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1780778.jpg)
- 赵天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8018577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商业-保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商业秘密及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概说1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1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1
(一)美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1
(二)加拿大对商业秘密的界定2
(三)德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3
(四)日本对商业秘密的界定3
(五)法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3
(六)我国台湾地区对商业秘密的界定3
(七)Trips协议对商业秘密的界定4
(八)我国对商业秘密的界定4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4
(一)技术信息6
(二)经营信息6
(三)关于know—how7
三、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8
(一)秘密性8
(二)价值性15
(三)实用性17
(四)管理性——合理的保密措施18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比较研究21
一、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制度22
(一)若干主要国家和地区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立法规定22
(二)我国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立法规定30
二、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商业秘密刑事保护制度的特点比较31
(一)行为表现31
(二)犯罪主体32
(三)主观方面33
(四)罪名的规定34
(五)罪刑配置34
(六)起诉方式35
第三节 我国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立法沿革36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之前36
二、从《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到现行刑法的实施40
第二章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实体研究41
第一节 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根据41
一、以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为视角41
(一)合同法理论41
(二)侵权行为理论43
(三)反不正当竞争理论43
(四)财产权理论44
二、以刑法作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最后手段为视角44
(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犯罪化的前提条件45
(二)刑罚的威慑作用对预防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6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研究47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体研究47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研究53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特征54
(二)单位实施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55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主体的立法不足58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研究60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60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对主观目的的要求65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过形式包括过失的不合理之处67
四、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研究70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表现形式70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是结果犯82
(三)侵犯商业秘密造成“重大损失”的认定84
第三节 司法实践中侵犯商业秘密罪认定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93
一、刑事诉讼中应如何认定商业秘密的价值性93
二、对客户名单的认定95
(一)开发客户名单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96
(二)客户名单是否具有创造性并被权利人特定化而形成区别于普通信息的独有的信息源96
(三)他人正当获取客户名单的难易程度96
(四)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程度98
三、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归属98
四、正当取得商业秘密的行为与侵权行为的界限100
五、人才流动中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与合法行为的界限102
(一)单位职工离职、兼职、退职后,擅自处分单位商业秘密的行为102
(二)职工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与单位商业秘密的区分102
(三)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记忆抗辩”104
六、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性质106
七、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认定108
八、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111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与侵犯国家秘密的犯罪的界限111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与盗窃罪的界限116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界限117
第四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刑配置119
一、罪刑配置的模式119
二、我国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刑配置121
三、国外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罪刑配置123
四、我国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罪刑配置的完善125
第五节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刑事实体保护的立法构想129
一、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设置为类罪名129
二、将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的商业秘密列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保护对象131
三、增设经济间谍罪131
四、在立法中明确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罪标准131
五、完善罪刑配置132
六、将第三人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作出罪化处理133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程序研究134
第一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证明135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构成的证明135
(一)被害人拥有商业秘密的证据135
(二)被告人对有关信息没有合法使用权的证明137
(三)被告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证明137
(四)被告人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证据141
(五)被告人主观上有罪过的证明141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举证责任的承担及证明标准141
三、诉讼过程中的鉴定和评估152
(一)诉讼中对商业秘密的鉴定152
(二)诉讼中对重大损失的评估158
第二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诉方式163
一、公诉和自诉在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中的差异164
(一)提起公诉164
(二)自诉165
二、我国对侵犯商业秘密罪起诉方式的规定167
三、关于起诉方式的建议168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的救济途径及损害赔偿标准169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170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诉讼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70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不宜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解决174
(三)适宜的解决民事责任的途径——先民后刑178
二、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同的证明标准所产生的既判力问题研究179
(一)证明标准的比较180
(二)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先行刑事判决所产生的既判力问题181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数额计算问题184
(一)赔偿的范围184
(二)赔偿金的计算方法187
第四节 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190
一、我国制止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措施及诉讼中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191
(一)法律对行政责任的规定191
(二)民事诉讼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191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193
二、国外立法在诉讼过程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194
(一)美国194
(二)英国196
(三)Trips协议的规定196
三、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对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不足197
第五节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程序的构想——以审判组织和诉讼程序为视角198
一、重建我国商业秘密刑事保护审判组织,确立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198
(一)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惯例相符并与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执法体系结构相符199
(二)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在侵犯商业秘密诉讼中的优势200
二、诉讼程序中加大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204
(一)采取严格保密侦查和不公开审理的方式204
(二)对诉讼相关人员的保密责任提出明确要求205
三、设立公诉和自诉并存的起诉模式205
参考文献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