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734973.jpg)
- 王志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899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制药工业-化工原理-高等学校-教材;制药工业-化工设备-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制药工业与单元操作1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
三、单位换算1
第一章 流体流动4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4
一、流体的密度4
二、流体的压强6
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8
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9
第二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13
一、流量与流速14
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15
三、连续性方程式16
四、柏努利方程式17
第三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现象22
一、牛顿黏性定律与流体的黏度22
二、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23
三、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25
四、层流内层26
第四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26
一、直管阻力27
二、局部阻力31
三、管路系统的总能量损失32
四、降低管路系统流动阻力的途径34
第五节 流速与流量的测量35
一、测速管35
二、孔板流量计36
三、文丘里流量计37
四、转子流量计37
第二章 输送设备42
第一节 液体输送设备42
一、离心泵42
二、其他类型泵56
第二节 气体输送设备61
一、离心式通风机61
二、鼓风机63
三、压缩机64
四、真空泵65
第三节 固体输送设备67
一、带式输送机68
二、链式输送机68
三、螺旋式输送机70
四、气力输送装置70
第三章 液体搅拌74
第一节 概述74
第二节 搅拌器及其选型75
一、常见搅拌器76
二、搅拌过程的强化78
三、搅拌器选型80
第三节 搅拌功率82
一、均相液体的搅拌功率83
二、非均相液体的搅拌功率86
三、非牛顿液体的搅拌功率88
第四章 萃取91
第一节 液液萃取91
一、分配系数92
二、萃取剂的选择92
三、液液萃取流程93
四、液液萃取设备95
第二节 固液萃取98
一、中药材中的成分98
二、中药提取的类型99
三、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及机理99
四、常用提取剂与提取辅助剂100
五、提取方法102
六、提取设备105
第三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110
一、超临界流体110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111
三、超临界萃取剂111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药物成分的优点112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113
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114
第五章 沉降与过滤117
第一节 重力沉降117
一、重力沉降速度117
二、沉降槽121
第二节 离心沉降122
一、惯性离心力作用下的离心沉降122
二、离心分离设备123
第三节 过滤128
一、基本概念128
二、过滤基本方程式130
三、恒压过滤133
四、过滤设备135
五、滤饼的洗涤138
六、板框压滤机的生产能力139
第四节 膜过滤140
一、膜过滤原理与膜组件140
二、微滤142
三、超滤143
四、纳滤143
五、反渗透143
六、电渗析144
第五节 气体净化145
一、机械除尘145
二、洗涤除尘146
三、过滤除尘146
四、洁净空气净化流程及专用过滤器147
第六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152
第一节 吸附152
一、基本原理152
二、常用吸附剂152
三、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154
四、吸附传质机理与吸附速率157
五、吸附过程158
六、吸附剂的再生160
第二节 离子交换161
一、基本原理161
二、离子交换树脂162
三、离子交换设备164
第七章 传热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传热基本方式167
二、传热过程168
三、换热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70
四、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170
第二节 热传导171
一、傅里叶定律171
二、平壁的稳态热传导173
三、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176
第三节 对流传热178
一、对流传热分析178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179
三、对流传热系数180
第四节 传热计算194
一、能量衡算195
二、总传热速率方程196
三、总传热系数197
四、平均温度差200
五、设备热损失的计算204
第五节 换热器205
一、间壁式换热器205
二、传热过程的强化212
第八章 蒸发215
第一节 概述215
一、蒸发过程及其特点215
二、蒸发的分类216
第二节 单效蒸发216
一、单效蒸发流程216
二、单效蒸发的计算217
第三节 多效蒸发与蒸发节能220
一、多效蒸发原理220
二、多效蒸发流程220
三、蒸发过程的节能措施222
第四节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生产强度及效数的限制225
一、生产能力225
二、生产强度225
三、多效蒸发效数的限制226
第五节 蒸发设备227
一、蒸发设备的结构227
二、蒸发器的选型234
第九章 结晶236
第一节 基本概念236
一、溶解度236
二、过饱和度238
第二节 结晶动力学与结晶控制239
一、结晶动力学239
二、结晶操作的性能指标241
三、结晶操作方式241
四、结晶操作控制242
