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宗教管理学
  • 杨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264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宗教-组织-管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宗教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宗教管理与宗教管理学3

一、宗教管理3

(一)什么是宗教管理3

(二)宗教管理的基本内容4

(三)宗教管理的重要意义5

二、宗教管理学6

(一)宗教管理学的概念6

(二)宗教管理学的分类6

(三)宗教管理学的两个基本领域7

(四)宗教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8

第二章 宗教管理的历史发展10

一、中国宗教管理历史概述10

二、西方宗教管理历史概述14

三、当代宗教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16

(一)中西方宗教管理的历史经验16

(二)未来宗教管理的发展趋势18

第三章 宗教管理学研究的现状、方法与意义23

一、宗教管理学研究的现状23

(一)宗教管理学研究的薄弱状态23

(二)建立宗教管理学学科是时代的要求24

二、宗教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5

(一)理论分析法25

(二)实践考察法26

(三)历史考察法27

三、学习和研究宗教管理学的意义与方法27

(一)学习和研究宗教管理学的意义27

(二)学习和研究宗教管理学的方法30

第四章 宏观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35

一、宏观宗教管理及其意义35

(一)什么是宏观宗教管理35

(二)宏观宗教管理的目的和意义36

二、宏观宗教管理的内容38

(一)宗教的行政管理38

(二)宗教的行业管理38

(三)宗教的社会监管38

三、宏观宗教管理的特点39

(一)宏观性39

(二)公共性39

(三)指导性39

(四)服务性39

(五)规范性40

(六)复杂性40

(七)敏感性40

四、当前我国宏观宗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基本对策41

(一)当前宏观宗教管理存在的问题41

(二)解决当前问题的基本对策42

第五章 宏观宗教管理的基本方法44

一、法律方法44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44

(二)法律方法的特点45

(三)法律方法的作用46

(四)法律方法的运用47

二、行政方法48

(一)行政方法的概念48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48

(三)行政方法的作用50

(四)行政方法的运用50

三、思想教育方法51

(一)思想教育方法的概念51

(二)思想教育方法的特点53

(三)思想教育方法的作用54

(四)思想教育方法的运用55

四、经济方法56

(一)经济方法的概念56

(二)经济方法的特点57

(三)经济方法的作用58

(四)经济方法的运用59

第六章 宏观宗教管理的组织机构61

一、我国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历史沿革61

(一)先秦两汉的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62

(二)魏晋南北朝的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63

(三)隋唐两宋时期的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65

(四)元明清至民国的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67

(五)国外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经验69

二、当前我国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73

(一)政府专门性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74

(二)宗教团体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77

(三)政府相关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86

(四)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宏观宗教管理机构的设置88

(五)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经验教训92

三、设置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必要性与原则93

(一)设置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必要性93

(二)设置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94

四、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结构97

(一)直线式结构98

(二)顾问指导式和独立式结构98

(三)平行式结构99

五、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99

(一)政府宏观宗教管理部门的职责99

(二)宗教协会和宗教团体的职责101

(三)相关政府宗教管理部门的职责102

六、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运作102

(一)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管理原则102

(二)宏观宗教管理组织机构的运作过程105

第七章 宏观宗教管理者111

一、宏观宗教管理者的基本素质111

(一)宏观宗教管理领导者的基本素质111

(二)一般宏观宗教管理者的基本素质113

二、宏观宗教管理者的选拔、考核与奖励114

(一)选拔和任命115

(二)考核117

(三)奖励120

三、宏观宗教管理者的培训122

(一)宏观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123

(二)宏观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的原则124

(三)宏观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125

(四)宏观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的机构126

(五)宏观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的方式129

第八章 社会宗教政策132

一、社会宗教政策的概念132

(一)社会宗教政策概念的界定132

(二)社会宗教政策的基本作用134

