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
  • 郭银景,孙红雨,段锦主编;王健,赵菊敏,郑洪江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150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2

1.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组成5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

1.2 OSI/RM和TCP/IP模型10

1.2.1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概念10

1.2.2 OSI/RM参考模型简述12

1.2.3 OSI/RM参考模型的实现机制14

1.2.4 TCP/IP基本特点16

1.2.5 TCP/IP分层原理17

1.2.6 TCP/IP结构模型18

1.2.7 TCP/IP分层模型中的分界线20

1.3 网络标准化及相关网络术语20

1.3.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1

1.3.2 相关网络术语21

习题22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24

2.1 数据通信概述24

2.1.1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24

2.1.2 数据传输25

2.2 数据通信的性能指标27

2.2.1 数据传输速率27

2.2.2 信道带宽28

2.3 数据转化技术29

2.3.1 脉冲编码调制29

2.3.2 数字调制技术30

2.3.3 数据编码技术31

2.4 数据的传输方式32

2.4.1 数据通信方式32

2.4.2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33

2.5 多路复用技术34

2.5.1 频分多路复用(FDMA)34

2.5.2 时分多路复用(TDMA)34

2.5.3 波分多路复用(WDMA)35

2.5.4 码分多路复用(CDMA)36

2.6 数据交换技术37

2.6.1 电路交换37

2.6.2 报文交换38

2.6.3 分组交换38

习题40

第3章 物理层41

3.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41

3.1.1 物理层的定义41

3.1.2 物理层的功能41

3.1.3 物理层的连接方式、通信方式及位传输方式42

3.1.4 物理层的网络连接设备42

3.2 物理层的特性43

3.2.1 机械特性43

3.2.2 电气特性45

3.2.3 功能特性45

3.2.4 规程特性45

3.3 典型的物理层接口标准46

3.3.1 EIA RS-232-C46

3.3.2 EIA RS-449/422-A/42347

3.3.3 CCITT X.2148

3.4 物理层传输介质48

3.4.1 双绞线49

3.4.2 同轴电缆51

3.4.3 光纤53

3.4.4 无线传输介质56

习题57

第4章 数据链路层59

4.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59

4.1.1 数据链路层的模型59

4.1.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59

4.1.3 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61

4.2 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63

4.2.1 差错控制63

4.2.2 流量控制68

4.3 数据链路层协议71

4.3.1 1位滑动窗口协议71

4.3.2 返回NARQ协议71

4.3.3 选择重传ARQ协议72

4.3.4 二进制同步通信73

4.3.5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75

4.3.6 点到点协议77

习题81

第5章 局域网技术82

5.1 局域网概述82

5.1.1 局域网的定义82

5.1.2 局域网的特点82

5.1.3 局域网的分类83

5.1.4 局域网的特性83

5.1.5 局域网的组成84

5.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86

5.2.1 星形拓扑86

5.2.2 总线型拓扑87

5.2.3 环形拓扑88

5.2.4 树形拓扑89

5.3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90

5.3.1 IEEE 802标准参考模型(LAN/RM)90

5.3.2 IEEE 802标准的内容91

5.3.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92

5.3.4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93

5.4 IEEE 802.3标准系列和以太网94

5.4.1 IEEE 802.3标准与10Mbit/s以太网94

5.4.2 IEEE 802.3u标准与高速局域网102

5.4.3 IEEE 802.3z标准与吉比特以太网(GB Ethernet)104

5.4.4 IEEE 802.3ae标准与10吉比特以太网(10GB Ethernet)106

5.5 令牌网106

5.5.1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网107

5.5.2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网107

5.6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108

5.7 IEEE 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110

5.7.1 无线局域网概述110

5.7.2 IEEE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112

5.7.3 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层113

5.7.4 IEEE 802.11标准系列114

5.8 虚拟局域网(VLAN)117

5.8.1 VLAN的概念117

5.8.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链路类型118

5.9 局域网操作系统121

5.9.1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121

5.9.2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特点121

5.9.3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服务功能122

5.9.4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技术因素123