第三节 结晶计算243
一、物料衡算243
二、热量衡算245
第四节 结晶设备246
一、冷却式结晶器246
二、蒸发式结晶器247
三、真空式结晶器248
第十章 蒸馏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蒸馏过程的分离机理251
二、蒸馏过程的分类251
第二节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252
一、溶液的蒸气压及拉乌尔定律252
二、温度组成图(t-y-x图)253
三、挥发度及相对挥发度254
四、气液平衡图(y-x图)255
五、双组分非理想溶液255
第三节 蒸馏与精馏原理258
一、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258
二、精馏原理259
第四节 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262
一、理论板及恒摩尔流动262
二、全塔物料衡算263
三、精馏段操作线方程264
四、提馏段操作线方程266
五、进料热状况与进料方程266
六、理论塔板数的确定270
七、回流比的影响与选择272
第五节 间歇精馏275
一、恒回流比的间歇精馏275
二、恒馏出液组成的间歇精馏276
第六节 精馏塔277
一、板式塔278
二、填料塔279
第七节 特殊蒸馏282
一、恒沸精馏282
二、萃取精馏283
三、水蒸气蒸馏284
四、分子蒸馏285
第十一章 干燥291
第一节 概述291
一、去湿方法291
二、干燥的分类292
三、对流干燥流程293
四、对流干燥的基本原理293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294
一、湿空气的性质294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298
三、湿度图的应用300
第三节 湿物料的性质303
一、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303
二、物料中水分的性质304
第四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305
一、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306
二、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308
三、干燥系统的热效率309
第五节 干燥速率311
一、干燥速率311
二、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312
三、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313
第六节 干燥设备316
一、常用干燥器316
二、干燥器的选型330
第十二章 药物粉体生产设备334
第一节 粉碎设备334
一、粉碎方法与粉碎比334
二、粉碎设备336
第二节 筛分设备343
一、药筛标准343
二、粉末等级344
三、筛分设备344
第三节 混合设备347
一、混合机理347
二、混合设备的类型347
三、混合设备348
第十三章 典型剂型生产设备352
第一节 丸剂生产设备352
一、丸剂的塑制设备352
二、丸剂的泛制设备354
三、丸剂的滴制设备355
第二节 片剂生产设备356
一、造粒设备356
二、压片设备358
三、包衣设备360
第三节 胶囊剂生产设备363
一、软胶囊剂生产设备363
二、硬胶囊剂生产设备365
第四节 注射剂生产设备372
一、注射用水生产设备372
二、安瓿洗涤设备375
三、安瓿灌封设备378
四、安瓿灭菌设备381
五、澄明度检查设备383
六、包装设备384
第五节 口服液剂生产设备387
一、旋转式口服液瓶轧盖机387
二、口服液联动线388
第十四章 典型剂型的生产工艺390
第一节 丸剂的生产工艺390
一、蜜丸剂的生产工艺390
二、水丸剂的生产工艺391
三、滴丸剂的生产工艺392
第二节 片剂的生产工艺393
一、生产工艺流程及区域划分393
二、主要生产工序393
三、主要生产设备395
第三节 胶囊剂的生产工艺396
一、软胶囊剂的生产工艺396
二、硬胶囊剂的生产工艺397
第四节 注射剂的生产工艺398
一、可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工艺398
二、可灭菌大容量注射剂的生产工艺399
第五节 口服液剂的生产工艺401
第六节 粉针剂的生产工艺402
第七节 气雾剂的生产工艺403
第八节 颗粒剂的生产工艺404
第十五章 制药工程设计406
第一节 制药工程设计程序406
一、项目建议书406
二、可行性研究406
三、设计任务书407
四、初步设计407
五、施工图设计407
六、施工、试车、验收和交付生产408
第二节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408
一、厂址选择408
二、总平面设计409
第三节 制药车间设计411
一、车间组成及布置形式411
二、工艺流程设计412
三、物料衡算413
四、能量衡算414
五、设备选型与非标设备的设计414
六、车间布置设计415
七、管道设计416
八、制药非工艺设计417
第四节 洁净厂房417
一、GMP对厂房洁净等级的要求417
二、制药洁净车间布置的一般要求418
三、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420
附录423
附录1 单位换算因数423
附录2 饱和水的物理性质424
附录3 某些有机液体的相对密度(液体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之比)425
附录4 某些液体的物理性质427
附录5 饱和水蒸气表(按温度排列)428
附录6 饱和水蒸气表(按压力排列)429
附录7 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1.013×105Pa)430
附录8 液体的黏度431
附录9 气体的黏度(101.3kPa)433
附录10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435
附录11 某些液体的导热系数436
附录12 气体的导热系数(101.3kPa)437
附录13 液体的比热439
附录14 气体的比热(101.3kPa)441
附录15 液体的汽化潜热(蒸发潜热)443
附录16 管子规格444
附录17 常用流速范围447
附录18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规格(摘录)448
附录19 错流和折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度差校正系数450
附录20 换热器系列标准(摘录)451
附录21 壁面污垢热阻453
主要参考文献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