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治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705274.jpg)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4822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1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1
0.1 导言:中国治理项目与中国大环境1
0.2 国家角色的转换及其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7
0.3 引入现代化监管工具,提高公共行为的效率和效果10
0.4 调整各级政府间的关系15
0.5 巩固制度框架18
0.6 结论21
注释22
参考文献23
附录0.1 经合组织成员国和良治23
附录0.2 中国的政治体制23
第Ⅰ部分 公共部门管理27
第1章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27
摘要27
1.1 导言27
1.2 背景28
1.3 内容32
1.4 结论和建议38
注释39
参考文献40
附录1.142
第2章 事业单位的改革:挑战和前景43
摘要43
2.1 导言44
2.2 事业单位:改革中一个缺失的组织范畴45
2.3 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经验47
2.4 中国将要面临的主要改革挑战54
2.5 结论55
注释57
参考文献58
第3章 中国的反腐败59
摘要59
3.1 腐败问题60
3.2 中国对腐败行为的惩处62
3.3 在公共部门预防腐败和促进廉洁68
3.4 结论74
注释74
参考文献76
第4章 中国电子政府78
摘要78
4.1 导言78
4.2 电子政府案例78
4.3 电子政府的发展和机构80
4.4 电子政府发展的障碍82
4.5 国家电子政府计划85
4.6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和信息共享90
4.7 电子政府项目和公共行政改革94
4.8 挑战与对策97
注释98
参考文献98
附录4.1 电子政府网站100
第5章 统计工作的制度安排102
摘要102
5.1 导言102
5.2 中国统计系统的主要特征103
5.3 制度组织和数据汇编方法的评估109
5.4 结论和建议113
注释114
参考文献117
第Ⅱ部分 公共财政123
第6章 中国的税收治理123
摘要123
6.1 导言124
6.2 中国目前的税收体制124
6.3 挑战128
6.4 对未来改革的指导134
参考文献134
附录6.1135
第7章 中国的公共预算问题138
摘要138
7.1 导言138
7.2 中国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的背景139
7.3 改革情况141
7.4 一瓶子不满?公共支出管理的现状144
7.5 下一步是什么?148
注释149
参考文献150
附录7.1151
第8章 中国的公共支出政策153
摘要153
8.1 导言154
8.2 问题综述154
8.3 地区财政的不平衡以及对中国支出政策的启示160
8.4 结论167
注释168
参考文献168
第Ⅲ部分 市场力量的制度框架173
第9章 中国的监管管理与改革173
摘要173
9.1 导言173
9.2 中国监管改革的潜在利益和挑战174
9.3 改善监管质量的近期努力176
9.4 监管的透明化和可获得性177
9.5 公共咨询178
9.6 评估监管的市场影响179
9.7 建立监管机构182
9.8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84
9.9 许可实践与程序改革185
9.10 改善规章的应用和实施186
9.11 结论188
注释188
参考文献189
第10章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公司治理完善:中国企业改革的两个挑战191
摘要191
10.1 导言192
10.2 改革国有资产治理193
10.3 改善上市公司治理197
10.4 结束语201
注释201
参考文献203
第11章 劳工保护:劳工管理与社会保障所面临的挑战205
摘要205
11.1 导言206
11.2 扩大正规就业机构的范围207
11.3 《劳动法》和行政资源208
11.4 就业服务及相关的项目212
11.5 劳动监察215
11.6 社会保障部门216
注释220
参考文献221
第12章 中国的竞争法和相关政策223
摘要223
12.1 导言224
12.2 一般性考虑224
12.3 竞争原则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系统运用是如何促进中国的经济改革的226
12.4 中国需要一般性竞争法律229
12.5 结论233
注释233
参考文献234
第13章 中国的银行业治理235
摘要235
13.1 导言236
13.2 银行部门的治理237
13.3 中国的银行治理240
13.4 2003年以来银行系统改革的全新举措244
13.5 国有商业银行的整顿计划251
13.6 小结和结论253
注释254
参考文献255
第14章 中国的知识产权:治理的挑战与前景257
摘要257
14.1 导言258
14.2 知识产权和经济发展258
14.3 知识产权政策与中国的增长动力260
14.4 中国知识产权体制概况261
14.5 治理和执法263
14.6 如何加强执法268
注释271
参考文献272
第15章 中国应对外国直接投资政策治理的挑战275
摘要275
15.1 导言和概要275
15.2 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审批过程和保持所有权限定278
15.3 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政策281
15.4 国有企业改革与外国直接投资282
15.5 公司治理284
15.6 会计准则和条例285
15.7 跨行业兼并与收购286
15.8 法治和外国直接投资287
15.9 法律诉讼程序288
15.10 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国直接投资289
15.11 腐败和外国直接投资290
注释291
参考文献292
第16章 有效农业政策体制框架:当前问题和未来挑战293
摘要293
16.1 导言293
16.2 重要决策制定和顾问团体294
16.3 法律,文件和决议295
16.4 国务院下属中央机构295
16.5 粮食市场组织体系298
16.6 土地使用制度与法律框架的模糊性300
16.7 未来的挑战301
注释302
参考文献302
第Ⅳ部分 确保可持续发展307
第17章 中国的环境治理307
摘要307
17.1 报告的背景与目的308
17.2 良治与环境308
17.3 对环境政策框架的描述310
17.4 治理面临的挑战317
17.5 在环境决策制定中获得环境信息,实现公众参与325
17.6 结论和建议333
注释337
参考文献337
第18章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质量339
摘要339
18.1 背景339
18.2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纲要342
18.3 改革的进程345
18.4 高等教育的财政来源346
18.5 现存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手段与实践348
