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中间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字中间片](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795236.jpg)
- (英)詹姆斯著;施正宁,刘戈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ISBN:71060276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电影-制作;数字技术-应用-电视-制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中间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字中间片模式1
1.1 什么是数字中间片2
1.2 视频的数字中间片2
1.3 电影的数字中间片3
1.4 优点4
1.5 灵活多样的任务6
1.5.1 电视电影6
1.5.2 电影制作6
1.5.3 视频制作9
1.5.4 视频到胶片的转换10
1.5.5 现场制作11
1.5.6 数字化制作11
1.6 创作方面的选项12
1.7 对质量的保证12
1.8 通向数字影院之路13
1.9 小结14
第2章 视频15
2.1 电视的简史15
2.2 视频图像的生成16
2.3 视频图像的解析17
2.4 视频标准18
2.4.1 清晰度18
2.5 分辨率18
2.6 时间频率19
2.6.1 场20
2.7 彩色21
2.7.1 关于伽马(γ)22
2.7.2 视频压缩23
2.7.3 复合与分量23
2.7.4 精确性23
2.7.5 裕度24
2.8 时码25
2.8.1 失落帧与非失落帧时码26
2.8.2 嵌入式时码27
2.9 视频的局限27
2.10 数字视频28
2.11 小结29
第3章 摄影胶片30
3.1 胶片图像的形成30
3.2 胶片材料32
3.2.1 影调范围32
3.2.2 胶片感光度32
3.2.3 颗粒性与颗粒度34
3.2.4 彩色复现34
3.3 胶片格式37
3.3.1 胶片规格37
3.3.2 宽高比与画幅37
3.4 画格速率40
3.5 片边码40
3.6 胶片介质的问题41
3.7 小结41
第4章 数字媒介43
4.1 数字图像43
4.2 数字图像的创建43
4.3 数字图像解析43
4.3.1 像素44
4.3.2 像素宽高比45
4.3.3 打印分辨率45
4.3.4 影调47
4.3.5 彩色47
4.3.6 α通道49
4.3.7 透明度49
4.3.8 层50
4.3.9 活动51
4.4 数字图像操作52
4.4.1 卷积52
4.5 光栅图像之外的选择53
4.6 文件格式55
4.7 压缩55
4.7.1 视觉无损压缩56
4.7.2 运动压缩57
4.8 加密与水印58
4.9 元数据59
4.10 数字媒介的问题59
4.11 小结60
第5章 采集61
5.1 捣鼓数目字61
5.2 数字图像的质量62
5.2.1 叠代损失62
5.2.2 什么是质量?62
5.2.3 解像力63
5.2.4 扩散函数63
5.2.5 调制传递函数64
5.2.6 信噪比66
5.2.7 检测性量子效率66
5.2.8 压缩比66
5.2.9 观看者之眼68
5.3 媒体采集68
5.4 数据传输68
5.5 数字化70
5.5.1 取样71
5.5.2 插值72
5.5.3 彩色空间73
5.5.4 非线性彩色空间74
5.5.5 伽马74
5.5.6 动态范围75
5.5.7 数字中间片的采集77
5.6 视频源的采集77
5.6.1 数字视频78
5.6.2 时码78
5.6.3 帧与场对比80
5.7 从摄影胶片源采集80
5.7.1 胶片扫描器80
5.7.2 扫描尺寸83
5.7.3 尼奎斯特频率83
5.7.4 打孔85
5.7.5 影片接头85
5.7.6 数字电视电影机86
5.7.7 数字化样片87
5.7.8 扫描器规格89
5.7.9 变形画面影片90
5.7.10 定位针定位90
5.7.11 片边码和时码91
5.8 小结93
第6章 数据资产管理94
6.1 数据的易失性94
6.2 计算机系统94
6.2.1 处理器95
6.2.2 临时数据存储95
6.2.3 永久数据存储95
6.2.4 通信96
6.2.5 输入和反馈96
6.2.6 操作系统96
6.3 文件和文件夹97
6.3.1 文件操作97
