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网状网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线网状网原理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711007.jpg)
- 张勇,郭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465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线网状网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2
1.1.1 引言2
1.1.2 自组网与蜂窝网技术4
1.1.3 无线网状网的特点7
1.1.4 无线网状网应用分析8
1.2 无线网状网结构9
1.2.1 基础设施的网状网结构10
1.2.2 客户机结构10
1.2.3 混合式结构11
1.3 无线网状网的标准化12
1.3.1 个域网中的无线网状网IEEE 802.15.512
1.3.2 扩展无线局域网的IEEE 802.11s13
1.3.3 WiMAX中的网状网14
1.4 无线网状网典型解决方案15
1.4.1 摩托罗拉公司解决方案15
1.4.2 微软公司解决方案15
1.4.3 北电无线Mesh解决方案16
1.4.4 美国阿德里亚公司技术方案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MAC层协议19
2.1 IEEE 802.11 MAC层协议20
2.1.1 IEEE 802.11 DCF20
2.1.2 IEEE 802.11 PCF22
2.1.3 隐藏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24
2.1.4 退避算法25
2.2 IEEE 802.11s MAC层协议27
2.2.1 WLAN Mesh概述27
2.2.2 拓扑形成和邻居发现29
2.2.3 网络互连30
2.2.4 安全性30
2.2.5 扩展的二层路由30
2.2.6 增强MAC协议32
2.2.7 省电模式33
2.3 IEEE 802.16 Mesh网络34
2.3.1 IEEE 802.16 Mesh概述34
2.3.2 IEEE 802.16 Mesh帧结构35
2.3.3 调度策略38
2.3.4 网络接入与初始化42
2.3.5 IEEE 802.16j简介43
2.4 IEEE 802.15.5 MAC层协议46
2.4.1 IEEE 802.15.5功能需求46
2.4.2 IEEE 802.15.5的关键技术47
2.4.3 IEEE 802.15 Mesh中的特殊问题50
2.4.4 应用50
2.5 无线网状网中的自适应速率控制51
2.5.1 自动降速(ARF)53
2.5.2 基于接收端的自适应速率(RBAR)54
2.5.3 机遇式自适应速率(OAR)58
参考文献62
第3章 路由协议65
3.1 概述66
3.2 路由技术关键问题66
3.3 无线网状网路由协议的衡量67
3.4 先应式路由协议68
3.4.1 DSDV68
3.4.2 WRP路由协议73
3.5 按需路由协议79
3.5.1 AODV协议80
3.5.2 DSR协议及其演进88
3.6 其他路由协议100
3.6.1 多速率路由协议100
3.6.2 功率感知路由判据102
参考文献105
第4章 无线网状网性能分析107
4.1 自组网容量分析108
4.1.1 概述108
4.1.2 Ad Hoc网络容量109
4.1.3 有固定接入点的自组网容量115
4.2 无线网状网容量分析118
4.2.1 IEEE 802.11理论最大吞吐量118
4.2.2 网状网节点吞吐量分析121
4.2.3 小结127
4.3 网络公平性127
4.3.1 公平性问题的提出127
4.3.2 影响网络公平性的因素130
4.3.3 解决方案132
参考文献138
第5章 无线网状网跨层设计141
5.1 跨层设计的背景142
5.1.1 OSI的分层模型142
5.1.2 无线网络中跨层设计的必要性145
5.1.3 无线网状网中跨层设计的要求145
5.1.4 跨层设计的局限性147
5.1.5 跨层设计带来的问题148
5.2 跨层设计的方法分类149
5.3 跨层设计实例152
5.3.1 跨层路由设计152
5.3.2 跨层能量保护机制实例155
参考文献157
第6章 无线网状网中的QoS保证158
6.1 无线网状网QoS保证概述159
6.1.1 QoS的概念159
6.1.2 Internet的QoS概述159
6.1.3 无线网状网QoS保证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160
6.2 无线网状网MAC层的QoS保证机制162
6.2.1 IEEE 802.11中MAC层QoS保证的问题162
6.2.2 IEEE 802.11e标准的QoS机制163
6.2.3 IEEE 802.16的QoS机制166
6.3 无线网状网的网络层的QoS保证机制177
6.3.1 无线网状网QoS路由机制面临的问题177
6.3.2 无线网状网的QoS路由保证策略178
6.3.3 无线网状网QoS路由协议举例178
6.4 无线网状网的QoS保证模型188
6.4.1 INSIGNIA189
6.4.2 FQMM192
6.4.3 SWAN194
参考文献197
第7章 自组网与蜂窝网的整合199
7.1 概述200
7.2 多跳无线接入蜂窝网203
7.3 机会驱动多址接入(ODMA)204
7.3.1 ODMA的概念204
7.3.2 ODMA基础结构配置205
7.4 iCAR系统207
7.5 MADF系统210
7.5.1 基本思想210
7.5.2 系统操作211
7.6 多跳中继协作MIMO211
7.6.1 协作MIMO的基本概念211
7.6.2 协作MIMO的传输方式212
参考文献214
第8章 无线网状网中的多信道技术215
8.1 信道分配策略216
8.2 多信道带来的问题218
8.3 多信道MAC协议219
8.4 IEEE 801.11s中WLAN网状网的多信道222
8.4.1 射频信道接口和单一信道图222
8.4.2 公共信道框架223
8.4.3 公共信道选择224
8.5 基于IEEE 802.11的多信道无线网状网体系结构与算法Hyacinth225
8.5.1 Hyacinth体系结构介绍225
8.5.2 Hyacinth模型中的路由算法和信道分配226
参考文献230
第9章 无线网状网仿真设计232
9.1 NS-2网络仿真器233
9.1.1 NS-2介绍233
9.1.2 NS-2仿真原理237
9.1.3 NS-2的扩展:添加新协议240
9.2 增强型网络仿真器TeNS242
9.2.1 TeNS对NS-2的改进242
9.2.2 TeNS分析243
9.2.3 TeNS实例(信道间干扰)246
9.3 仿真分析需要的相关工具248
9.3.1 数据处理工具gawk248
9.3.2 数据处理工具perl252
9.3.3 图形绘制工具gnuplot256
9.3.4 图形绘制工具xgraph262
9.3.5 程序调试工具gdb265
9.4 MESH仿真实例267
9.4.1 MESH仿真实例:吞吐量分析267
9.4.2 MESH仿真实例:AODV路由协议273
9.4.3 MESH仿真实例:BEB及MILD退避算法276
9.4.4 MESH仿真实例:自适应调制280
参考文献285
附录A 缩略语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