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1713646.jpg)
- 张树骅,宋焕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187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77页
- 主题词:儒学-文集;实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中国实学历史地位的理论思考(代序)&葛荣晋1
儒学与做人&张树骅1
儒学:在基督教与佛教之间——儒学与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管见&苗润田 齐金江9
儒学的生命力何在?&蔡德贵17
儒学过去未来走向:从多元到多元论要&刘宗贤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王杰24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诠释路径与“创造转化”说&陶武32
儒家学说的主导精神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王祥云39
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附论经济决定论的“崇古逻辑”&邓曦泽4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方光华61
2005年中国大陆的儒学言说及其策略与路径&魏长宝68
儒学与宗教对话&张践80
从中国基督徒伦理意识的“疏离”看儒家伦理的主位性——以孟子与保罗为例分析儒学与基督教的“异质性”&赵杰88
中国哲学之“境界”论及其现代意义&方同义99
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社会观&徐公喜107
从君权思想看先秦儒家道德的理想性与功利性&张亲霞117
试论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影响&狄立勇124
《周易》定性问题新探&王家忠129
试论儒家的德性观念及其关于“人”的文明教养观&林存光136
法的视角:舜之“腐败”论再讨论&俞荣根 吕文荣 陈伟方143
传承中华伦理 建设和谐文化&闫平153
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何以可能?——依据生活儒学的阐明&黄玉顺159
孔子仁爱观再认识&杨朝明168
《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黄怀信180
程颢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王新春188
儒家仁学及现代开展之困惑论纲&刘学智190
黄宗羲仁学观初探——梨洲《孟子师说》解读&梁一群 潘起造194
略论孝道及其当代价值&齐金江202
忠孝概念的现时代意义&金德均209
《盐铁论》之孝养观研究&梅良勇 侯继文217
儒学的忧患意识与社会和谐&丁原明224
协和万邦——《尚书》与中国上古“贵和”的政治智慧&吴根友229
中国传统“和心”教育思想与现代和谐社会&修建军236
儒家的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思想&党明德247
儒学传统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梁宗华256
郭店楚墓儒简和谐思想初探&王其俊263
略论儒家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孔德立282
张载——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杨亚利286
和谐思想的现代语境&苏建国303
儒家思想对于促进和谐的价值探析&王淑臣311
植根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孙建昌 吴学丽314
建立和谐社会要以诚信为本&赵靓317
儒家“中和”思想的现代价值&孙秀峰321
试论孔子的信誉思想&商原李刚325
论强化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张爱洁333
挖掘儒家诚信资源 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刘永鹏338
诚信是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刘鲁嘉343
论儒家诚信道德的意蕴和价值&刘晓博346
先秦儒家荣辱观及其现代价值&李俊岭349
论儒学的宗教化与政治化&张进354
儒家的养民富国思想探析&李军361
儒商的历史及现实意义探求&丁加军371
论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刘书正375
孔子辩证法思想探赜&彭彦华382
孟子正义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石永之 张东伟392
儒家“均平”分配思想的再评价&马涛402
试论儒家以“天”说“诚”的理论意义&徐庆文407
从孟子的“寡欲”说到荀子的“养欲”说——儒家新义利观之形成及其价值&路德斌414
略论韩愈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李玉426
张载礼学结构功能的三个层面及其重心&林乐昌434
陆王经学特色论&罗炽448
胡适与儒&季蒙 程汉456
中国“践形”“实践”概念与以实践论为重心的哲学——中国哲学史的“实学”走向及其思想脉络&张全新465
中国实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涂可国483
“实学”的界定及其建构方法——兼评《中国实学文化导论》&朱康有489
对实学的哲学诠释&潘畅和494
中庸与实事求是——兼及儒学与实学的关系&袁玉立501
儒学与实学关系之探讨&庞万里520
朴实的志向&张天行524
经世传统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建构&黄长义527
李觏实学对其文学思想的影响&罗伽禄532
陆九渊的实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刘晓梅540
论朱升实学思想对宋儒的超越&解光宇558
王阳明实学思想新探&余怀彦566
明中叶理学转向及其意义管窥&李延仓574
论明清实学的近代走向——以黄宗羲实学思想为例&周立升583
圣人死了:戴震关于儒学治学指归的辨析&陶清589
论清代前期的启蒙思想&孙聚友596
丁若镛实学中“仁”学思想体系的建构&方浩范 束景南613
实学与西学的互释——西学东渐的学术范式转换&李志军623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李军632
武夷山儒佛道文化研究&曹方俊642
附录649
“天人合一”哲学及其现代价值论纲&李振纲649
迈向儒家德治民主的建构论要——牟宗三“开出民主论”的诠释&祝家华651
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论要&于孔宝652
从儒学思想的连续性略论理学与实学的关系&朴璟焕653
编后记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