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蔡普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1534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理论研究;社会秩序-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概述3
第一节 邓小平对“社会稳定”及其重要性的理解3
一、稳定和社会稳定3
二、邓小平对社会稳定概念的把握6
三、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12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8
一、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萌芽19
二、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形成20
三、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不断丰富完善与发展23
第三节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基本特征26
一、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26
二、群众利益第一29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31
四、目的性和手段性相统一34
第四节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5
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35
二、为中国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现实指导38
第一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44
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稳定44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47
三、妥善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关系到中国政局的稳定50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制度保障52
一、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道路52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8
第三节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思想前提63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64
二、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实现思想稳定的前提66
第四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法制基础70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71
二、对人民民主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73
三、对敌人专政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保障76
四、加强人民军队建设,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81
第二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第一节 经济发展是保证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85
一、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方略85
二、经济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稳定的核心内容90
三、经济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关键94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100
一、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100
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106
第三节 坚持生产力标准,引领经济快速发展111
一、生产力标准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112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117
三、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121
第三章 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一节 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128
一、路线、方针、政策的内涵129
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与可变性的辩证法130
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134
第二节 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连续性的基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7
一、经验总结: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138
二、前后一致: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141
三、现实及将来的需要:思想路线是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连续性的基石145
第三节 保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连续性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149
一、我党基本路线的五次历史沿革149
二、坚持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154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动摇159
第四章 干部队伍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组织保证第一节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173
一、干部队伍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的重要保证174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连续性、稳定性要靠干部队伍的关键作用176
第二节 下大力气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社会稳定提供组织保证179
一、从严治党是增强党的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179
二、中国大局的稳定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183
三、认真解决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191
第三节 大力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干部是一项关系未来的战略任务197
一、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的紧迫性198
二、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方针选拔培养高素质的年轻干部200
三、建章立制,强化青年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205
第五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211
第一节 重视农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11
一、农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12
二、农业的发展是其他产业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13
三、农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14
第二节 农业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性问题216
一、农业发展对社会稳定的直接意义218
二、农业通过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稳定220
三、农业通过影响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社会稳定224
第三节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226
一、依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26
二、依靠科学,发展农村生产力235
三、深化改革,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239
第六章 联系群众,化解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经常性措施第一节 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共同维护社会稳定243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244
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248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稳定工作252
四、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和共同富裕观,避免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256
第二节 反腐倡廉,为社会稳定提供保证263
一、腐败是社会稳定的大敌264
二、采取措施,坚定不移地反腐倡廉266
第三节 正确解决民族问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271
一、缩小各民族地区差异,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71
二、采取特殊政策,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72
三、继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自治的原则275
第七章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的外部条件第一节 国内的社会稳定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279
一、中国的社会稳定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80
二、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能的284
第二节 争取和平稳定国际环境的措施与方针289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90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92
三、运用“一国两制”的方法,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95
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00
参考文献308
后记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