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750587.jpg)
- 张晶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4232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技术开发-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一、全球化境遇下的范式转换1
二、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困境8
三、技术跨越的提出与相关研究综述13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19
第一章 跨越理论的历史透视22
第一节 马克思的历史跨越理论24
一、社会形态的跨越24
二、生产力的跨越27
第二节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动”理论33
一、如何突破“贫困恶性循环”34
二、“走工业化道路”,实现“大推动”36
第三节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41
一、经济增长阶段论42
二、起飞的动力——技术进步45
第四节 格申克隆的“大突进”理论49
一、后进性与后进国50
二、后起之益52
第五节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58
一、增长极及其形成条件59
二、增长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带动作用61
第二章 技术跨越的理论根据66
第一节 技术发展的规律67
一、技术及技术的内在逻辑67
二、技术与社会的互动70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技术跨越73
一、技术发展的时间逻辑与技术跨越74
二、技术发展的空间逻辑与技术跨越79
三、技术发展的逻辑动力——目的与手段的矛盾运动82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两种表现形式85
一、连续性技术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86
二、非连续性技术进步:技术跨越87
第三章 技术跨越的现代阐释92
第一节 技术跨越定义的重构92
一、语义学角度93
二、技术范式角度94
三、技术进化论角度97
四、国家发展战略角度99
五、静态不平衡差角度99
第二节 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104
一、技术进步104
二、技术赶超107
三、技术能力108
四、技术先进者与技术后进者111
第三节 技术跨越的基本特征113
一、技术跨越本质内涵——跨越性113
二、技术跨越的其他特性115
第四节 技术跨越的动力分析117
一、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谈起117
二、技术突破的内生性:自主创新120
三、技术传播过程中的克温-兹莫德模式:技术引进121
第五节 技术跨越的系统分析125
一、系统结构——技术跨越的内核要素与环境变量125
二、系统功能——后进者对领先者的技术赶超129
第六节 技术跨越的内在根据130
一、哲学根据130
二、文化根据134
第七节 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之悖论141
一、何为“技术无飞跃”141
二、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悖论辨析142
第四章 技术跨越的模式探析145
第一节 根据赶超型国家的特点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46
一、播种型技术跨越模式146
二、收割型技术跨越模式150
第二节 根据技术跨越的主体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57
一、国家层面的技术跨越158
二、产业层面的技术跨越161
三、企业层面的技术跨越164
第三节 根据技术跨越的实现路径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67
一、自主创新型技术跨越模式167
二、引进模仿型技术跨越模式172
三、合作型技术跨越模式179
第四节 根据技术跨越的表现形式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83
一、一步跨越模式183
二、多步跨越模式184
第五节 根据技术跨越的实现程度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88
一、绝对跨越模式188
二、相对跨越模式192
第六节 根据技术跨越的宏观目标来界定的技术跨越模式195
一、经济效益型技术跨越模式195
二、战略突破型技术跨越模式198
第五章 中国实现技术跨越的实证研究20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技术进步方式204
一、技术进步历史的简要回顾204
二、技术进步特点208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近代以来的技术赶超战略213
一、魏源——“师夷长技”213
二、“采西学”、“鉴诸国”——洋务运动216
三、孙中山——“揖美追欧、旧邦新造”217
四、“超英赶美”——大跃进219
五、购买一个现代化——洋跃进220
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技术跨越223
第三节 历次技术赶超战略失败的原因225
一、西化意识严重225
二、社会动荡226
三、盲目乐观227
四、忽视国情227
第四节 历次技术赶超战略对技术跨越的借鉴229
一、技术跨越必须尊重生产力发展规律229
二、技术跨越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230
三、技术跨越必须与经济跨越相结合231
四、技术跨越要以重视基础科学为前提232
第五节 技术跨越之于中国现代化233
一、中国已是初等发达国家233
二、赶超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236
三、技术跨越是赶超的利器239
第六节 中国实现技术跨越要克服的六方面障碍243
一、观念方面的障碍243
二、技术方面的障碍246
三、制度方面的障碍248
四、主体方面的障碍250
五、资金方面的障碍251
六、人力资源方面的障碍252
第六章 中国实现技术跨越的多元模式建构254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技术跨越模式256
一、中国拥有什么条件257
二、哪些因素将影响中国的技术跨越264
三、“播种”还是“收割”272
四、经济效益还是战略突破276
五、运行机制分析278
第二节 微观层面的技术跨越模式281
一、中国拥有什么条件281
二、哪些因素将影响中国的技术跨越285
三、自主创新还是技术引进293
四、绝对跨越还是相对跨越297
五、一步跨越还是多步跨越298
六、运行机制分析300
第三节 中国实现技术跨越的政策性建议304
一、技术跨越是一种政府行为304
二、以技术引进与模仿创新为基础,不断增加自主创新比重305
三、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落脚点306
四、重视基础科学——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将会从技术方面得到回报307
五、防止“技术跨越”的泛化与滥用309
六、冷思考技术跨越——正确认识后发劣势310
七、从“游戏规则”——制度层面为技术跨越提供保证313
总结316
主要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