5.9.5 常用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123

习题125

第6章 网络层127

6.1 网络层概述127

6.1.1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127

6.1.2 虚电路和数据报128

6.2 路由算法131

6.2.1 路由算法优化原则132

6.2.2 扩散法133

6.2.3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134

6.2.4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135

6.2.5 分级路由139

6.2.6 广播路由139

6.2.7 多播路由140

6.2.8 移动主机路由141

6.2.9 对等网络中的路由查找142

6.3 拥塞控制算法143

6.3.1 拥塞控制的通用原则144

6.3.2 拥塞控制的预防策略144

6.3.3 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46

6.3.4 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146

6.3.5 负载均衡147

6.3.6 服务质量149

6.4 网络互联151

6.4.1 网络互联的概念151

6.4.2 网络互联的层次151

6.4.3 帧中继和X.25技术155

6.4.4 ISDN和ATM技术158

6.5 网络层协议簇160

6.5.1 IP161

6.5.2 ICMP173

6.5.3 ARP和RARP177

6.5.4 IP地址和物理地址转换179

6.5.5 自举BOOTP和动态主机配置DHCP181

6.5.6 IP数据报的选路181

习题183

第7章 传输层184

7.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184

7.1.1 传输层的功能184

7.1.2 传输层提供给高层的服务185

7.1.3 传输层服务原语186

7.1.4 服务质量187

7.1.5 传输层的协议188

7.1.6 端口与套接字190

7.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91

7.2.1 UDP报文格式191

7.2.2 UDP的封装与协议的分层192

7.2.3 UDP的复用、分解与端口192

7.2.4 UDP的可靠性192

7.3 传输控制协议(TCP)193

7.3.1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193

7.3.2 滑动窗口概念194

7.3.3 TCP报文格式195

7.3.4 TCP连接建立与关闭197

7.3.5 TCP状态机199

7.3.6 TCP的可靠性203

习题204

第8章 应用层206

8.1 域名系统(DNS)206

8.1.1 域名系统概述206

8.1.2 域名空间207

8.1.3 资源记录207

8.1.4 域名解析209

8.2 电子邮件211

8.2.1 邮件系统结构211

8.2.2 邮件服务功能211

8.2.3 邮件信息格式212

8.2.4 邮件的传输214

8.3 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217

8.3.1 远程登录217

8.3.2 文件传输218

8.4 万维网220

8.4.1 Web基本结构220

8.4.2 超文本传输协议221

8.4.3 工作过程223

8.4.4 静态网页设计223

8.4.5 动态网页设计226

习题228

第9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230

9.1 网络安全概述230

9.1.1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230

9.1.2 网络出现安全威胁的原因231

9.1.3 网络安全机制232

9.1.4 密码学基础234

9.1.5 报文的鉴别237

9.1.6 访问控制238

9.1.7 网络安全层次模型239

9.1.8 防火墙240

9.1.9 入侵检测242

9.1.10 计算机病毒243

9.2 网络管理原理及实现245

9.2.1 网络管理概述245

9.2.2 网络管理的定义和目标245

9.2.3 网络管理的发展245

9.2.4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246

9.2.5 网络管理模型248

9.2.6 网络管理协议249

9.2.7 网络管理平台与网络管理系统253

9.2.8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253

9.2.9 CORBA用于网络管理256

9.2.10 个人安全管理257

习题258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260

10.1 常用的网络维护命令260

10.1.1 ping命令260

10.1.2 nbtstat命令264

10.1.3 netstat命令265

10.1.4 tracert命令266

10.1.5 net命令267

10.1.6 ARP命令274

10.1.7 route命令275

10.1.8 nslookup命令275

10.1.9 ipconfig命令277

10.1.10 telnet命令277

10.2 网络分析工具的使用280

10.2.1 网络分析工具Sniffer280

10.2.2 网络分析工具Ethereal285

10.2.3 网络分析工具CommView290

10.3 常见的网络设备管理292

10.3.1 交换机的管理292

10.3.2 路由器的管理298

10.4 网络规划与设计309

10.4.1 网络规划309

10.4.2 网络设计310

10.4.3 局域网设计综合案例分析311

10.4.4 某市电力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网络设计318

习题321

第11章 网络新技术322

11.1 下一代网络技术(NGN)的发展趋势322

11.2 IPv6324

11.2.1 IPv4存在的问题324

11.2.2 IPv4与IPv6326

11.2.3 IPv6的特性327

11.2.4 双栈技术和隧道技术334

11.2.5 我国现有IPv6地址总数和分配336

11.2.6 IPv6现有的实验网络337

11.3 VPN337

11.4 VoIP339

11.4.1 MGCP340

11.4.2 H.323341

11.4.3 SIP343

11.4.4 VoIP的发展344

11.5 软交换技术347

11.5.1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348

11.5.2 软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349

习题351

附录 部分主要RFC352

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