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商法的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商法的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163587.jpg)
- 邹海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214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商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商法的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商法基础理论1
第一节 商法的理念1
一、商法的存在形式1
二、西方人的商法观3
三、商法与民法的关系6
四、商法的基本原则10
五、商法学的理论模型16
第二节 商法的公法化18
一、商法的公法化18
二、商法的公法化边界20
第三节 商法的法典化24
一、我国商法的立法形式24
二、我国商法的法典化选项之一:商法典25
三、我国商法的法典化选项之二:商事通则31
四、我国商法的法典化任务34
第二章 公司法的发展38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学发展的回顾38
一、初创时期38
二、形成规模时期39
三、深入发展时期39
第二节 公司的设立制度40
一、股东的人数和资格40
二、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43
三、股东的出资方式44
四、公司的设立原则和设立方式49
第三节 一人公司51
一、一人有限公司设立的特别规定51
二、一人有限公司机关的特别规定52
三、保护债权人的特别规定52
第四节 公司治理结构53
一、董事会制度53
二、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55
三、关于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修订56
四、上市公司治理的特别规定59
五、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义务60
第五节 股东的资格和权利61
一、股东资格的确认61
二、股东权益的保护66
三、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70
第六节 公司法上的其他问题72
一、公司自治72
二、公司担保73
三、公司的社会责任74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的发展76
第一节 合伙企业的发展趋势76
一、合伙制度与合伙企业76
二、法律丰满:社会成熟的体现77
第二节 合伙的性质80
一、集合说理论80
二、实体说理论80
第三节 普通合伙制度的新发展82
一、合伙人资格的扩展82
二、合伙财产制度的新发展86
三、入伙与退伙的新规定92
第四节 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98
一、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度产生的背景98
二、特殊的普通合伙人的责任范围100
三、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102
四、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与合并104
五、特殊的普通合伙债务的清偿顺序106
六、特殊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亏损的分摊107
七、特殊的普通合伙下合伙人的监督责任108
第五节 有限合伙制度110
一、有限合伙企业的内涵及特征110
二、有限合伙与隐名合伙的差异112
三、有限合伙制度的产生背景113
四、有限合伙的设立与管理115
第六节 合伙企业法的其他重要问题120
一、合伙企业的社会责任120
二、合伙企业的破产问题123
第四章 企业破产法的发展124
第一节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回顾124
第二节 企业破产法的制度创新126
一、企业破产法的制度创新要点126
二、破产程序的模式结构选择127
三、当事人自治主导型的破产程序137
四、企业破产法的主导价值目标138
五、劳动者权益优先受保护的问题140
第三节 管理人中心主义143
一、破产程序与管理人中心主义143
二、管理人的法律地位147
三、管理人的产生150
四、管理人的职责157
五、管理人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及其克服163
第四节 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自治165
一、破产立法上的债权人自治165
二、债权人自治的基本形式168
三、债权人自治的空间171
四、债权人自治的方式176
五、债权人自治的司法干预179
六、债权人委员会的自治功能182
第五节 企业再生程序的制度构造186
一、以企业再生为主导目标的破产程序186
二、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企业再生程序结构190
三、企业再生程序的专有制度194
四、我国企业再生制度的设计检讨203
第五章 证券法的发展207
第一节 我国证券法学发展的新机遇207
一、经济基础的变化207
二、制度环境的变迁208
第二节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律建构210
一、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结构性矛盾211
二、证券法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律支持213
三、我国资本市场层次性的主要制度完善216
第三节 证券衍生品种的法律规制220
一、证券衍生品种的法律地位221
二、我国权证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223
三、我国权证制度的完善227
第四节 公募、私募的界定与监管229
一、我国有关证券公募的立法与实践230
二、我国证券私募制度的完善233
第五节 证券公司的规范与发展237
一、证券法对证券公司的全面规范238
二、证券公司实际运行中面临的问题240
三、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思考241
第六节 证券交易所的改制与自律245
一、证券交易所的性质245
二、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功能定位247
三、证券交易所组织结构的变革248
四、证券交易所的自律功能与行政监管的协调250
第七节 证券监管的目标定位与功能实现255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与理念的转变256
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能设置259
三、我国证券监管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263
第八节 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65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界定265
二、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责任268
三、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275
四、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责任278
五、行政主导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之建立280
第六章 保险法的发展284
第一节 我国保险法治的回顾284
一、保险法学与保险法治284
二、保险法之前的保险法治284
三、保险法的颁布及其修改285
四、我国保险法修改的评价286
第二节 我国保险法的立法体例291
一、保险法的立法体例之争291
二、保险法的立法结构调整292
第三节 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94
一、诚实信用原则294
二、保险利益原则300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效力及其维持302
一、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法律事实302
二、保险合同无效的边界303
三、保险合同的失效制度304
第五节 道德危险的控制305
一、道德危险与除外责任305
二、道德危险防范的双向性问题306
三、道德危险的担当者范围306
四、被保险人“自杀”307
五、被保险人的“故意犯罪”行为308
第六节 保险分业经营与组织形式309
一、保险分业经营309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310
第七节 分期付款保证保险311
一、分期付款保证保险:问题的产生311
二、保证保险的性质312
三、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314
第八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315
一、交强险的性质316
二、交强险的强制性320
三、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325
四、交强险特有的低廉保障机制328
五、保险公司拒绝给付的抗辩权制度331
六、保险公司给付后的追偿权制度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