6.3.2 文件属性98
6.3.3 文件访问98
6.3.4 文件高速缓存99
6.3.5 文件权限99
6.4 文件格式100
6.4.1 兼容性100
6.4.2 效率101
6.4.3 牢固性101
6.4.4 彩色模型102
6.4.5 附加的特点102
6.5 命名约定103
6.5.1 时码与帧号码103
6.5.2 号码填充105
6.6 数据组织105
6.6.1 数据池105
6.6.2 文件夹组织106
6.6.3 分层的数据108
6.6.4 自动化数据108
6.7 数据存储109
6.7.1 硬盘109
6.7.2 一次写入多次读出110
6.7.3 线性存储110
6.7.4 阵列化存储110
6.8 网络模式111
6.8.1 工作站111
6.8.2 客户/服务器111
6.8.3 局域网112
6.8.4 广域网113
6.8.5 存储区域网络SAN114
6.8.6 寄生网络116
6.8.7 集群116
6.9 数据跟踪118
6.9.1 日期和时间118
6.9.2 所有权119
6.9.3 元数据119
6.9.4 文件大小119
6.9.5 缩略图120
6.10 数据操作121
6.10.1 文件格式变换121
6.10.2 图像分级122
6.10.3 彩色空间转换123
6.11 多分辨率124
6.12 协同126
6.12.1 定版本与重写126
6.12.2 登记、提取、返回128
6.12.3 校验和核对129
6.12.4 数据库驱动资产管理129
6.13 图像的测量130
6.13.1 统计性信息130
6.13.2 像素信息131
6.13.3 直方图131
6.13.4 曲面示图133
6.14 当事物出错时133
6.15 备份134
6.15.1 定期的项目文件备份135
6.15.2 图像数据备份135
6.15.3 镜像存储136
6.15.4 延迟式镜像存储137
6.16 在线和离线存储137
6.16.1 近线存储138
6.17 管理其他资产138
6.18 小结139
第7章 套对140
7.1 都拉扯到一块140
7.1.1 从视频套对140
7.1.2 从胶片套对142
7.1.3 变帧144
7.1.4 编辑决策表和剪辑表145
7.1.5 过渡145
7.1.6 运动效果146
7.1.7 素材柄149
7.1.8 B-卷150
7.2 数字化套对150
7.2.1 数字套对系统150
7.3 数字化套对模式153
7.3.1 用精剪套对153
7.3.2 用源素材做套对155
7.3.3 用母版源素材套对156
7.3.4 套对数据156
7.3.5 参考数据159
7.3.6 利用时码套对视频160
7.3.7 利用片边码套对扫描的胶片160
7.3.8 为扫描胶片指派时码161
7.4 重放162
7.5 数字化套对界面163
7.5.1 与分辨率无关165
7.5.2 多重时间线166
7.5.3 垂直编辑166
7.5.4 层167
7.5.5 站位物168
7.6 数字媒介的套对169
7.6.1 重新编辑169
7.6.2 画格修补171
7.6.3 重新套对172
7.6.4 离线参考174
7.6.5 返回追踪175
7.6.6 整合175
7.7 小结175
第8章 彩色配光177
8.1 彩色管理177
8.1.1 色觉177
8.1.2 色度学179
8.1.3 彩色复现181
8.1.4 校准182
8.1.5 伽马183
8.1.6 相关色温184
8.1.7 查找表185
8.1.8 彩色管理系统187
8.2 数字化彩色配光189
8.2.1 用数字着色190
8.2.2 校正彩色190
8.2.3 配光系统的解析193
8.2.4 整体配光195
8.2.5 二级配光195
8.2.6 动态配光197
8.2.7 逐格转动视界198
8.2.8 特征跟踪200
8.2.9 改变彩色201
8.2.10 阴影、中间影调和高光202
8.2.11 渐变色203
8.2.12 按曲线配光203
8.2.13 操纵直方图204
8.2.14 彩色匹配205
8.2.15 配光优先顺序205
8.2.16 合成配光206
8.3 配光流程206
8.3.1 一致性配光206
8.3.2 彩色修饰207
8.3.3 白昼夜景208
8.3.4 重新照明208
8.3.5 增强210
8.3.6 彩色抑制211
8.3.7 洗印加工仿真211
8.3.8 印片机光号213
8.3.9 彩色化213
8.3.10 伪彩色214
8.4 配光损伤214
8.5 小结216
第9章 修饰与修复217
9.1 图像损坏217
9.1.1 光学造成的问题217
