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会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会计
  • 王文明,杜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95323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会计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会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

二、会计的概念3

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6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9

一、会计职能的概念9

二、会计的核算职能10

三、会计的监督职能12

第三节 会计目标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13

一、会计目标13

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16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会计要素20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0

一、会计主体20

二、持续经营21

三、会计分期22

四、货币计量22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对象24

一、会计核算对象概述24

二、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25

第三节 会计要素28

一、资产29

二、负债30

三、所有者权益31

四、收入32

五、费用33

六、利润34

第四节 会计恒等式35

一、会计恒等式及其作用35

二、会计等式恒等原理及应用38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43

第一节 会计科目43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43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43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45

第二节 账户46

一、账户的概念46

二、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46

三、账户的结构47

四、会计科目的编号49

第三节 账户的分类53

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53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57

第四章 会计确认、计量与记账方法69

第一节 会计确认69

一、会计确认的意义69

二、会计确认的程序71

三、会计确认标准72

第二节 会计计量74

一、会计计量的意义74

二、会计计量的过程75

第三节 会计事项与会计处理标准77

一、会计事项77

二、会计事项处理标准78

第四节 记账方法79

一、单式记账法80

二、复式记账法80

三、借贷记账法82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00

第一节 取得投资和借款的核算101

一、取得投资和借款的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结构101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104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105

一、供应过程的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结构106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109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110

一、生产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结构112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115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118

一、销售过程核算应设置的主要账户及其结构119

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122

第五节 财务成果及其分配的核算123

一、收入的确认123

二、费用与收入的配比124

三、利润的形成及核算应设置的账户125

四、利润的分配及核算应设置的账户128

五、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举例129

第六章 成本计算133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133

一、成本和成本计算对象133

二、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134

第二节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136

一、存货取得成本的计算136

二、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138

第三节 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138

一、存货的计价方法139

二、固定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145

第四节 产品生产成本计算149

一、品种法149

二、分批法150

三、分步法151

四、分类法152

第七章 会计凭证154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作用及种类154

一、会计凭证的作用154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156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162

一、原始凭证的内容163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163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165

四、原始凭证的审核173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174

一、记账凭证的内容174

二、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175

三、记账凭证的具体编制方法178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182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183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183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185

第八章 会计账簿187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作用和种类187

一、会计账簿的作用187

二、账簿的种类188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191

一、账簿的基本内容191

二、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192

三、总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199

四、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202

第三节 账簿的登记规则205

一、账簿的启用205

二、账簿登记要求205

三、账簿的平行登记规则208

四、错账更正方法209

第四节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213

一、账簿的更换213

二、账簿的保管213

第九章 会计核算形式214

第一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214

一、会计循环原理214

二、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215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217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217

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217

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217

四、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举例219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238

一、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239

二、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42

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举例242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245

一、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245

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48

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举例249

第五节 日记总账核算形式253

一、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的基本内容253

二、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55

第十章 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256

第一节 对账与结账256

一、对账工作256

二、结账工作258

三、期末账项调整260

第二节 财产清查制度264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264

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265

第三节 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内容267

一、财产清查的方法267

二、财产清查的程序269

三、财产清查的内容270

第四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276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和步骤276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277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283

第一节 财务报告的作用及种类283

一、财务报告的作用283

二、财务报告的分类284

三、财务报告的编报要求286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288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288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结构和内容289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292

第三节 损益表296

一、损益表的作用及编制范围296

二、损益表的格式和内容297

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300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302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302

二、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303

三、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结构304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311

五、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编制来源312

第五节 财务报表报送314

一、财务报告的报送314

二、财务报告的审批316

第十二章 会计报表分析318

第一节 会计报表分析概述318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含义318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319

三、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及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321

第二节 偿债能力分析323

一、分析例证323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324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327

第三节 营运能力分析330

一、资产周转能力分析331

二、资产结构分析334

第四节 盈利能力分析337

一、企业盈利水平分析337

二、资本保值增值能力分析340

三、社会贡献能力分析340

第五节 现金流量分析342

一、获取现金能力分析342

二、现金偿债能力分析343

三、现金支付能力与企业再投资能力分析345

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347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概述347

一、会计工作组织347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48

第二节 会计机构和人员350

一、会计机构概述350

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形式352

三、会计人员353

四、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及职责356

第三节 会计规范361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和体系361

二、会计基本原则364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367

第四节 会计制度368

一、会计稽核制度369

二、内部控制制度370

三、会计人员任职的回避制度372

四、会计工作交接制度373

五、会计档案制度374

第十四章 会计电算化375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概述375

一、会计电算化的特征375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联系与区别377

三、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条件380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382

一、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责任制382

二、会计电算化试运行前的准备385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运行程序管理388

四、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数据的管理391

五、会计电算化中的会计档案管理394

后记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