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1598160.jpg)
- 潘锦平编写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0068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言1
1.1软件工程学的背景和目的1
1.2软件和软件生命期模型3
1.3软件质量的评价7
1.4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自动工具10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方法14
2.1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阶段的14
基本概念14
2.2结构化分析(SA方法)概述16
2.2.1由顶向下逐层分解16
3.13.1概述 117
2.2.2描述方式17
2.2.3步骤18
2.3数据流图18
2.3.1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18
2.3.2由外向里画数据流图22
2.3.3分层数据流图24
2.3.4 由顶向下画分层数据流图26
参考文献 127
2.3.5实例——运动会管理系统29
2.3.6数据流图的改进31
2.4.1 词典与数据流图的联系34
2.4.2词典条目的各种类型34
2.4数据词典34
2.4.3词典条目的实例36
2.4.4词典的实现39
2.5小说明40
2.5.1加工的描述40
2.5.2结构化语言41
2.5.3判定表44
2.6分析的步骤46
2.5.4判定树46
2.7 SA方法小结51
2.8需求分析阶段的其他工作52
参考文献53
第三章设计方法54
3.1模块54
3.2概要设计的基本概念55
3.3结构化设计(sD方法)概要56
3.3.1相对独立、单一功能的56
模块结构56
3.3.2块间联系和块内联系57
3.3.3描述方式57
3.3.4步骤60
3.4块间联系和块内联系60
3.4.1程序中的联系60
3.4.2块间联系的各种类型62
3.4.3块内联系的各种类型68
3.4.4设计总则73
3.4.5设计质量的一个度量模型73
3.5设计技巧76
3.5.1实例——病人监护系统76
6.3逻辑记录存取法(LRA方法) 183
3.5.2程序结构与问题结构相对应84
3.5.3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85
3.5.4功能型的模块的组成86
3.5.5消除重复的功能87
3.5.6作用范围和控制范围87
3.5.7模块的大小89
3.5.9有关的效率的考虑90
3.5.8扇出和扇入90
3.6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91
3.6.1变换分析92
3.6.2事务分析95
3.6.3实例——银行文件管理96
3.7 SD方法小结101
3.8 Parnas方法102
3.9概要设计的其他工作105
3.10详细设计的基本概念106
3.11结构化程序设计(SP方法)107
3.12详细设计的描述方式108
3.12.1流程图(FC)108
3.12.2盒图(NS图)110
3.12.3问题分析图(PAD)111
3.12.4程序设计语言(PDL)112
3.13 Jackson方法117
3.13.2三种基本结构120
3.13.3设计过程121
3.13.4输入和输出间的对应性124
3.13.5小结126
4.1编程阶段的基本概念128
第四章编程方法128
4.2 SP方法与编程129
4.3程序的内部文档130
4.4编程风格133
4.4.1变量名的选择133
4.4.2表达式的书写134
4.4.3简单、直接地反映意图135
4.4.4 GOTO语句的使用136
4.5程序的效率137
参考文献137
第五章检验和测试方法139
5.1检验的基本概念139
5.2软件评审141
5.2.1评审过程141
5.2.2评审条款143
5.2.3评审的特点144
5.3测试的基本概念145
5.4自盒法147
5.4.2判定覆盖148
5.4.1语句覆盖148
5.4.3条件覆盖149
5.4.4判定/条件覆盖149
5.4.5条件组合覆盖150
5.4.6实例——工资管理程序151
5.5黑盒法155
5.5.1等价分类法156
5.5.2边缘值分析法159
5.5.3因果图法162
5.5.4错误推测法163
5.5.5综合策略163
5.6测试步骤166
5.7联合测试166
5.4.1渐i增式和非渐增式联调166
5.7.2由顶向下和由底向上渐增式168
5.8系统测试170
5.9测试计划172
参考文献173
6.1数据库设计过程174
第六章数据库设计方法174
6.2实体联系法(ER方法)175
6.2.1基本思想175
6.2.2 ER模型176
6.2.3从ER模型导出数据模式178
6.2.4步骤179
6.3.1数据库系统性能的评价标准183
6.3.2计算表格184
6.3.3步骤184
6.3.4数据模式的改进185
6.3.5实例——生产管理系统186
参考文献190
第七章维护192
参考文献192
8.2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工具193
第八章软件工具和环境193
8.1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193
8.2.1 Tektronix的工具箱194
8.2.2 PSL/PSA系统195
8.3概要设计工具——AIDES系统198
8.4详细设计工具——SDL/PAD200
系统200
8.5编程工具——程序综合器201
8.6.1静态分析工具203
8.6检验和测试工具203
8.6.2动态分析工具206
8.7软件开发环境208
参考文献211
第九章总结212
9.1对基本概念的回顾212
9.2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则214
9.3软件开发新技术215
参考文献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