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以减缓适应及其综合为路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以减缓适应及其综合为路径
  • 廖建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65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 以减缓适应及其综合为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导论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6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10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11

第一章 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概论15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5

一、气候变化的定义15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16

三、气候变化的原因19

第二节 应对路径:减缓、适应路径及其综合22

一、减缓路径及其考量因素22

二、适应路径及其考量因素25

三、减缓、适应路径及其综合之必要性与可行性29

第三节 气候变化政策工具:减缓与适应之手段34

一、气候变化政策工具的内涵及其分类34

二、对外气候变化政策工具及其利弊分析38

三、对内气候变化政策工具与政府的责任42

四、气候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及法定化44

第二章 气候变化法的缘起与建构47

第一节 气候变化法的缘起与定位47

一、能源法不足以回应减缓气候变化的需要48

二、气象法不足以回应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52

三、环境法不足以回应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55

四、气候变化法:已有法律之拓展与提升59

第二节 气候变化法的基本范畴阐释60

一、气候变化法的内涵60

二、气候变化法的范式63

三、气候变化法律关系67

第三节 气候变化法的体系构建71

一、减缓性气候变化法的内涵及构成71

二、适应性气候变化法的内涵及构成74

三、综合性气候变化法的正当性分析78

第三章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需求分析85

第一节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外部压力85

一、源自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的压力86

二、源自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立场的压力91

第二节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的内部需求104

一、我国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105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108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115

第三节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现状分析121

一、我国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及主要内容121

二、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27

第四章 国外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借鉴132

第一节 “分散型”气候变化立法考察132

一、欧盟的气候变化立法132

二、德国的气候变化立法138

第二节 “融合型”气候变化立法考察146

一、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146

二、韩国的气候变化立法152

第三节 “综合型”气候变化立法考察155

一、日本的气候变化立法155

二、英国的气候变化立法162

三、菲律宾的气候变化立法175

第四节 国外气候变化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79

一、立法模式比较179

二、法律制度比较182

第五章 我国气候变化法的价值与目标185

第一节 我国气候变化法的价值取向185

一、秩序价值:“安全性”与“可预测性”之统一185

二、正义价值:“自由”与“平等”之统合191

三、效率价值:“效率”与“效益”之兼顾197

四、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202

第二节 我国气候变化法目的的选择206

一、维护生态系统稳定206

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209

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212

四、各目的的价值倾向及内在联系214

第三节 我国气候变化法原则的确定216

一、减适并重原则216

二、共同参与原则219

三、协调发展原则222

四、各原则的价值倾向及内在联系225

第六章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完善之构想227

第一节 我国气候变化立法模式选择及体系建构227

一、选择“综合型”立法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27

二、建构“一体两翼四向型”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理由230

第二节 综合性气候变化法的设计233

一、综合性气候变化法的目的与原则233

二、综合性气候变化法的管理体制236

三、综合性气候变化法的基本制度237

第三节 减缓性气候变化法的完善245

一、减排性立法的完善245

二、增汇性立法的完善248

第四节 适应性气候变化法的完善250

一、增强社会适应性立法的完善250

二、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性立法的完善253

结论256

主要参考文献258

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