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基础
  • 唐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5091096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

二、健康的概念和护理人员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1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的影响2

四、预防医学发展史上的两次革命2

五、预防医学在当代医学中的战略地位3

六、预防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七、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4

第一篇 疾病控制与预防保健策略6

第1章 疾病预防保健策略6

第一节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策略6

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6

二、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8

三、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9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9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内容与实施10

二、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11

第2章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13

第一节 健康促进13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13

二、健康促进的原则13

三、健康促进的实施与评价14

第二节 健康教育15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原则15

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16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17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原则与内容17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预防保健工作18

第四节 特殊人群的社区保健20

一、儿童少年预防保健20

二、老年人预防保健21

三、妇女预防保健21

四、特殊作业人群预防保健21

五、临终关怀21

第二篇 环境与健康24

第3章 环境概述24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24

一、人类环境的概念与构成24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6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27

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28

二、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与自净28

三、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0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32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34

一、治理工业“三废”34

二、预防农业污染34

三、预防生活性污染34

四、加强卫生监测和监督35

第4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36

第一节 空气36

一、空气的理化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36

二、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7

三、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危害43

四、空气污染的治理与防护44

第二节 水45

一、水环境与健康的关系46

二、生活饮用水与健康46

三、水的净化48

四、水的消毒49

五、水污染与疾病50

六、水环境的治理与防护52

第三节 土壤与地质环境53

一、土壤的结构与功能53

二、地质环境与疾病54

三、土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58

四、土壤污染的防护措施59

第5章 食物污染与预防61

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的概述61

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61

二、食源性疾病的分类61

三、食源性疾病的预防62

第二节 食物中毒62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及分类62

二、常见食物中毒的防治63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69

第三节 常见食品污染及预防70

一、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70

二、黄曲霉毒素污染71

三、农药残留72

四、食品添加剂73

五、转基因食品74

第6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76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76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76

二、职业性损害77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治80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81

一、汞81

二、铅82

三、苯84

四、刺激性气体85

五、窒息性气体87

第三节 农药中毒88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89

二、其他农药中毒90

三、预防90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91

一、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91

二、矽肺及其预防92

第五节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与防治93

一、高温作业与中暑94

二、噪声与噪声性耳聋95

三、振动与振动病95

四、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对健康的危害96

第三篇 护理科研中常用的统计方法100

第7章 医学统计学概述100

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100

一、医学统计学的概念100

二、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内容100

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01

一、研究对象与观察单位101

二、变量与变量值101

三、同质与变异102

四、总体与样本102

五、参数与统计量102

六、误差102

七、随机事件和概率103

第三节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103

一、计量资料103

二、计数资料104

三、等级资料104

四、资料的转换104

第四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04

一、设计104

二、搜集资料105

三、整理资料105

四、分析资料105

第五节 医学统计学在护理科研中的应用106

一、使护理科研设计科学合理106

二、帮助研究者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并进行正确的判断106

三、拓宽研究者的研究思路106

四、为研究者吸收借鉴他人的经验搭建桥梁106

五、运用统计知识进行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106

第8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107

第一节 统计表107

一、统计表的定义与格式107

二、统计表的种类与绘制要求107

第二节 统计图109

一、统计图的定义与绘制要求109

二、几种常用的统计图109

第9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15

第一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15

一、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115

二、平均水平指标117

三、离散程度指标122

四、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25

五、医学参考值范围129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131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31

二、t分布132

三、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133

四、假设检验134

第三节 t检验和u检验136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136

二、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136

三、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138

四、u检验139

五、两类错误140

六、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141

第10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143

第一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143

一、相对数143

二、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147

三、率的标准化法149

第二节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151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51

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152

三、率的u检验153

第三节 x2检验154

一、x2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154

二、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155

三、配对资料的x2检验157

四、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159

第11章 秩和检验162

第一节 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162

一、检验方法和适用资料162

二、检验步骤163

三、基本思想163

四、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163

第二节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64

一、检验方法和适用资料164

二、检验步骤165

三、基本思想165

四、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65

第三节 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67

一、检验方法和适用资料167

二、检验步骤168

三、基本思想168

四、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68

第12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173

第一节 直线回归173

一、直线回归的概念173

二、直线回归方程的计算174

三、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175

四、回归方程的应用178

第二节 直线相关179

一、直线相关的概念179

二、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180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180

第三节 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181

一、区别181

二、联系182

第四节 等级相关182

一、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182

二、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183

第13章 医学科研设计185

第一节 概述185

一、医学科研设计的概念及重要性185

二、医学科研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程序186

三、医学科研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89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190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191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92

第四篇 流行病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200

第14章 流行病学概述200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概念与内容200

一、流行病学的概念200

二、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200

三、流行病学的应用201

四、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202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203

一、群体的观点203

二、比较的观点203

三、概率论的观点203

四、多病因的观点203

五、预防为主的观点203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04

一、观察性研究204

二、实验性研究205

三、理论性研究205

第15章 病因研究206

第一节 病因的定义及种类206

一、病因的定义206

二、病因学说的发展206

三、病因的种类207

第二节 病因研究方法208

一、临床研究209

二、基础医学实验研究209

三、流行病学研究209

第三节 病因推断210

一、关联的分类210

二、病因推断的步骤和标准211

第四节 病因研究实例213

一、描述性研究213

二、分析性研究213

第16章 疾病的分布215

第一节 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215

一、描述疾病发生频率的指标215

二、描述疾病存在频率的指标216

三、描述疾病死亡率的指标216

第二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217

一、散发217

二、暴发217

三、流行217

四、大流行218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218

一、疾病的地区分布218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220

三、疾病的人群分布221

四、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223

第17章 常用的几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24

第一节 现况研究224

一、现况研究的概念224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224

三、现况研究的类型224

四、现况研究的实施步骤226

五、调查表的设计228

六、现况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偏倚与控制230

第二节 队列研究230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31

二、队列研究的实施232

三、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233

四、队列研究中的偏倚与控制236

五、队列研究的优缺点237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237

一、基本原理237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239

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40

四、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控制244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245

第18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246

第一节 传染过程与感染梯度246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环节246

一、传染源247

二、传播途径248

三、易感者与人群易感性250

四、疫源地250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250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50

一、传染病的预防251

二、传染病的控制与管理措施253

第四节 医院感染254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254

二、医院感染的特殊性255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255

第五节 21世纪传染病的新动向256

一、21世纪传染病流行的特点256

二、新发现的病原体与传染病256

附录 统计用表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