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的振动控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邬哲华,陈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722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185页
- 主题词:阻尼器-应用-斜拉桥-振动控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磁流变阻尼器对斜拉索的振动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引言1
1-2 斜拉索振动4
1-2-1 斜拉索振动机理4
1-2-2 斜拉索振动方程7
1-3 斜拉索振动控制9
1-3-1 结构控制9
1-3-2 斜拉索被动控制12
1-3-3 斜拉索主动控制15
1-3-4 斜拉索半主动控制15
1-4 MR阻尼器控制15
1-4-1 磁流变液15
1-4-2 MR阻尼器模型16
1-5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17
参考文献19
第2章 采用ER阻尼器做斜拉索被动控制26
2-1 引言26
2-2 斜拉索数学模型26
2-2-1 笛卡儿坐标中的数学模型26
2-2-2 状态空间里的数学模型28
2-3 斜拉索试验模型29
2-4 ER阻尼器模型30
2-5 斜拉索振动控制试验31
2-5-1 动力特性试验31
2-5-2 振动控制33
2-5-3 共振峰频率飘移35
2-5-4 荷载影响及最优位置36
2-6 小结38
参考文献39
第3章 MR阻尼器对斜拉索减振控制的现场试验研究40
3-1 引言40
3-2 试验组织40
3-2-1 斜拉索试验对象40
3-2-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关系41
3-2-3 斜拉索试验系统42
3-3 数据处理及系统阻尼比的Hilbert变换识别方法43
3-4 试验结果47
3-4-1 系统等效阻尼比47
3-4-2 索的共振峰频率50
3-5 小结51
参考文献52
第4章 斜拉索-MR阻尼器系统的控制方程及Galerkin法求解54
4-1 引言54
4-2 斜拉索数学模型54
4-2-1 微分方程54
4-2-2 状态方程56
4-3 数值求解方法56
4-3-1 形函数的选取56
4-3-2 算法的选用58
4-4 试验索的振动控制数值计算59
4-4-1 形函数的选取及MR阻尼器模型59
4-4-2 系统等效阻尼比61
4-4-3 索共振峰频率的漂移61
4-5 小结64
参考文献65
第5章 MR阻尼器最优参数和被动控制效果66
5-1 引言66
5-2 MR阻尼器的数学模型66
5-3 斜拉索减振效果的评价68
5-4 MR阻尼器的最优参数69
5-4-1 最优型号69
5-4-2 最优电压71
5-4-3 阻尼器安装位置72
5-5 MR阻尼器被动控制效果73
5-5-1 与黏性油阻尼器被动控制效果的比较73
5-5-2 索基频、Irvine参数、激励荷载和振动模态对被动控制效果的影响74
5-5-3 电压失效时的减振效果77
5-5-4 制振的频域78
5-6 系统共振峰频率的漂移79
5-7 工程实例80
5-8 小结82
参考文献82
第6章 MR阻尼器的简化模型和最优被动控制设计84
6-1 引言84
6-2 MR阻尼器被动控制的简化模型84
6-2-1 简化模型的提出84
6-2-2 简化模型适用性的验证85
6-3 等效阻尼统一曲线87
6-4 基于简化模型的MR阻尼器动力特性88
6-4-1 等效黏性阻尼系数88
6-4-2 等效刚度系数91
6-5 简化模型的参数化表达式92
6-6 工程实例96
6-7 小结97
参考文献97
第7章 基于位移和速度方向的半主动控制99
7-1 引言99
7-2 基于位移和速度方向的控制算法99
7-3 MR阻尼器的最优参数100
7-3-1 最优型号100
7-3-2 阻尼器安装位置102
7-4 MR阻尼器半主动控制效果103
7-4-1 半主动控制效果的评价103
7-4-2 与MR阻尼器被动控制、最优黏性油阻尼器控制效果的比较103
7-4-3 索基频、激励荷载和振动模态对半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105
7-5 长索的减振效果107
7-6 小结114
参考文献115
第8章 基于最优控制力的半主动控制117
8-1 引言117
8-2 最优控制力的计算117
8-2-1 线性最优控制法117
8-2-2 特征结构配置法118
8-2-3 次最优控制法119
8-2-4 变结构滑移模态控制法119
8-3 施加电压的切换121
8-3-1 基于剪切优化的开关控制121
8-3-2 基于阻尼器出力和速度的开关控制121
8-3-3 基于Lyapunov稳定理论的开关控制121
8-4 控制算法有效性的分析122
8-4-1 计算参数122
8-4-2 状态反馈的控制122
8-4-3 输出反馈的控制123
8-5 工程实例分析127
8-5-1 计算参数127
8-5-2 最优阻尼器型号127
8-5-3 控制方法的评述128
8-6 系统仿真程序的开发131
8-6-1 系统仿真技术131
8-6-2 斜拉索振动控制程序MRCONTROL简介132
8-7 小结134
参考文献135
第9章 半主动LQG控制和神经网络半主动控制136
9-1 引言136
9-2 半主动LQG控制136
9-2-1 半主动LQG控制策略136
9-2-2 数值振动仿真138
9-3 神经网络控制141
9-3-1 神经网络控制概述141
9-3-2 神经网络振动控制实例144
9-3-3 神经网络的泛化功能147
9-4 小结150
参考文献151
第10章 基于时间离散系统的半主动控制152
10-1 引言152
10-2 动态调整控制152
10-2-1 控制假设153
10-2-2 模型降阶153
10-2-3 动态调整控制154
10-2-4 采用双黏性模型154
10-3 实例验证156
10-3-1 振动控制156
10-3-2 可控域和不可控域158
10-4 动态调整控制的试验验证161
10-4-1 试验装置161
10-4-2 自由振动试验162
10-4-3 随机激励下的振动控制试验162
10-4-4 步进频率扫描164
10-5 小结164
参考文献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