注释351
参考文献351
刊后语Ⅰ:经合组织商业与工业顾问委员会(BIAC)353
良好的公共治理:企业长期参与的关键354
1.1 导言354
1.2 投资的透明度355
刊后语Ⅱ:经合组织贸易联盟顾问委员会(TUAC)357
提高中国劳动标准:中国治理面临的挑战358
1.1 介绍358
1.2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358
1.3 工会的权利359
注释360
术语361
专栏2
专栏0.1 中国转型的理论框架:从四个现代化到和谐社会2
专栏0.2 行政区划4
专栏0.3 条块关系16
专栏1.1 2004年人事部局级干部选拔33
专栏2.1 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在相当于失业单位的部门的角色(所有权和资助)48
专栏3.1 中国的腐败问题有多严重?60
专栏3.2 建立道德基础69
专栏3.3 管理公共部门的利益冲突: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和工具包71
专栏4.1 中国电子政府发展历程80
专栏4.2 上海信息化委员会82
专栏4.3 南海市“一把手工程”85
专栏4.4 苏州公共监督公告牌系统92
专栏6.1 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131
专栏7.1 年终的预算请求141
专栏7.2 中国巨大的预算外财政收支145
专栏8.1 政府支出的分类以及申报156
专栏9.1 定义174
专栏9.2 经合组织监管改革的原则175
专栏9.3 改善监管质量的近期计划176
专栏9.4 中国法律制定过程概览(国家层次)177
专栏9.5 经合组织监管决策的参考清单179
专栏9.6 中国未能充分实施监管的过渡性原因和结构性原因186
专栏9.7 中国依法行政的指导原则187
专栏10.1 激活市场:向自主、公司化和部分发股筹资的逐渐过渡193
专栏10.2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改革上市公司治理建议的摘要198
专栏10.3 在《公司法》修改过程中考虑的公司治理议题198
专栏11.1 居民登记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及其改革211
专栏11.2 公共养老金体系217
专栏11.3 农民工特定条件下的社会保险:两个例子219
专栏12.1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促进竞争的改革步骤229
专栏13.1 内部治理与银行业监管238
专栏13.2 中央计划下的中国银行241
专栏14.1 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259
专栏14.2 侵权与安全266
专栏15.1 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激励措施282
专栏16.1 2004年初的中国粮食管理体制299
专栏16.2 各级机构的土地分配权300
专栏17.1 中国与环境管理相关的政府部门313
专栏17.2 国家层级以下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单位314
专栏17.3 中国环境政策实行的规章制度315
专栏17.4 四川省的水资源管理317
专栏17.5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320
专栏17.6 中国的排放许可体系322
专栏17.7 中国政府倡导的环境运动324
专栏17.8 环境周报与环境日报326
专栏17.9 中国的环境信息披露与绩效等级327
专栏17.10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制定的形式329
专栏17.11 主要非政府行动者331
专栏17.12 加强环境信息的利用和公众参与决策制定的国际实践的例证332
表3
表0-1 转型期五次主要的行政改革3
表1-1 1998年各行政级别公务员人数和分布31
表1-2 中央管理的公务员职位空缺数量和申请人数(1994—2004)32
表1-3 公务员工资主要构成:职位工资和级别工资的支付标准(2004)37
表2-1 政府机构的组织分类50
表6-1 GDP和税收收入(1998—2003)130
附表6-1 税收水平和税收结构(一般政府)(1998—2003)135
附表6-2 税收水平和税收结构(中央政府)(1998—2003)136
附表6-3 税收水平和税收结构(地方政府)(1998—2003)137
表7-1 湖南省主要支出的收入来源(1999)148
附表7-1 中国分权程度比较151
附表7-2 支出安排151
表8-1 官方公布的政府支出155
表8-2 2002年主要政府预算支出类别所占比重156
表8-3 主要支出项目占GDP的比重和平均增长率159
表8-4 省际人均支出和收入的差异(1995—2003)162
表8-5 2002年全国支出指标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差异163
表11-1 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工人数207
表11-2 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208
表17-1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中的环境目标和指标示例311
表18-1 中国不同高等教育机构的入学率340
表18-2 1997年公立大学财政来源341
表18-3 2000年毕业生的就业率350
图29
图1-1 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数量(1993—2002)29
图1-2 政府机构、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总人数(1993—2002)30
图1-3 中国公务员管理体系30
图1-4 中国公务员职位和等级结构31
图1-5 具有大学学历的领导干部(1981—1998)33
附图1 中国公职人员估计人数42
图2-1 跨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组织形式49
图4-1 中国电子政府资源的增长79
图4-2 中国电子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类型91
图4-3 中国电子政府网站提供的在线服务92
图5-1 统计工作组织图104
图5-2 中国统计机构的组织图105
图6-1 GDP和税收收入(1998—2003)130
图7-1 两个比率140
图7-2 中央预算分配的资源140
图7-3 中国政府结构147
附图7-1 地方财政支出比例(1999)151
图8-1 2000年部分国家公私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158
图8-2 2002年省际人均支出和人均GDP的关系162
图8-3 2001年各省县级人均支出泰尔指数不均衡的差异163
图8-4 2001年省际实际公共支出与调整后的全国平均实际支出百分比的对比情况164
图8-5 2001年省际县级实际公共支出与调整后的全国县级平均实际支出百分比的对比情况165
图9-1 监管改革的阶段181
图16-1 监管中国农产品领域的中央机构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