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庆瑞赵遐秋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 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曾庆瑞赵遐秋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 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164604.jpg)
- 曾庆瑞,赵遐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7015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现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文集;中文-文学研究-世界-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曾庆瑞赵遐秋文集 第5卷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 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题记3
绪论5
一、和各体中国现代文学同时诞生6
二、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发展10
三、把新闻性和文学性结合为一体15
第一编 报告文学的兴起(1919—1927)26
第一章 “五四”时代催促新文体诞生26
第一节 最后告别了新闻纪实的母体26
第二节 向读者报告伟大的“五四”运动34
第三节 周恩来的最初的理论和实践42
第二章 瞿秋自贡献了最初的力作49
第一节 他为大家开辟一条光明的路49
第二节 为伟大的十月革命高唱颂歌56
第三节 确立了报告文学创作的原则63
第三章 报告了大革命的时代风貌71
第一节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拿起笔来71
第二编 报告文学的成长(1927—1937)92
第四章 时代促进报告文学的发展92
第一节 普罗文学和左联的大力倡导92
第二节 日趋成熟的理论推动了创作98
第三节 吸取外国报告文学丰富营养107
第五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壮举117
第一节 “一·二八”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17
第二节 在动荡的年月看中国的一日123
第三节 群众性报告文学创作面面观134
第六章 硕果累累的长篇报告文学141
第一节 邹韬奋范长江挥毫疾书长卷141
第二节 浪迹海角天涯萍踪深情寄语149
第三节 西北角塞上行报告历史风云158
第七章 百花竞放的短篇报告文学170
第一节 题材趋向广阔内容日益丰富170
第二节 新闻性和文学性的趋向统一179
第三节 以人为本体的因素日益增强191
第三编 报告文学的发展(1937—1949)204
第八章 全面抗战与大时代的宠儿204
第一节 报告文学风靡抗战初期文坛204
第二节 民族抗战史的灿烂的新篇章212
第三节 丘东平碧野谱写时代的报告221
第二节 大革命的时代精神光华夺目76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在浓化中82
第四节 骆宾基曹白萧乾的烽火之作229
第九章 在写人物中发展报告文学238
第一节 根据地的报告文学空前活跃238
第二节 冀中人民奋勇抗敌的英雄谱249
第三节 一代英杰叱咤风云的交响诗258
第四节 发展了人物主体的基本法则269
第十章 迎来了人民胜利的新时代280
第一节 五洲四海风云变幻的新信息280
第二节 为伟大的解放战争引吭高歌290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乐章300
第四节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开始310
结束语319
序幕 话剧艺术的萌芽与话剧文学的胚胎325
第一章 文明新戏在社会变革中诞生327
第一节 近代人对中国戏剧文化的思考328
第二节 时事新戏与上海学生演剧勃兴334
第三节 春柳社贡献了最初的话剧文艺339
第四节 春柳派进化团和文明戏的传播344
第五节 在时局恶化中文明戏走向衰败351
第一编 现代话剧的复苏和话剧文学的诞生(1917—1927)362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发出历史的呼唤362
第一节 不批判旧戏新戏怎么能推行呢362
第二节 易卜生的影响加速了话剧复苏368
第三节 先驱者再度思考中国戏剧文化375
第三章 大力鼓吹新剧的运动和理论381
第一节 当看戏是消闲的时代已经过去382
第二节 宣扬爱美的戏剧是理想的戏剧388
第三节 引发了对剧本创作艺术的探索395
第四章 话剧文学大力呼唤启蒙主义403
第一节 在剧本里举起人的文学的旗帜405
第二节 为个性解放批判旧思想旧道德413
第三节 写国人的苦难觉醒反抗和斗争420
第五章 剧作家开始追求文学的价值427
第一节 体现出了三大主义的文学精神428
第二节 由情节支配到人物支配的变化435
第三节 协调好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性441
第六章 尝试悲剧喜剧和正剧的艺术448
第一节 悲剧的时代和多种悲剧的风貌448
第二节 喜剧的开拓和喜剧艺术的探索456
第三节 剧作家在启蒙运动中要求正剧462
第七章 编剧艺术的多方实践和成就468
第一节 认同了语言是剧本存在的形式469
第二节 锁闭式开放式结构的不同追求477
第三节 大幕的启闭和分幕分场的艺术482
第二编 现代话剧的成长和话剧文学的繁荣(1927—1937)491
第八章 话剧在社会动荡中深化变革491
第一节 南国艺术运动显示了新的潮流492
第二节 上海艺术剧社和左翼话剧运动499
第三节 民族危机和国防话剧的新发展508
第九章 话剧文学创作走向空前繁荣515
第一节 第一代剧作家奉献出新的作品517
第二节 新一代剧作家的成就令人瞩目525
第三节 话剧文学界又升腾起两颗新星535
第十章 现实主义文学大潮汹涌澎湃546
第一节 密切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关系548
第二节 为旧的时代和历史作艺术写真555
第三节 强化和深化了现实主义的精神553
第十一章 确立以写人为本位的新格局573
第一节 舞台上站起来栩栩如生的形象575
第二节 剧作家表现了写人的艺术功力582
第三节 剧本里留下了写人的美学思考589
第十二章 显示了编剧艺术的全面成熟597
第一节 精心设置戏剧冲突的编剧艺术(未完)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