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鱼尾狮的政治学:新加坡执政党的治国之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鱼尾狮的政治学:新加坡执政党的治国之道
  • 吕元礼,黄锐波,邱全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351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鱼尾狮的政治学:新加坡执政党的治国之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制度与文化的分析:内部运作机制和政党文化转型8

一、制度分析:人民行动党的内部运作机制8

1.静态表现:人民行动党的内部组织结构9

2.动态展示:人民行动党的内部运作方式17

3.案例分析:干部党员制度的产生和中执委选举制度的演进25

二、文化分析:人民行动党的政党文化转型29

1.指导思想:从高调的意识形态转型为低调的实用理性30

2.属性色彩:从“最能关心工人利益的党”转型为“代表国内各方面的利益”的党33

3.政治观念:从破坏的、“决定一切”的政治观转型为建设的、服从经济的政治观34

4.权威模式:从超凡魅力权威转型为法理权威36

第二章 东方对西方的挑战:李光耀的政治思想与实践40

一、李光耀对于民主的反思40

1.民主不是至高无上的目标41

2.民主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44

3.民主不是制造出来的51

4.民主不是实行市场经济的“无之必不然”的条件55

二、李光耀对一人一票制的质疑58

1.一人一票制所立足的人人平等的假设未必真实59

2.一人一票制并不完全适应各国的现实需要60

3.一人一票制并不完全适合新加坡的现实国情62

4.一人一票制并不利于新加坡将来的发展62

5.一人一票制往往妨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64

三、李光耀特别注重天赋素质的人才观64

1.提出论点:天赋素质比后天因素更能决定人的智力与能力65

2.正视现实:新加坡人口中的“劣生”趋势68

3.考察日本:日本人的智慧得分越来越高72

4.解决问题:优生与优育并行,留才与引进并举75

第三章 民本与民主的会通:吴作栋的行政思想与实践80

一、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背景81

1.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理论渊源81

2.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条件87

3.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89

二、吴作栋对儒家民本的弘扬92

1.确立“重视民意、舒解民怨”的行政意识92

2.树立“良好政府、体恤民情”的行政理念97

3.采行“变通灵活、人情味浓”的行政举措108

三、吴作栋对协商民主的发展113

1.营造“社会开放、管制宽松”的行政环境118

2.创立“引导正确、参与积极”的行政文化123

3.创制“价值合理、运作规范”的行政程序129

四、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评价132

1.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贡献132

2.吴作栋行政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局限140

3.新加坡行政发展的未来走向146

第四章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加坡“托管式民主”154

一、“托管式民主”的具体表现156

1.“托管式民主”的形成:民主选举与一党长期执政并存155

2.“托管式民主”的运作:君子执政与以法治权并举160

3.“托管式民主”的结果:权威政府与有限政府统一166

二、“托管式民主”的思维基础173

1.“托管式民主”的思维基础之一:理性思维174

2.“托管式民主”的思维基础之二:中和思维182

三、“托管式民主”的双重效应188

1.“托管式民主”的有效性189

2.“托管式民主”的有限性194

四、“托管式民主”的未来走向199

1.从特别突出“民本”走向更加强调“民主”200

2.从偏重“实质性民主”走向完善“程序性民主”202

3.从倾向弘扬“善政”走向注重发展“善治”206

第五章 对抗向协作的转轨: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劳、资、政共生模式212

一、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劳资政关系的发展演进215

1.崎岖之途:新加坡政府与工会关系的发展演进215

2.披荆斩棘:新加坡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发展演进219

3.水到渠成:新加坡劳资关系的发展演进222

二、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价值依托225

1.重视规则:新加坡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文化依靠227

2.和而执中:新加坡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思维基石229

3.尊重权威:新加坡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力量之源232

4.清正廉洁:新加坡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政治保障234

三、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劳资政共生模式形成的具体实践237

1.政劳共生:政府如何处理与劳方的关系237

2.政资共生:政府如何处理与资方的关系249

3.劳资共生:政府如何处理劳资关系258

四、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的劳资政共生模式的评价266

1.意义:指挥棒下的和谐乐章267

2.局限:戴着镣铐的舞蹈?270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