(三)社会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135

二、社会宗教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37

(一)社会整体利益至上原则137

(二)宗教信仰自由原则138

(三)坚持宗教“五性”原则138

(四)宗教与社会其他方面分离原则139

(五)各宗教平等原则139

(六)独立自主办教、反对外国干涉原则140

三、社会宗教政策的制定140

(一)社会宗教政策的制定机构140

(二)社会宗教政策的制定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42

(三)社会宗教政策的制定的基本程序144

四、社会宗教政策的实施147

(一)社会宗教政策的实施机构147

(二)社会宗教政策的实施步骤147

五、社会宗教政策的调整149

(一)社会宗教政策调整的原因149

(二)社会宗教政策调整的程序149

第九章 宗教组织的社会治理152

一、宗教组织社会治理的重要性152

二、宗教组织社会治理的原则155

(一)依法治理原则156

(二)思想教育引导为主原则157

(三)尊重宗教传统原则158

(四)自我约束原则159

(五)平等协商原则159

三、宗教组织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160

(一)教育引导160

(二)行政治理160

(三)司法治理161

四、宗教组织社会冲突的类型与解决方式162

(一)宗教组织社会冲突的几种类型162

(二)宗教组织社会冲突的解决方式164

第十章 宗教组织的社会行为规范167

一、宗教组织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基本内容167

(一)宗教组织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概念168

(二)确立宗教组织社会行为规范的必要性168

(三)宗教组织社会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170

二、宗教组织的机构规范170

(一)宗教组织的登记171

(二)宗教组织的章程173

(三)宗教组织的机构设置175

三、宗教组织的活动规范176

(一)宗教活动的法律规范176

(二)宗教活动的计划规范177

(三)宗教活动的组织领导规范179

(四)宗教活动的实施规范180

四、宗教组织的教产管理规范181

(一)宗教组织的财物管理规范182

(二)宗教组织的财务制度规范184

五、宗教组织的事业机构规范186

(一)宗教组织事业机构的法律规范187

(二)宗教组织事业机构的制度规范187

(三)宗教组织事业机构的发展规范188

第十一章 宗教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管理190

一、慈善公益活动与宗教组织的密切联系190

(一)中外宗教组织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情况190

(二)宗教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内在联系201

二、对宗教组织慈善公益活动的支持和鼓励204

(一)国家的支持和鼓励205

(二)社会公众的支持和鼓励206

三、宗教组织慈善公益活动的规范与管理208

(一)宗教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应遵循的准则208

(二)慈善公益活动应有完善的计划和措施211

(三)慈善公益活动应在统一的组织领导下进行212

四、宗教组织慈善公益活动的社会监管213

(一)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214

(二)宗教协会的监管215

(三)社会公众的监督216

第十二章 微观宗教管理的基本概念221

一、什么是微观宗教管理221

二、微观宗教管理的对象和任务222

(一)微观宗教管理的对象222

(二)微观宗教管理的任务223

(三)微观宗教管理的意义223

三、微观宗教管理的特点224

(一)宗教事业性224

(二)客观科学性225

(三)历史传承性226

(四)思想情感性227

(五)超越功利性227

(六)德行统一性228

(七)教化传播性229

四、当前微观宗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30

(一)当前微观宗教管理存在的问题230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232

第十三章 宗教组织236

一、宗教组织及其特236

(一)组织与宗教组织的概念236

(二)宗教组织的特点238

二、各宗教的组织体制243

(一)佛教的寺院组织243

(二)道教的宫观组织244

(三)天主教的教皇主教制组织245

(四)东正教的牧首主教制组织245

(五)基督新教的主教制组织248

(六)基督新教的长老制组织249

(七)基督新教的公理制组织249

(八)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组织250

三、宗教组织的结构251

(一)直线型宗教组织251

(二)直线职能型宗教组织253

(三)委员会制宗教组织254

四、宗教组织的建构256

(一)宗教组织建构的相关因素256

(二)宗教组织建构的基本原则260

(三)宗教组织建构的基本程序263

第十四章 宗教组织的决策266

一、宗教组织决策的基本概念266

(一)宗教组织决策的概念266

(二)宗教组织决策的作用267

(三)宗教组织决策的类型269

二、宗教组织决策的原则和特点272

(一)宗教组织决策的原则272

(二)宗教组织决策的特点274

三、宗教组织决策的基本程序275

(一)确定决策目标276

(二)拟定备选方案276

(三)评价备选方案276

(四)选择方案277

(五)实施方案277

(六)追踪反馈278

第十五章 宗教组织的计划279

一、计划及其作用279

(一)什么是计划279

(二)计划的作用280

二、计划的内容和种类283

(一)计划的内容283

(二)计划的种类285

三、计划的制定286

(一)计划制定的原则286

(二)计划制定的程序289

(三)计划制定的方法291

四、计划的实施294

(一)计划实施的步骤294

(二)计划实施中问题的处理296

五、目标管理297

(一)目标管理及其特点297

(二)目标管理的步骤298

(三)推行目标管理应注意的事项300

第十六章 宗教组织的领导302

一、宗教组织的领导者302

(一)宗教组织领导者的概念302

(二)宗教组织领导者的作用303

二、宗教组织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306

(一)思想素质306

(二)业务素质308

(三)身体素质309

三、宗教组织领导工作的基本内容310

(一)决定决策和计划310

(二)下达目标任务310

(三)确定权责关系311

(四)及时发出行为指令312

(五)合理配置各种资源313

四、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314

(一)树立和维护领导者的权威314

(二)合理分配权力315

(三)有效运用领导方式315

(四)善于运用正确的激励方式316

(五)坚持正确的管理作风316

(六)善于运用管理艺术317

第十七章 宗教组织的控制319

一、宗教组织的控制及其作用319

(一)控制的概念319

