尘的物理化学特征132
7.4 沙尘暴降尘在甘肃境内的沉降和分布139
7.5 金昌19930505特大沙尘暴的沉降量142
7.6 由沙尘暴降尘主沉降区看黄土堆积147
7.7 用大气/气溶胶在线装置监测沙尘暴全过程154
7.8 沙尘暴后期降雨(雪)对气溶胶的去除率164
第8章 大气降水化学171
8.1 我国的酸雨研究171
8.2 甘肃不同区域降水化学特征172
8.3 兰州大气降水化学特征177
8.4 降水中有机酸185
8.5 大气降水中金属元素191
8.6 降水中不溶物的粒径分布193
8.7 降水与同期大气气溶胶水溶物比较198
8.8 雾水化学组成199
第9章 城市和背景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204
9.1 大气环境监测现状与展望204
9.2 大气环境背景值监测208
9.3 大气环境的“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211
9.4 非常规环境监测214
第10章 环境空气质量的手工与自动监测215
10.1 从手工方法到连续自动监测215
10.2 几款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218
10.3 β射线吸收法自动监测仪特点221
10.4 用滤带上采集的样品做多元素分析(应用实例)221
第11章 气溶胶微观形貌和矿物组成特征研究229
11.1 20世纪80年代兰州气溶胶形貌特征229
11.2 兰州PM10微观形貌特征235
11.3 沙尘气溶胶微观形貌特征240
第12章 大气微生物污染研究241
12.1 大气微生物污染研究进展241
12.2 大气微生物与环境污染244
12.3 微生物气溶胶粒度分布245
12.4 大气微生物与人体健康246
12.5 干湿沉降物中微生物污染247
12.6 大气微生物监测247
12.7 大气微生物现场监测实例250
第13章 大气干湿沉降物对洁净水体的污染研究253
13.1 国内外对干湿沉降的研究253
13.2 一种监测干湿沉降污染的新方法255
13.3 水体外观的物理变化258
13.4 水体中金属元素浓度263
13.5 水体中无机离子浓度266
13.6 沙尘暴降尘对水体的污染268
13.7 连续湿沉降对水体的污染270
13.8 干湿沉降物中的高氯酸盐271
13.9 燃放爆竹对洁净水体的污染273
13.10 大气气溶胶与水体中污染物的相关性276
13.11 干湿沉降监测新方法还需不断完善278
第14章 大气污染能见度280
14.1 大气污染能见度与气象能见度280
14.2 大气悬浮颗粒物与能见度281
14.3 霾与能见度282
14.4 国内外对能见度的观测282
14.5 大气污染能见度的环境监测283
14.6 应建立大气污染能见度相关标准284
第15章 金属材料大气腐蚀速率研究286
15.1 金属材料的大气腐蚀286
15.2 大气腐蚀速率研究进展287
15.3 大气腐蚀速率现场试验288
15.4 大气污染对试样的影响292
15.5 西部区域的金属材料腐蚀速率293
15.6 大气腐蚀速率测定应与环境监测相结合294
第16章 大气颗粒水溶物标准分析方法研究295
16.1 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测定方法295
16.2 建立大气颗粒水溶物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296
第17章 离子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301
17.1 离子色谱在环境分析中的研究进展301
17.2 对大气颗粒水溶物分析303
17.3 对气态污染物分析304
17.4 对大气降水分析304
17.5 在其他样品中应用304
17.6 几款常见的离子色谱仪307
17.7 大气干湿沉降物在线自动监测仪315
17.8 大气沉降物对地表水污染的在线自动监测装置318
第18章 结论与展望319
参考文献325
附录一 国内外分析环境样品的离子色谱法标准348
附录二 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阴离子(F- 、CI- 、Br- 、NO-2 、NO-3 、PO34- 、SO23- 、SO24-)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799—2016)374
附录三 环境空气 颗粒物中水溶性阳离子(Li+、Na+、NH+4 、K+、Ca2+、Mg2+)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800—201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