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793933.jpg)
- 曾康霖,邱伟著(教育部)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374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信用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一、理论意义1
二、现实意义2
第二节 信用制度的概念界定4
一、信用制度的一般概念4
二、诚信、信誉与信用5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7
一、国外研究情况7
二、国内研究现状8
第四节 全书分析框架12
第五节 研究方法13
第二章 西方信用制度的历史评价15
第一节 信用制度的起源15
一、非正式信用制度的起源15
二、正式信用制度的起源17
第二节 西方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演绎18
一、征信机构的建立18
二、信用管理机构的成立19
三、信用法律的建立和完善19
四、美国的消费信用制度21
第三节 西方信用制度建设的主要特征23
一、静态特征23
二、动态特征25
三、信用危机与信用制度的建立28
第四节 西方信用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31
第三章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转轨背景33
第一节 转轨经济是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33
一、中国转轨经济的内涵33
二、中国经济转轨的特征与经验34
第二节 转轨经济:渐进式的制度变迁35
一、转轨经济的实质35
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绩效36
第三节 转轨经济的特征38
一、新旧体制的摩擦38
二、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39
三、中国的贫富悬殊问题42
四、中产阶层和“百年老店”的崛起43
第四节 转轨时期信用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45
一、信用理念45
二、经济发展状况46
三、政府职能转变46
四、产权改革深化47
五、关系嵌入程度47
六、法律体系建设48
七、中介机构状况48
第四章 经济发展状况与信用制度建设50
第一节 国民收入水平与信用经济50
一、人均GDP与信用经济的关系分析50
二、中国人均GDP的现实考察51
三、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困惑52
第二节 社会阶层结构与个人信用制度建设54
一、社会阶层的划分54
二、不同阶层的目标函数56
三、不同阶层的信用行为特征58
四、对特殊背景下履约主体履约倾向差异性的补充说明61
第三节 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信用制度建设64
一、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64
二、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65
三、企业生命周期短暂的博弈分析67
第五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信用制度建设70
第一节 转轨时期政府的主导作用70
一、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70
二、政府在信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71
三、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72
第二节 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与取向74
一、有限政府、政府干预和政府失灵74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76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市场化取向77
第三节 转型过程中政府的信用行为特征78
一、政策缺乏连续性和一致性78
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79
三、权力寻租现象严重80
第四节 转型过程中政府的信用行为机理82
一、目标多元化与政府的信用困境82
二、委托代理目标偏离与政府信用行为扭曲83
三、地方保护主义与政府信用博弈85
第六章 产权制度改革与信用制度建设87
第一节 产权制度改革与信用制度的绩效87
一、影响信用制度的因素87
二、产权是信用的基础89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91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信用博弈9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用博弈分析93
二、转轨期间企业的信用博弈分析95
三、产权改革的悖论100
第七章 关系嵌入性与信用制度建设103
第一节 嵌人性视角的理论分析103
一、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103
二、嵌入性视角的提出104
三、关系嵌入性的含义104
四、社会关系网络与信用105
第二节 关系嵌入与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106
一、关系嵌入的实质106
二、关系嵌入的历史文化根源108
三、关系嵌入符合中国人建立信任的行为模式109
四、关系嵌入是信用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结果111
第三节 信用交易中的关系嵌入方式112
一、情感型关系嵌入112
二、工具型关系嵌入113
三、混合型关系嵌入114
第四节 关系嵌入对信用制度建设的影响115
一、关系嵌入性的正面效应116
二、关系嵌入性的负面效应117
第八章 信用制度建设的制度设计和对策建议120
第一节 依法治国 优化法制环境120
一、修订现行法律120
二、拟定新法124
第二节 弘扬正气 倡导契约精神126
第三节 深化产权改革 优化产权结构128
第四节 夯实信用制度的经济基础130
一、如何增加中产阶层的数量130
二、如何延长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131
第五节 建设开放、公正、法治的政府132
一、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挑战,建设开放、透明的政府132
二、摒弃特殊主义,建设公正的政府133
三、消除人治影响,建设法治政府134
第六节 建立严格的关系人回避和责任追究制度134
一、建立关系人回避制度135
二、强化责任追究制度137
结语139
附录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141
参考文献202
后记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