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本后发型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日本后发型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研究
  • 杨栋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华书局
  • ISBN:710105412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资本主义经济-经济政策-研究-日本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日本后发型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条件与明治初期的改革3

第一章 论日本资本主义发生的基础条件3

一 德川封建体制及其经济制度3

二 幕末的经济发展与阶级分化11

三 开国与幕末封建统治危机19

四 幕末社会经济的遗产25

第二章 岩仓使节团与日本的近代化31

一 遣使的初衷31

二 岩仓使节团的欧美观33

三 岩仓使节团与日本的近代化改革38

第三章 明治初期的地税改革45

一 地税改革的历史前提45

二 地税改革的推行50

三 地税改革的意义56

第四章 官办企业的拍卖与日本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63

一 建立官办企业的初旨63

二 促使官办企业拍卖的内在原因67

三 官办企业拍卖的社会条件69

四 官办企业的起落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72

第五章 明治初期的海运政策78

一 亟待解决的海运问题78

二 近代海运政策的制定80

三 海运政策的实施特点82

四 海运政策的实效及其影响85

第六章 近代财政金融体制的构建89

一 明治财政的初建89

二 纸币整顿93

三 近代金融体系的构建97

第二篇 战后经济改革论105

第七章 经济发展的政治学105

一 课题的选择与“切入”105

二 占领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的考察108

三 复兴期日本政府经济政策的考察111

四 纵贯全书的三个基本观点114

第八章 日本战后经济改革三论119

一 谁是战后经济改革的推行者119

二 战后型经济体制何时形成124

三 战后经济改革止于何时127

第九章 日本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129

一 战前、战时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29

二 美国主导下的战后经济改革131

三 日本继续进行的经济改革136

四 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结构和特征140

五 “1940年体制”论批判144

第十章 日本计划经济思想的流变148

一 从“栽培”论到“殖产”说148

二 大危机时代的计划经济论151

三 战后“计划”思想的沉浮152

第十一章 道奇计划与日本经济155

一 道奇计划的出笼156

二 稳定经济的诸措施161

三 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与“接轨”164

第十二章 日本的战争赔偿170

一 日本赔偿的基本方针170

二 初期赔偿计划173

三 赔偿计划的挫折175

四 赔偿与日本经济的复兴178

第三篇 战后经济成长与经济政策185

第十三章 战后日本经济的起点185

一 日本的战争损失185

二 两种比较基准186

三 “有形资本”的积累187

四 “无形资本”的遗存189

五 战后初期制约经济复兴的诸因素191

第十四章 “倾斜生产方式”辨析195

一 倾斜生产方式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195

二 以统制为前提的政策实施要点198

三 关于倾斜生产方式的再评价201

第十五章 1954年的经济调整与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206

一 经济调整的历史背景206

二 调整政策的展开213

三 调整期的经济变动217

四 经济调整的现实效果219

五 经济调整在战后经济史中的地位223

第十六章 日本的产业合理化及其理论分析227

一 产业合理化的历史过程227

二 产业合理化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234

第十七章 论日本战后经济复兴期的产业合理化242

一 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制定242

二 产业合理化时期的经济体制调整246

三 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实施252

四 产业合理化的成果和局限256

第十八章 战后日本的产业合理化与通产行政260

一 通产行政机构及其职能261

二 产业合理化审议会267

第十九章 战后日本的产行业合理化计划276

一 概观:行业、业种合理化计划与合理化法277

二 钢铁业合理化计划281

三 能源产业的合理化计划285

四 海运造船业的合理化计划287

五 石油化学工业的合理化计划289

六 机电工业的合理化计划293

第二十章 官民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297

一 计划造船与“合理化”297

二 造合审机构分析301

三 造合审活动探微302

第二十一章 税制与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308

一 复兴期税制的变动过程309

二 企业资产再评估310

三 现代化机械设备特别折旧制度313

四 重要物产免税制度317

五 进出口贸易特别减免税制度317

六 企业准备金与专项基金制度319

七 复兴期税制的实效与特点321

第二十二章 战后日本的经济赶超与财政投融资的作用324

一 财投的制度分析325

二 财投的活动特点329

三 财投的作用评价334

第二十三章 中日财政投融资制度比较340

一 概念的释义与比较基准340

二 两国建立财政投融资制度的背景及其差异343

三 财政投融资运行机制的比较346

四 中日财政投融资运营效果的分析353

第二十四章 日本战后经济赶超期的外资政策359

引言:问题与视角359

一 外资制度的特征360

二 引进外资的实效364

三 资本自由化的过程370

结语:比较与思考373

第二十五章 经济赶超期中日两国外资政策比较376

一 直接投资:态度迥异377

二 优惠待遇:相去甚远381

三 技术引进:效果不一384

四 关联政策:泾渭分明388

第四篇 转型期经济政策研究393

第二十六章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与“住专”问题393

一 日本金融自由化的进程394

二 “住专”问题的爆发及其处理396

三 “住专”问题与金融自由化的思考399

第二十七章 转型期的日本经济及其经济政策403

一 近代史上第三次转折403

二 转折期经济政策的混乱405

三 “经济战败”诸相观407

四 小渊内阁的政策课题409

第二十八章 小泉内阁经济政策评析412

一 新内阁经济政策的出台412

二 “新”经济政策无甚新意415

三 “新”经济政策面临挑战417

第二十九章 亚太区域化中的中国与日本421

一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亚太421

二 亚太区域化过程中日本的作用423

三 中国与亚太427

第三十章 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思考429

一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教训430

二 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危机对策及有关对策的评价434

三 经济发展“东亚模式”的再探讨436

四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改革438

五 世纪之交的全球金融格局和国际货币体系441

六 区域性货币金融组织——亚洲金融安全网444

第五篇 附论449

第三十一章 近代以来M型发展的日本文化变革449

一 全球化与文化变革449

二 近代日本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第一次文化战败”452

三 战后文化重建与“第二次文化战败”457

四 全球化的进展与日本文化的新选择460

第三十二章 历史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位置465

一 问题的提起——对“新思维”的“历史搁置论”的批判465

二 几乎被“搁置”的历史问题为何还不能“搁置”——对日本“诚信度”的质疑与中国的对应467

三 中日文化传统的差异对历史观的影响——从历史角色到价值观的差异468

四 解决历史问题有无处方笺——扩大交流与自我克制470

第三十三章 新型中日关系的构筑与思考472

一 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中日关系472

二 日本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及其政策指向473

三 退让政策无助于中日关系的改善475

四 新型中日关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476

五 改善中日关系的现实对策与途径477

第三十四章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新时期的战略选择479

一 政治关系:坚冰已破,道路曲折479

二 经济关系:热度未减,潜力巨大483

三 区域合作:成效初显,前景广阔491

四 未来战略:方针明确,理性务实498

后记5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