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 仓理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9053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出版工作-关系-社会发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 出版产业的文化社会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书籍和书籍传播3

第一节 对书籍和书籍传播的认识4

一、关于书籍的定义4

二、书籍究竟是什么6

三、对书籍传播现象的解释10

第二节 语言是书籍传播的前提16

一、语言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17

二、语言的功能19

三、把对语言的认识扩展到符号23

四、语言和书籍传播的关系26

第二章 以历史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29

第一节 从宏观角度考察书籍传播的历史过程30

一、书籍产生的历史条件30

二、书籍产生的社会条件34

三、书籍传播的历史作用37

小结40

第二节 书籍传播促进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40

一、古代书籍传播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41

小结52

二、近现代书籍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52

总结58

第三章 以传播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60

第一节 对媒介的认识61

一、“非新闻媒介”概念提出的意义61

二、传播与媒介63

第二节 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发展趋势64

一、新闻媒介与非新闻媒介传播效果之比较64

二、书籍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影响及发展趋势67

总结77

第四章 以社会学为视角观察书籍传播78

第一节 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79

一、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条件的关系79

二、书籍传播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80

第二节 与书籍传播相关的个人与社会组织83

一、与书籍传播相关的个人84

二、与书籍传播相关的社会组织86

第三节 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书籍传播88

一、书籍传播引发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后果88

二、社会互构理论与书籍传播91

第五章 书籍传播与社会发展99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定义和认识100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100

二、对文化的认识102

第二节 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107

一、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07

二、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118

小结121

第三节 对先进文化的认识122

一、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122

二、评判先进文化的标准123

第四节 书籍、文化和社会的关系129

一、书籍在人类社会中传播文化的功能129

二、出版人研究文化的意义130

结论131

实证篇135

第六章 阅读——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现象135

第一节 读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136

一、购书客流量日以万计136

二、图书销售额日逾百万元137

第二节 售书规模日益接近售货规模139

一、各大城市商场销售数据140

二、书城与超市的销售数据141

第三节 书店以外的读书渠道——学校和图书馆143

一、学校是大部分社会成员的读书渠道143

二、图书馆是社会成员获取书籍的另一种渠道144

第七章 文化需求引发出版行为147

第一节 通过出版运行机制实现出版行为148

一、对当前我国出版机构的描述148

二、对当前我国出版物的描述150

三、对当前我国出版人的描述151

第二节 书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过程152

一、获取资源152

二、加工制作153

三、产品销售154

四、流向社会155

五、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156

第三节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学出版社160

一、对大学出版社的描述160

二、大学出版社改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165

第八章 与书籍传播相关的行为及后果170

第一节 非盈利行为171

一、古代藏书171

二、近、现代公益图书馆175

小结180

第二节 盈利行为180

一、当代中国的私人做书180

二、写作行为的致富效应184

第三节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书籍传播189

一、社会转型期书籍传播的正面效应190

二、社会转型期书籍传播的负面效应194

三、政府对书籍传播的引导作用205

第九章 将社会调查方法引入出版业209

第一节 社会调查方法210

一、常用社会学研究方法210

二、社会调查方法211

第二节 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213

一、考察社会需求213

二、考察出版物需求216

第十章 对国内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22

第一节 对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223

一、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223

小结230

二、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230

小结241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242

小结248

四、学生购书行为分析248

第二节 对不同职业社会成员的调查252

一、对国民阅读情况的综合调查252

二、对不同阶层社会成员的阅读调查259

小结267

三、对女性社会成员的调查269

总结276

第十一章 对国外阅读情况的介绍277

第一节 俄罗斯阅读情况278

小结283

第二节 英语国家阅读情况283

一、美国283

二、加拿大287

三、英国289

第三节 其他国家阅读调查294

一、德国294

二、法国298

三、韩国299

总结300

第十二章 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取得成功的出版案例301

第一节 国内外畅销书案例分析302

一、畅销书《登上健康快车》302

二、国外畅销书案例分析306

小结313

第二节 打造畅销书的思路与手法313

一、打造畅销书的思路313

二、打造畅销书的手法315

第三节 本人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策划选题的案例321

一、策划具有社会效益的选题321

二、策划具有经济效益的选题323

小结326

结论篇331

第十三章 构建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331

第一节 相关的社会学理论332

一、符号互动理论332

二、文化社会学333

三、社会互构论339

小结339

第二节 相关社会学研究方法340

一、早期的方法论观点340

二、现代西方三大方法论341

三、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方法345

第三节 构建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346

一、出版社会学研究的对象347

二、出版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351

三、建立出版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意义354

全书结论 先进文化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决定社会发展进程358

附录361

附录一 从女知青到女编审——访首提书籍为“非新闻媒介”概念的仓理新(国际日报,2004年3月8日)361

附录二 主要成果目录367

参考文献373

致谢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