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资本理论与区域技术创新:河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资本理论与区域技术创新:河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李新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048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区域-技术革新-研究-河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资本理论与区域技术创新:河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1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现状2

一、社会资本概念、特征与分类2

二、国外研究现状9

三、国内研究现状20

第二节 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现状22

一、技术创新概念23

二、技术创新体系的含义26

三、国外的相关研究27

四、国内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现状36

第三节 社会资本理论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提出38

一、研究方法的新突破39

二、理论研究的新突破40

三、研究主体的新突破41

第二章 社会资本下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框架42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42

一、社会资本模式对技术创新影响43

二、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影响46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下技术创新动力分析60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60

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模式64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模型68

一、建立社会资本下人力资本流动机制69

二、建立社会资本下企业间合作机制70

三、社会资本下产学研合作机制71

四、社会资本下技术扩散与转移机制71

五、社会资本下区域创新体系模型72

第四节 河南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分析75

一、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76

二、社会资本与高校技术创新能力77

三、增强社会资本创新能力79

第三章 社会资本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本质83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下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内涵83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特征85

一、社会资本对创新体系促进86

二、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90

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社会资本双重性92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本质94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94

二、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创新体系96

三、建立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98

四、建立多渠道社会融资支持体系100

五、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102

第四节 河南社会资本下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与本质107

一、以社会资本为纽带建立技术创新体系107

二、把文化理念融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108

三、结合实际推进创新体系建设110

四、河南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优势明显111

五、河南社会资本下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本质113

第四章 河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120

第一节 社会资本弱效性影响技术创新120

一、传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错位121

二、没有形成对创新主体激励的机制123

三、人际诚信缺失影响技术创新124

第二节 社会资本弱效性影响创新资源整合126

一、社会资本弱效影响创新人才培养126

二、社会资本弱效影响创新资金使用效率128

三、社会资本弱效影响缄默知识学习129

第三节 没有形成社会资本下政策协调机制132

一、政府对创新投资认识偏差132

二、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不协调134

三、政府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不到位135

四、社会对科研人员的认同态度不到位136

第四节 技术创新没有形成集群和网络138

一、河南企业集群效应名不符实139

二、河南企业网络效应缺失143

三、企业相互交流和学习风气尚未形成145

四、缄默知识传播受到限制147

第五节 河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丧失148

一、政府忽视对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与管理149

二、创新博弈抑制小企业创新150

第六节 河南高校没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153

一、企业和科研院校的联系不紧密154

二、高校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缺乏动力156

三、小企业和科研院校难以建立相互支持平台157

四、高校服务地方的社会责任感不强159

第五章 营造社会资本 建立网络化技术创新体系162

第一节 建立社会引导机制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162

第二节 发展优良文化 弘扬创新精神165

一、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167

二、引导高校积极参与技术创新169

三、鼓励企业间建立稳定的技术交流平台176

第三节 促使企业集群培养创新网络179

第四节 建立企业间社会关系网络182

第五节 建立企业和用户间的创新反馈机制183

第六节 利用国内外渠道培育创新基因190

一、区域内培育创新基因190

二、利用国际渠道培育创新基因196

第六章 利用社会资本打造企业家创新精神201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基础201

一、社会资本下的企业家精神202

二、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技术创新205

三、建设社会资本文化 培育企业家精神208

第二节 培养企业家精神 营造区域技术创新体系212

一、培养企业家持续创新精神213

二、根据区域实际培育企业家精神215

三、提倡企业文化推动技术创新217

第三节 培育企业家精神所需要的社会资本环境222

一、提倡“士魂商才”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223

二、承认企业家价值 淡化行政权威224

三、建立企业家市场 形成激励创新氛围225

四、学校重视培养企业家精神226

第四节 培育河南社会资本 增强企业家责任229

一、培育河南区域优势文化230

二、发挥政府作用 推动河南文化发展234

第七章 建立社会资本下高校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237

第一节 利用高校科技实力营造技术创新体系237

一、推进高校深层次发展238

二、建设合理的科技评估体系241

第二节 创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共生范式241

一、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242

二、在市场环境中实现共生243

三、加快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247

四、培育大学文化 引导高校与企业长期合作249

第八章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252

第一节 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科研经费253

一、企业承担主要科研经费253

二、政府投入起引导作用255

第二节 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政策257

一、完善机构提高创新投入257

二、强化政府引导作用259

三、发展风险投资 拓宽投入渠道260

四、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投资效益261

五、加大科技开放力度 提高创新水平261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下建立企业内部创新组织262

一、选择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263

二、重视企业的积累性创新264

三、加强企业内部创新管理268

第四节 增强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70

一、减小博弈阻力 提高小企业创新能力270

二、减少小企业动态博弈阻力274

三、消除不对称信息博弈阻力276

四、构建小企业创新模式277

第九章 建立扩散机制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84

第一节 完善法律法规 推动技术转移284

一、强化技术扩散意识 带动企业创新284

二、制定技术扩散的政策和法规285

第二节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加大应用力度287

一、加强对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287

二、建立科技系统知识产权托管中心287

第三节 强化政府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288

一、健全科技项目的转移与扩散机制288

二、发展技术市场 促进技术转移289

三、安排技术转移专项资金289

第四节 建立技术转移机构 完善技术扩散机制290

一、积极培育技术转移主体290

二、促进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全面发展290

三、打造名牌技术中介机构290

四、拓宽技术交易融资渠道291

第五节 外资技术借鉴与应用291

一、建立外资技术模仿和吸收机制292

二、正确处理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294

第十章 弘扬中原文化建设技术创新体系297

第一节 改造中原文化丰富社会资本内容297

一、正确认识中原文化297

二、以文化发展促创新体系建设299

三、建设河南文化丰富社会资本302

第二节 以文化为基础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305

一、建设文化强省 推动持续创新305

二、企业持续创新的路径选择308

第三节 以城市群文化为基础搞好创新体系建设312

第四节 提倡集聚文化增强技术创新315

一、倡导相互信任与默契的文化氛围316

二、政府“穿针引线”扮演好协调角色316

三、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对技术扩散的推动作用317

四、提高企业集群内网络组织化程度317

第十一章 建立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资助机制318

第一节 以产业优化为契机支持技术创新体系318

一、把握产业方向 促进技术跨越发展319

二、培养整合能力 加快核心能力建设322

第二节 加强群众性技术创新引导工作324

第三节 强化政府在社会资本培育中作用325

一、通过政府教化 推动“信任”社会资本的形成326

二、积极利用社团 培育社会资本环境328

第四节 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329

一、营造政策环境 支持技术创新329

二、建立完善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332

三、培育适应中小企业创新环境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