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复累积码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宏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2007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72页
- 主题词:纠错码-应用-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复累积码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数字通信系统与编码理论1
1.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
1.1.2 经典纠错码理论的发展2
1.1.3 现代纠错码理论的发展3
1.2 随机性与译码性能的关系5
1.3 重复累积码的研究现状6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10
第2章 RA码的编译码算法12
2.1 规则RA码12
2.1.1 规则RA码编码器12
2.1.2 Tanner图12
2.1.3 规则RA码的Tanner图表示14
2.1.4 规则RA码的译码算法16
2.2 IRA码17
2.2.1 IRA码的结构17
2.2.2 IRA码BP译码算法20
2.3 仿真研究23
2.3.1 信道模型23
2.3.2 RA码的Monte Carlo仿真模型25
2.3.3 规则RA码在通信信道下的仿真研究26
2.3.4 IRA码在通信信道下的性能仿真28
2.4 RA码的编译码算法复杂度分析30
2.4.1 规则RA码的编译码复杂度30
2.4.2 IRA码的编译码复杂度31
2.4.3 RA码性能分析31
2.5 结论31
第3章 RA码的简化译码算法32
3.1 引言32
3.2 RA码最小和译码算法32
3.2.1 最小和算法的提出32
3.2.2 规则RA码最小和算法34
3.2.3 IRA码最小和算法34
3.3 规则RA码最小和算法的改进算法35
3.3.1 规则RA码归一化算法36
3.3.2 规则RA码偏移算法36
3.3.3 Monte Carlo方法38
3.4 IRA码最小和算法的改进算法40
3.4.1 IRA码归一化算法40
3.4.2 IRA码偏移算法41
3.5 折线近似译码算法41
3.5.1 折线算法41
3.5.2 折线近似译码算法42
3.6 仿真研究44
3.6.1 最小和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仿真研究44
3.6.2 折线法的仿真研究46
3.7 各种算法复杂度比较48
3.7.1 规则RA码译码复杂度比较48
3.7.2 IRA码译码复杂度比较49
3.8 结论49
第4章 RA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51
4.1 RA码的密度进化51
4.1.1 DE的基本概念51
4.1.2 IRA码的密度进化及稳定性56
4.1.3 规则RA码的密度进化60
4.2 RA码在二进制删除信道下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61
4.2.1 IRA码在二进制删除信道下的密度进化61
4.2.2 接近信道容量的IRA码的参数设计62
4.2.3 规则RA码在BEC下的性能分析64
4.2.4 计算结果64
4.3 RA码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分析与设计65
4.3.1 高斯估计简介65
4.3.2 一致高斯分布65
4.3.3 IRA码在AWGN信道下性能分析与设计66
4.3.4 规则RA码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分析70
4.3.5 计算结果72
4.4 结论73
第5章 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分析74
5.1 混合信道74
5.1.1 混合信道模型74
5.1.2 混合信道的信道容量75
5.2 IRA码在混合信道上的高斯估计76
5.2.1 I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删除概率76
5.2.2 I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估计77
5.2.3 I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优化设计79
5.3 规则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高斯估计80
5.3.1 规则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删除概率80
5.3.2 规则RA码在混合信道下的性能估计80
5.4 阈值的计算81
5.5 仿真研究82
5.5.1 IRA码的性能预测82
5.5.2 规则RA码的性能预测83
5.5.3 IRA码的优化设计84
5.6 结论86
第6章 比特交织IRA码调制87
6.1 引言87
6.2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88
6.2.1 系统模型88
6.2.2 BICM的信道容量90
6.3 BIRACM系统模型91
6.4 BIRACM的实现93
6.4.1 BIRACM发射机的实现93
6.4.2 BIRACM接收机的实现93
6.5 BIRACM的优化设计94
6.5.1 信道调节器94
6.5.2 BIRACM的密度进化96
6.5.3 BIRACM的高斯估计97
6.6 仿真研究99
6.7 结论101
第7章 IRA码在远程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02
7.1 引言102
7.2 光纤信道模型103
7.2.1 光放大器中放大的自发辐射噪声104
7.2.2 x2律信道模型105
7.2.3 不对称高斯信道模型107
7.2.4 对称高斯信道模型107
7.2.5 三种信道模型比较107
7.3 IRA码在光纤信道下的译码算法108
7.3.1 接收机初始值的对数似然比108
7.3.2 IRA码在光纤信道下的译码算法109
7.4 仿真研究110
7.5 结论113
第8章 适用于ARQ系统的码率兼容IRA码114
8.1 ARQ技术114
8.2 混合ARQ/FEC技术115
8.3 吞吐率分析117
8.4 码率兼容IRA码118
8.4.1 删除法118
8.4.2 扩展法119
8.4.3 RC-IRA码的构造123
8.5 仿真研究124
8.6 结论126
第9章 交织器的设计128
9.1 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128
9.2 Turbo码交织器的作用129
9.3 Turbo码的渐近性能130
9.4 Hamming码自由距离的计算131
9.4.1 自由距离的定义131
9.4.2 约束子码131
9.4.3 约束子码最小距离的计算132
9.4.4 Hamming码自由距离的计算133
9.5 遗传交织器的设计134
9.5.1 遗传算法简介134
9.5.2 遗传交织器的定义135
9.5.3 遗传交织器设计的基本步骤136
9.5.4 仿真结果及分析137
9.6 混合交织器的设计139
9.6.1 格终止问题139
9.6.2 格终止问题对系统的影响141
9.6.3 Simile-螺旋交织器142
9.6.4 混合交织器142
9.6.5 仿真结果及分析143
9.7 结论145
参考文献146
附录 码率为0.5的IRA码在AWGN信道下的仿真程序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