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思维方式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思维方式论
  • 张云阁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577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思维方式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

第一章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几种误读8

第一节 费尔巴哈在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地位的误读8

一、夸大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影响的“等同论”8

二、贬低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影响的“无关论”18

三、教条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机械“环节论”25

第二节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实质的误读29

一、辩证唯物主义超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0

二、实践唯物主义超越直观唯物主义37

三、历史唯物主义超越历史唯心主义43

第三节 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45

一、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的意义46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49

三、马克思开创了哲学的新时代53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酵母57

第一节 光明正大的“感性哲学”57

一、费尔巴哈的思想历程57

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67

三、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性突破75

第二节 “中间环节”作用和“费尔巴哈派”阶段78

一、费尔巴哈哲学的“中间环节”作用79

二、科学理解“费尔巴哈派”的含义87

三、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91

第三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局限性99

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直观的关系而不是实践的关系99

二、把人的本质规定为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02

三、把人的解放看成是理论问题而不是实践问题105

第三章 从感性存在到感性活动:逻辑起点的超越109

第一节 终极存在:前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起点109

一、“本体论”思维方式110

二、“本体论”思维方式产生的理论根源115

三、“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理论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119

第二节 感性存在: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起点125

一、哲学开端是有限的东西125

二、人是“感性存在”的真实内容130

三、“感性存在”的理论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134

第三节 感性活动:马克思哲学的逻辑起点139

一、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39

二、感性活动: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过渡的桥梁144

三、传统哲学的终结与“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发轫148

第四章 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研究视阈的超越153

第一节 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153

一、前费尔巴哈哲学的异化观154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160

三、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观的理论意义及历史局限性167

第二节 从宗教异化到政治异化172

一、“政治异化”思想的由来172

二、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此岸世界真理的确立176

三、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提出179

第三节 从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184

一、劳动异化的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人184

二、劳动异化理论的确立188

三、“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194

第五章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解释原则的超越201

第一节 “解释世界”:前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趣201

一、“市民社会”: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202

二、“解释世界”:本体论思维方式的价值取向207

三、维护现存的世界:一切旧哲学的“绝对命令”211

第二节 “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213

一、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新唯物主义的落脚点213

二、“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218

三、推翻现存的奴役人的一切关系:马克思哲学的“绝对命令”223

第三节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思维方式的巨大跃迁228

一、消解“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二元对立228

二、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232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36

主要参考文献243

后记2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