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 刘怀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21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诗歌-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的重新检讨12

一、问题的提出13

二、20世纪以来的赋、比、兴研究15

三、仪式学派与原型批评的启示26

四、赋、比、兴研究的三个基本原则32

第二章 赋的文化发生与诗学生成38

一、赋与贡赋制及原始祭礼的关系39

二、赋牺牲古制溯源44

三、赋之初义的语言学考察47

四、赋牺牲古制产生的文化背景49

五、赋牺牲古制的确立51

六、赋的语言学分析及其诗学生成54

第三章 比的文化发生与诗学生成57

一、比与原始舞蹈及祭礼的关系58

二、男女双人舞与比的本义69

三、集体拉手舞与比的本义73

四、原始舞蹈两大功能的统一与比字本义的转变76

五、《易》比卦的政治文化智慧80

六、比的思维积淀与诗学生成84

第四章 兴的文化发生与诗学生成87

一、兴与原始祭礼的关系88

二、兴的本义与兴祭的特点90

三、兴祭的民俗遗存99

四、兴祭的文化渊源105

五、兴祭的宗教体验与心理特征110

六、兴祭的历史命运与兴的诗学生成120

第五章 赋、比、兴的原初关联与“六诗”本义125

一、巫文化:赋、比、兴的摇篮126

二、赋、比、兴的原初关联128

三、从典礼仪式到诗体的转换133

四、赋、比、兴与采诗制度136

五、赋、比、兴与风、雅、颂之关系142

六、孟子“迹熄《诗》亡”说的文化意义与学术价值147

七、“六诗”次序与《毛传》标兴156

八、赋、比、兴诗体佚存考162

九、兴诗在“六诗”中的独特地位172

第六章 赋、比、兴与诗教及诗言志的发生学关联178

一、早期诗歌的文化功能及其演化179

二、诗教的文化根基与不同形态185

三、赋、比、兴与诗教及诗言志的关系191

四、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196

五、赋、比、兴与诗教、诗言志发展方向之异同205

第七章 赋与中国诗学的发展演变209

一、献诗、赋诗与赋的思维传统的转化历程210

二、纵横游说、谐辞隐语与赋的思维传统的发展218

三、先秦辞赋:赋的思维传统的文体形态228

四、汉大赋:赋的思维传统的艺术升华244

五、赋体的诗性特征与赋的形式化255

第八章 比兴与中国诗学的发展演变263

一、比兴的原始异同及与赋的区别264

二、比兴艺术思维早期演进的三个阶段270

三、“香草美人”思维方式与比之关系274

四、汉人以喻释兴的由来293

五、唐人比兴艺术思维的发展296

六、唐以后比兴艺术思维的深化300

第九章 兴与中国诗学的发展演变313

一、《毛传》标兴在中国诗学史上的地位313

二、物感说:兴的审美体验特征的初步自觉320

三、“言意”问题的提出与发展329

四、“言意之辨”与兴的汇流(上)347

五、“言意之辨”与兴的汇流(下)356

六、唐以后中国诗学的几种代表性理论369

七、司空图诗论对兴的理论深化373

八、严羽“兴趣”说对兴的审美本质的把握381

九、兴在王士祯“神韵”说中的核心地位386

十、王国维“境界”说对古典诗学的总结及其与兴的关联393

结语:赋、比、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405

主要参考书目408

后记4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