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来自田野的叙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贵州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来自田野的叙述
  • 杨昌儒主编;董强,刘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1111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调查-贵州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贵州民族大学学术文库 来自田野的叙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问之于野1

总论1

一、关于民族发展的实证研究3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的实证研究5

三、关于散杂居民族问题的实证研究10

四、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证研究14

第一章 毛南族发展研究17

第一节 贵州毛南族概况17

一、族源与分布17

二、人文与生态环境20

第二节 贵州毛南族发展现状分析23

一、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3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

三、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0

四、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3

第三节 毛南族发展问题之对策措施37

一、政治发展之对策措施37

二、经济发展之对策措施40

三、文化发展之对策措施43

四、社会发展之对策措施47

结语49

第二章 自治县贫困问题研究51

第一节 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52

一、贫困定义的演变及内涵52

二、我国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概述55

第二节 三都水族地区贫困现状及分析59

一、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59

二、典型贫困区域调查与贫困根源的深层探析63

三、水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新情况分析71

第三节 扶贫政策的回顾与总结77

一、贵州省扶贫工作概述77

二、三都自治县扶贫工作回顾79

第四节 三都水族自治县扶贫模式和途径的再思考83

一、认真落实民族政策,积极创新扶贫机制83

二、坚持传统经济扶持,加大特色开发扶贫85

三、以经济扶持为主线,兼顾各项社会发展指标86

结语87

第三章 扶贫开发政策在自治县的实践91

第一节 威宁自治县在扶贫开发政策中的定位91

一、革命老区中的贫困县92

二、少数民族地方的贫困县93

三、多元文化的贫困县93

四、“毕节试验区”背景下的贫困县94

第二节 威宁县扶贫开发的阶段及成效97

一、威宁县扶贫开发的几个阶段97

二、威宁县扶贫开发成果的纵横比较99

第三节 扶贫开发中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106

一、改善生态环境的长期性与解决群众当前需求的矛盾106

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108

三、自力更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不完备问题109

四、外援“输血”与本地“造血”观念的冲突110

第四节 突破发展瓶颈的理论探讨113

一、扶贫开发定位的思考113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20

三、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123

四、扶贫开发中人文环境的构建与提升132

五、“两个变化”应作为扶贫开发的参照系145

结语147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镇治理研究149

第一节 “参与式”治理理论分析150

一、与“参与式”治理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150

二、传统治理方式与“参与式”治理方式的比较158

第二节 “参与式”治理在凯佐乡的实施161

一、“参与式”治理引入民族地区的动因161

二、凯佐乡“参与式”治理实施情况168

第三节 “参与式”治理在民族地区的运行研究177

一、“参与式”治理在民族地区的可行性177

二、“参与式”治理在民族地区运行的思考181

结语185

第五章 民族杂居区农村发展研究187

第一节 诉求与旨归:民族杂居区农村发展的应然分析187

一、农村发展的内涵界定188

二、民族杂居区农村发展的特殊意义192

三、杂居区农村发展的应然性195

第二节 问题与对策:基于鲁戛村个案研究198

一、鲁戛村概况199

二、鲁戛村的发展现状205

三、鲁戛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1

四、鲁戛村发展难题之对策217

第三节 持守与超越:杂居区农村发展的文化适应221

一、民族杂居与文化杂陈221

二、杂居区农村发展的文化反馈223

三、杂居区农村发展中的文化调适227

四、文化调适中的反思与窥见232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后发展与现代化的协商235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235

二、基于“后发展”的讨论:农村如何现代化238

第六章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241

第一节 现代化场域中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41

一、关于现代化场域242

二、当代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原因、特点及趋势243

三、当前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249

第二节 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状况调查255

一、贵阳市概况255

二、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258

三、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状况调查259

四、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因素分析262

第三节 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分析266

一、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定量分析266

二、贵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结论281

第四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和谐社会的构建285

一、“后发展”与平衡效应:经济发展推动下的城市和谐286

二、民族元素与城市元素的耦合: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城市和谐290

三、政府行为与公民角色: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活295

结语299

第七章 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研究302

第一节 布迪厄场域理论综述303

一、关于场域理论303

二、场域理论的实践意义307

第二节 贵州民族文化的特色310

一、独特的制度文化310

二、浓郁的风俗文化310

第三节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视角解读313

一、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313

二、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316

第四节 建构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321

一、场域因子的积累321

二、场域的细化与明晰323

结语326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