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山廉政文化丛书 5 古滦州官箴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山廉政文化丛书 5 古滦州官箴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754180.jpg)
- 沈鸿德主编;中共河北省唐山市纪委编;唐向荣(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研究出版社
- ISBN:780168242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山廉政文化丛书 5 古滦州官箴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滦州官箴文化概述篇1
第二章 古滦州的官箴文化氛围4
一、古滦州州衙的官箴警示4
二、古滦州官私宅里的官箴自律12
三、古滦州知识群体的官箴导向14
四、古滦州学堂书院的官箴传承22
(一)言传身教,谆谆相嘱22
(二)聘请严师,德才兼备23
(三)活生生的教材:滦州“名宦祠”、“乡贤祠”25
(四)人生早期的官箴启蒙30
(五)“四书”、“五经”的官箴传授35
五、古滦州的民间官箴情结39
(一)古滦州名官乡贤的政绩轶事39
(二)反面事例激发了正面的官箴企盼39
(三)乡村知识分子对官箴文化的传播40
(四)寺庙对官箴文化的模拟与强化40
(五)民间文艺把官箴内容当作重大主题42
第三章 古滦州的官箴渊源52
影响深远的礼让为国典范——夷齐清圣52
遗爱在民、万世思念的秦公子扶苏58
建大功而不做大官的义士田畴61
第四章 历代开国之初的古滦州官箴形象65
辽国前期:高瞻远瞩、功德盖世的韩德枢65
金初地方官:维护统一、冤震千古的南京留守张珏68
金初朝官:忠直敢谏的金国重臣孟浩70
元初:官德垂范的鲜卑仲吉72
明初地方官:由乱而治的知州李益谦74
明初朝官:历经七朝六帝的清官王翱75
明清之际的朝官:反腐拒腐、不辱官箴的石维岳、石申父子81
清初地方官:一身正气,敢斗邪恶的知州朱申尧95
民国初期地方官:倡导植树造林的民国县长王桂寿100
第五章 古滦州的官箴典范103
一、清廉自律,拒腐防腐104
贫窘如初的高官窦瑗104
“行李萧索”的开封同知陈恕105
“囊中仅数金”的知县高聪106
拒不受礼的知县冯士洁107
“宁可得罪一家”的御史王镐107
“苞苴绝迹”的御史高擢108
“环堵萧然”的知州张联奎109
拒绝土特产的知县郑中选110
拒贿白金三千两的知州伦可大111
清官第一的总督喻成龙112
公忠尽职、清正廉洁的祖孙两代知州——吴肇煌与吴士鸿113
被吁请回任的知县宋丹崖115
“只饮百姓一杯水”的朱继经115
“取予不苟”的魏墨林116
“唯余两袖清风”的王恩锡117
死后无以成殓的教谕石城117
“不能做官不做人的”刘东美118
二、直言敢谏,坚持真理119
奋不顾身的反腐斗士厉汝进119
忤旨下狱,正气凛然的太常卿齐章122
与阉党抗争的滦州进士王蕃、任惠122
不惧鼎镬之祸,挺身反腐的御史王辅124
反贪治腐整顿吏治的伦之楷125
挺身而出的书法家黄衍相126
三、宁遭坎坷,恪守官箴127
被雍正帝誉为“尔是好官”的汪与恒127
临敌见节而蒙冤的教谕王献廷129
功高受嫉的知州伦品卓131
体恤民间疾苦的知县李昌炽133
绝不“杀人以媚人”的知县李镜江134
既能镇慑邪恶,又能据实平冤的知县汪诚若135
四、执法如山,为民作主136
只看国法不看“条子”的按察使王镐136
为民作主,拒绝重贿的知县赵养冲137
清廉守正,执法如山的知县陈子孝139
公正执法的狱官张文钦142
求实蒙冤,终于真相大白的知县汪歙143
妥处“唐山千人谋反”假案的满族知州喜禄144
近代法制先驱省议员任瑞元147
五、疆场征战,奋勇捐躯149
富于谋略,轻财好士的平东将军段永150
急难助国的滦州举人赵养蔚151
智勇剿匪的周慎枢153
临阵赋诗的学官李若樾154
抗俄殉国的旅长魏长林155
凛凛英风的民国营长佟明义156
六、维护统一,热血报国157
为维护统一而遭杀身之祸的节度使张珏157
义节不降,自刎报国的知州杨燫159
为祖国统一辛劳一生的武进士李云标161
为维护统一而献身的知县高显辰162
骂贼而死的总兵官王可就164
七、传承文化,延续国魂165
为唐山市五区三县首创志书的进士许庄和知州陈士元166
“关学东来”与张晋、张德和知州张尧辅168
传承国学,不求仕进的知县段会川170
体察民意,重修古塔的知州黄克昌171
来北方传播文化的民间学者卓金殿173
承前启后的滦州文化耆宿张采丞174
八、兴学重教,培育人才176
保护了北京国子监的滦州举人李晋年177
近代高等教育的探索者李联璧178
近代小学教育的探索者裴廷楹179
由受挫到辉煌的吴宝善180
深入到教学一线的知州韩耀光181
前后相续修复州学的学官张国献和王麟图182
九、热心公益,遗爱在民182
急公好义,仁心善举的朱宝树、朱垣父子183
挺身而出,说洋保郡的吴会隆184
不畏强暴,扶危济困的县丞吴标186
造福苍生,壮烈询国的薛兆麟188
十、忠勤于国,孝悌于家193
夷齐礼让之风中的滦州士人193
忠勤贤孝的吏部尚书李元璋196
践行忠孝大义的统兵官耿瀛洲197
由富而贫和由贫而富的鲁氏两孝子198
事亲为大,守身为本的贺鉴199
第六章 古滦州的官箴联、官箴诗、官箴碑201
一、古滦州的官箴联201
(一)反映清官业绩的官箴联203
(二)赞颂清官品节的官箴联206
(三)斥责贪官的官箴联208
(四)揭露腐败世风的官箴联210
(五)贪廉对举,进行比较的官箴联211
(六)颂扬清官廉吏的官箴联212
(七)自警自律的官箴联214
(八)互相诫勉的官箴联215
(九)对贪官愤恨不平的官箴联216
(十)从哲理立论的官箴联217
二、古滦州的官箴诗218
(一)清知州宫昱为明朝知州杨燫所作《杨公祠》诗碑218
(二)清滦州赵翮《吊给事中厉公墓》219
(三)明朝杨涟《滦州石维岳碑铭》220
(四)河南怀庆士民送知府石维岳进京的《送别歌》221
(五)金州教谕王奉琛《题壁诗》223
(六)清高宗《游偏凉汀,即景四首》之三224
(七)清知州顾学潮《偏凉汀祷雨诗》225
(八)滦州高征《励学诗》226
(九)明清两首《长春古淀诗》228
(十)焦友麟《崆龙山诗》230
(十一)永平府知府朱禋《游偏凉汀过洞山歌》232
(十二)滦州张凤翔《题大觉寺》诗(民国二年)233
(十三)孙中山和李大钊的辛亥北方革命诗236
三、古滦州的官箴碑241
(一)《重修孔庙碑记》242
(二)《上宪堂记》245
(三)《去思碑》248
(四)《杨少卿祠记》252
(五)《知州游智开德政碑记》259
(六)《海阳书院经费刊定章程碑记》262
(七)《重修波落桥碑记》267
(八)《马神庙记》270
(九)《清圣庙碑记》274
(十)《横渠书院碑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