(二)控制的作用320

二、宗教组织控制的类型321

(一)事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321

(二)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分层控制324

三、控制的原则325

四、控制的过程328

(一)确定控制标准328

(二)衡量实际工作329

(三)采取相应措施331

五、宗教组织控制的方法332

(一)预算控制法332

(二)评审控制法334

(三)自我控制法334

第十八章 宗教组织的协调336

一、宗教组织的协调及其基本内容336

(一)宗教组织协调的概念336

(二)宗教组织协调的内容337

二、宗教组织协调的基本原则339

三、宗教组织协调的过程340

(一)收集相关信息340

(二)交流协商,达成共识341

(三)进行必要的调整343

四、宗教组织协调的方法343

(一)思想协调法343

(二)会议协调法344

(三)交往协调法344

(四)法律协调法345

(五)利益协调法345

第十九章 教职人员与信众的管理347

一、教职人员形成)演变的历史考察347

(一)佛教教职人员的形成与演变349

(二)道教教职人员的形成与演变350

(三)基督教教职人员的形成与演变351

二、教职人员的构成与特点353

(一)教职人员的构成353

(二)教职人员的特点359

三、教职人员的吸纳)选拔与培训360

(一)教职人员的吸纳360

(二)教职人员的选拔363

(三)教职人员的培训365

四、信众的管理367

(一)信众管理的重要性367

(二)当前我国信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68

(三)解决我国当前信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369

第二十章 宗教组织人员的激励371

一、激励与宗教组织人员的激励371

(一)激励的概念371

(二)宗教组织人员激励的作用372

(三)宗教组织人员激励的特点373

二、宗教组织人员激励的要素376

(一)人的需要和动机376

(二)激励中的两个基本要素379

三、宗教组织人员激励的原则与方法381

(一)激励的基本原则381

(二)激励的方法382

第二十一章 教产管理385

一、教产与教产管理385

(一)教产及其内容385

(二)教产管理及其重要性387

(三)教产管理的特点389

二、各教教产管理制度390

(一)佛教寺院的教产管理制度390

(二)道教宫观的教产管理制度397

(三)天主教教产管理制度401

(四)基督新教教产管理制度406

(五)伊斯兰教的教产管理制度410

三、教产的登记和使用原则416

(一)教产的登记管理416

(二)教产的使用原则417

四、宗教组织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保卫419

(一)宗教组织设施的日常维护419

(二)宗教组织设施的安全保卫420

(三)宗教组织设施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21

五、当前我国教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422

(一)当前我国教产管理存在的问题422

(二)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425

第二十二章 宗教组织的财务管理430

一、宗教组织财务管理概述430

(一)宗教组织财务管理的概念430

(二)宗教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431

(三)宗教组织财务管理的特点432

二、宗教组织的预算与决算管理433

(一)宗教组织的预算管理433

(二)宗教组织的决算管理436

三、宗教组织的收入与支出管理438

(一)宗教组织的收入管理438

(二)宗教组织的支出管理441

四、宗教组织的财务监督444

(一)财务监督的重要性444

(二)财务监督的内容444

(三)财务监督的实施445

(四)财务监督中应注意的问题446

五、当前宗教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47

(一)当前宗教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47

(二)完善宗教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449

第二十三章 宗教活动的管理453

一、宗教活动的内涵与特点453

(一)宗教活动的内涵453

(二)宗教活动的特点454

二、宗教活动的准备457

(一)建立完善的活动组织领导机构457

(二)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书458

(三)活动的申报审批458

(四)设备用品的准备459

(五)活动场所安全保障459

三、宗教活动的领导和控制460

(一)宗教活动领导与控制的必要性460

(二)政府相关部门对宗教活动的领导与控制461

(三)宗教协会对宗教活动的领导和控制462

(四)活动组织者对宗教活动的领导和控制463

四、宗教活动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处理464

(一)宗教活动中的各种意外事件464

(二)宗教活动中意外事件的处理465

第二十四章 宗教组织的事业管理467

一、宗教组织的事业467

(一)宗教组织事业的概念467

(二)宗教组织事业的类型468

二、宗教组织开办事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72

三、宗教组织的事业选择475

(一)宗教组织的事业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75

(二)宗教组织的事业选择应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素476

四、宗教组织的事业经营管理模式477

(一)直接经营管理模式478

(二)委托经营管理模式479

(三)独立董事会经营管理模式480

五、宗教组织事业机构的人员管理481

(一)事业机构人员的任用和管理481

(二)志愿人员的管理482

第二十五章 宗教教育管理484

一、宗教教育概述484

(一)宗教教育的概念484

(二)宗教教育的基本内容485

二、宗教教育管理的原则和内容487

(一)宗教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487

(二)一般宗教教育管理应注意的问题489

三、宗教学校教育管理491

(一)宗教学校的设置491

(二)课程与师资493

(三)宗教学校的招生与就业管理495

(四)宗教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497

第二十六章 宗教宣传与出版及法物制作与流通管理500

一、宗教宣传管理500

(一)宗教宣传及其基本内容500

(二)宗教宣传管理的内容和原则502

二、宗教出版管理505

(一)宗教出版概述505

(二)宗教出版管理的基本要求507

(三)宗教出版的组织管理509

三、法物的制作与流通管理511

(一)法物的概念511

(二)法物的制作管理511

(三)法物的流通管理512

参考文献5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