9.1.2 胶片损坏220
9.1.3 视频损坏222
9.1.4 数字图像损坏225
9.2 数字修复技术227
9.2.1 图像平均法227
9.2.2 数字绘图229
9.2.3 尘点消除230
9.2.4 划痕去除234
9.2.5 明锐化234
9.2.6 模糊与散焦236
9.2.7 图像弯曲237
9.2.8 纹理降低与增添238
9.2.9 去隔行扫描240
9.2.10 运动稳定241
9.2.11 时间插值242
9.3 小结242
第10章 数字效果与字幕244
10.1 光学效果244
10.1.1 垂直与水平翻转244
10.1.2 过渡246
10.1.3 运动效果246
10.2 缩放和位移249
10.2.1 插值方法250
10.3 滤镜254
10.3.1 计算机生成材料254
10.4 粒子系统257
10.5 文字257
10.5.1 文字式样258
10.5.2 文字位置259
10.6 水印260
10.7 小结261
第11章 输出262
11.1 渲染262
11.1.1 专用渲染262
11.1.2 分布式渲染263
11.1.3 后台渲染264
11.2 视频输出264
11.2.1 帧频转换266
11.2.2 视频-安全彩色266
11.2.3 宽高比267
11.2.4 重新隔行扫描270
11.3 胶片输出271
11.4 数字母版制作274
11.4.1 转码274
11.4.2 压缩275
11.4.3 加密276
11.4.4 数字影院发行母版276
11.4.5 各种DVD277
11.4.6 其他数字格式278
11.4.7 流式视频278
11.4.8 存档279
11.5 多重版本281
11.5.1 摇与扫282
11.5.2 说明字幕283
11.6 版权保护284
11.7 小结285
第12章 质量控制286
12.1 视频的技术考虑287
12.1.1 视频制式287
12.1.2 非法彩色287
12.1.3 宽高比288
12.1.4 安全区域289
12.1.5 帧频290
12.1.6 场290
12.1.7 时码291
12.1.8 信号缺陷291
12.2 影片的质量控制292
12.3 数字差错293
12.3.1 渲染差错293
12.3.2 闪烁画格293
12.4 数字瑕疵294
12.4.1 空间方面的瑕疵295
12.4.2 色度瑕疵296
12.4.3 噪声297
12.4.4 时间方面的瑕疵298
12.5 视觉方面的考虑299
12.5.1 明锐度299
12.5.2 曝光300
12.5.3 彩色复制300
12.5.4 一致性301
12.5.5 平稳运动301
12.6 编辑方面的问题301
12.7 数字QC过程302
12.7.1 数字图像对比302
12.8 小结304
第13章 数字电影的未来305
13.1 未来的成像技术306
13.1.1 高动态范围成像306
13.1.2 未来的显示器309
13.1.3 摄影胶片的未来310
13.1.4 有关4K的问题311
13.2 未来的DI工艺流程312
13.2.1 存储装置312
13.2.2 便携性313
13.2.3 易用性313
13.3 发行方式314
13.3.1 数字影院314
13.3.2 互联网发行315
13.4 关于商业模式316
13.4.1 视觉效果316
13.4.2 可交付的产品317
13.4.3 数字化样片317
13.4.4 制作监督317
13.5 小结317
第14章 虚拟电影摄制319
14.1 什么是虚拟电影摄制319
14.2 数字前期制作320
14.2.1 预审视321
14.3 数字拍摄321
14.3.1 模拟摄影滤镜322
14.3.2 全景图像324
14.3.3 立体影像术326
14.3.4 深度记录328
14.3.5 虚拟置景331
14.4 数字后期制作331
14.4.1 基于图像的照明331
14.4.2 虚拟的真实332
14.5 为数字中间片而拍摄334
14.6 小结335
附录336
A.1 视频数据336
A.2 胶片影像规格及数据量338
A.3 格式相对质量339
A.4 图像相对大小340
A.5 数据存储340
A.6 静止图像的数字文件特性342
A.7 数字图像的操作343
A.8 常见色温345
A.9 CMX 3600 EDL的格式345
A.10 片边码346
A.11 宽银幕的安全区346
A.12 CIE色度图347
A.13 数字影院母版的技术规范348
词汇表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