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台教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台教制史
  • 心皓法师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77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天台宗-佛教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台教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天台宗兴起前的僧制规章13

第一节 佛教初传时期沙门的斋忏与禀戒13

一、汉地早期戒规之杂乱13

二、建立受戒制度后的汉僧团14

三、佛图澄弘化时的僧团组织16

第二节 东晋道安所制僧尼轨范18

一、僧尼轨范的制订背景与内容18

二、僧尼轨范的特质21

第三节 慧远庐山教团的建设23

一、慧远的严谨自律23

二、慧远对经律的求译24

三、庐山僧团的创建25

第四节 南北朝的佛教制度与组织28

一、教团内部制度的制订28

二、僧官制度的形成30

三、佛教组织的出现34

第二章 天台宗的法门相承与创立37

第一节 天台先驱者对天台宗的启导37

一、慧文的“法门改转”37

二、慧思的“新法华学”42

三、最早的大乘受戒仪规48

第二节 天台智者的创宗立教53

一、禅观实践与三大部的讲说53

二、法华开显的圆教体系59

三、以三种止观为修持体系的建立63

第三节 智者倡导的大乘圆顿戒仪67

一、别圆教性质的菩萨戒67

二、六种菩萨戒仪69

三、对得戒问题的看法73

四、智者提倡的大乘圆顿戒75

第四节 天台僧团的形成78

一、建设山林佛教的理念78

二、天台僧团的形成与仪制的确立83

第三章 以忏法为修行规范的僧制建设90

第一节 从印度僧团布萨忏摩到汉地忏仪91

第二节 智者大师的忏悔观97

第三节 四部忏法行仪规范101

一、法华三昧忏法101

二、请观世音忏法108

三、金光明忏法114

四、方等三昧忏法119

第四节 日常行仪与观心法门129

一、观心食法129

二、观心诵经法133

第五节 天台忏法涵盖三学的特色136

第四章 天台教团摄众的制法141

第一节 教团立制和创宗祖师的忧患意识141

一、法难阴影下的末法思想141

二、与王权交往中的护教意识145

三、晚年入山的感慨155

第二节 天台教团十条立制法158

一、对依堂坐禅僧众修习时间的规定160

二、对礼佛行仪的规定162

三、对用斋的规定162

四、对僧众和合共住的要求163

五、对离众别行者的修行规定165

六、对知事人的训诫167

第三节 《立制法》融合三学的特色172

第五章 唐代天台教制的发展178

第一节 玉泉系的传承与修持特色178

一、玉泉寺作为新的弘教中心之开创179

二、弘景、惠真师弟的台律并弘181

三、玉泉系与净土的合流184

第二节 以国清寺系为法统的确立及传承189

一、国清寺祖庭的筹建与僧众共修189

二、灌顶对教观的结集之功195

三、保守自修时期的三代法脉196

四、“九祖相承”与国清寺系法统的确立202

五、湛然之后天台法脉的传承207

第三节 湛然的教学风格215

一、对天台学说的诠释与发挥215

二、对弟子的讲说、问答和领修217

第四节 湛然所制的忏仪与戒仪220

一、《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220

二、湛然所制《授菩萨戒仪》225

第五节 唐代南北三地天台宗道场的运作229

一、传持教观的天台山国清寺系229

二、讲说与礼忏并重的五台山系233

三、以法华道场运作为特色的两京系238

第六章 宋代天台教院仪制246

第一节 宋代天台中兴与法脉传承246

一、宋代天台的中兴246

二、山家山外法系248

三、在道不在器的付法制度254

第二节 知礼与天台十方教寺的创建257

一、天台十方教院之滥觞257

二、延庆寺的创建与法席开演260

三、《戒誓辞》与住持五德制264

四、延庆寺十方丛林住持制的确立与发扬267

第三节 知礼所制忏仪与戒仪275

一、知礼的修忏理论275

二、知礼所制三部忏仪278

三、知礼所撰菩萨戒仪287

第四节 遵式所创天台寺院制度292

一、《天竺寺十方住持仪》292

二、规范僧徒的《别立众制》302

三、默堂行事仪则305

第五节 遵式所制忏仪与戒仪309

一、遵式所撰忏仪309

二、遵式《授菩萨戒仪十科》329

第六节 宋代天台教团的修学特色332

一、宋代天台僧团的律风332

二、宋代天台宗僧修持的主要内容337

第七章 元代天台宗清规的制订346

第一节 元代天台法脉之传承及教禅之争346

一、元代天台佛教法脉传承346

二、教禅之争与天台祖庭的收复353

第二节 天台《教苑清规》的编撰359

一、宋元时期编修清规之风气359

二、《教苑清规》的撰修及其内容365

第三节 《教苑清规》的丛林制度379

一、丛林人事组织379

二、僧众的出家教育制度394

三、丛林法务活动403

第四节 天台宗讲学制度的确立407

一、初学者的入门四书408

二、住持与都讲的讲学409

三、三科习读和锁试411

第五节 体现天台教寺特征的运作模式414

一、重视忏法修持415

二、研教观心的禅观要求417

三、安居期间的修学制度420

第八章 明清天台佛教仪制429

第一节 明代禅讲教的划分与法脉传续429

一、明代禅、讲、教的划分429

二、明清天台宗的法脉传续433

第二节 传灯所制寺院规约441

一、传灯与明代天台的中兴441

二、传灯所立六条丛林准则444

三、传灯所制《吴中石佛相好忏仪》450

第三节 智旭所制忏仪452

一、智旭与天台佛教的因缘452

二、依大乘戒制订的忏罪仪455

三、两部地藏忏仪459

第四节 明清以佛菩萨为本尊的天台忏仪462

一、历代最完善的弥勒忏仪462

二、显密共通的准提三昧忏仪465

三、以药师为本尊的三昧行法469

第五节 明清僧团的诸宗融合性质471

一、明初期天台僧团的风格471

二、明末僧团的整顿472

三、清代涅槃忏会的恢复475

第九章 近代天台教制的复兴479

第一节 近代天台佛教的弘传479

一、《法华经》的普遍弘扬479

二、天台法嗣的遍布481

第二节 谛闲与近代天台僧学之兴办483

一、谛闲对天台教观的弘扬483

二、近代天台僧教育机构的创立484

第三节 宝静制订的观宗寺规约490

一、宝静对天台事业的继承与发展490

二、宝静制订的一系列寺规492

第四节 倓虚与湛山寺制度建设500

一、倓虚与近代天台传法地域的扩展500

二、湛山寺佛学院的创建与规则的制订503

三、湛山寺共住规约与住持行则506

第五节 天台宗道场的创办与复兴511

一、天台祖庭的复兴511

二、仁山创办的江苏天台学院513

三、上海法藏讲寺的寺规514

主要参考文献518

后记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