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isco高可用性组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Cisco高可用性组网技术
  • (美)Vincent C. Jones著;张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616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Cisco高可用性组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可靠性和可用性1

1.1 网络可用性的需求1

1.1.1 定义网络的可用性3

1.1.2 决定可用性需求4

1.1.3 可用性的测算和报告6

1.2 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数学测算8

1.2.1 MTBF和MTTR9

1.2.2 通过更高的可靠性改善可用性12

1.2.3 通过冗余性改善可用性15

1.2.4 测试需求18

1.2.5 功能可用性21

1.3 网络的脆弱性22

1.3.1 经典的硬件考虑23

1.3.2 软件考虑24

1.3.3 网点基础设施24

1.3.4 通信链路26

1.3.5 安全27

1.4 提高网络可用性的设计28

1.4.1 WAN通信的多通路28

1.4.2 内部的多通路30

1.5 小结32

第2章 桥接和路由33

2.1 基本的连通性定义33

2.1.1 OSI参考模型中的连通性33

2.1.2 网络拓扑38

2.1.3 多连通和单连通的比较40

2.1.4 故障检测42

2.2 更高可用性的桥接技术45

2.2.1 经典的桥接技术46

2.2.2 令牌环源路由桥接技术48

2.2.3 透明生成树桥接技术49

2.2.4 交换式LAN的设计51

2.3 更高可用性的路由技术55

2.3.1 路由选择的基础知识55

2.3.2 静态路由技术57

2.3.3 RIP路由技术59

2.3.4 OSPF路由技术61

2.3.5 EIGRP路由技术67

2.3.6 集成的IS-IS路由技术74

2.3.7 BGP路由技术77

2.3.8 路由网络的设计80

2.4 小结82

第3章 多宿主机83

3.1 两个网络接口具有独立的地址84

3.1.1 网络连接故障的影响85

3.1.2 应用恢复的需求91

3.2 两个网络接口具有一个IP地址93

3.2.1 智能的网络接口卡93

3.2.2 剖析Novell服务器94

3.2.3 配置示例:使用routed的UNIX通用样板97

3.2.4 配置示例:使用gated的Linux实用服务器99

3.3 两个系统具有一个IP地址102

3.3.1 服务器集群103

3.3.2 服务器集群的若干考虑105

3.3.3 服务器群106

3.3.4 智能客户机109

3.4 小结109

第4章 永久性链路的拨号备份111

4.1 一般性的考虑112

4.1.1 获得所需的充分带宽112

4.1.2 处理备份带宽的限制114

4.1.3 持续测试的需要116

4.2 拨号备份方案117

4.2.1 接口状态不通驱动拨号(Cisco backup interface)118

4.2.2 路由表项丢失驱动拨号(Cisco dialer watch)119

4.2.3 最佳目的路由驱动拨号(请求式拨号)120

4.2.4 选择拨号备份方案121

4.3 基本的ISDN拨号备份122

4.3.1 配置示例:使用Cisco backup interface的拨号备份123

4.3.2 配置示例:Cisco backup interface的选项126

4.3.3 配置示例:使用dialer watch的拨号备份129

4.3.4 配置示例:使用请求式拨号的拨号备份135

4.4 小结142

第5章 高级的拨号备份144

5.1 在异步链路上的拨号备份144

5.1.1 POTS和ISDN的一般区别145

5.1.2 Cisco实现的考虑146

5.1.3 配置示例:AUX端口上的外置调制解调器到带有数字调制解调器的PRI接口147

5.2 更高带宽的组合通道155

5.2.1 多链路PPP156

5.2.2 配置示例:带有异步调制解调器的多链路PPP156

5.2.3 配置示例:BRI到BRI的多链路PPP161

5.2.4 等代价链路的负载共享167

5.2.5 配置示例:2.5Mbps ISDN拨号备份169

5.3 支持IPX和IP176

5.3.1 配置示例:采用IPXRIP的IPX拨号备份177

5.3.2 配置示例:OSPF用于IP、RIP用于IPX的拨号备份182

5.4.1 配置示例:拨号备份的拨号备份(IP和IPX)186

5.4 BGP驱动的拨号备份186

5.4.2 配置示例:多条主链路的拨号备份198

5.5 小结205

第6章 单个网点上的多台路由器207

6.1 避免LAN用户失去路由器208

6.1.1 被动RIP209

6.1.2 配置示例:被动RIP210

6.1.3 代理ARP213

6.1.4 IRDP、BOOTP和DHCP215

6.1.5 VRRP和Cisco HSRP216

6.1.6 配置示例:简单的HSRP218

6.1.7 配置示例:采用HSRP的负载均衡221

6.1.8 配置示例:采用HSRP满足特定需要226

6.2 在一台路由器上给另一台路由器上的线路作拨号备份229

6.2.1 配置示例:使用dialer watch231

6.2.2 配置示例:使用请求式拨号236

6.2.3 配置示例:使用BGP驱动的请求式拨号241

6.3 防止LAN分段252

6.3.1 IP网络的变通方法254

6.3.2 配置示例:一个带有两台WAN路由器的LAN256

6.3.3 配置示例:汇总263

6.4 小结274

第7章 中心辐射型的拓扑结构276

7.1 带有许多辐射点的枢纽路由协议279

7.1.1 枢纽路由器和辐射点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需求比较279

7.1.2 配置示例:EIGRP280

7.1.3 配置示例:具有RIPv2辐射点的OSPF枢纽288

7.2 配置示例:到每个辐射点的双连接295

7.3 采用多台拨号接入服务器的拨号备份300

7.3.1 消除拨号接入服务器的依赖关系301

7.3.2 配置示例:单个辐射点、两个核心目标、仅使用IP301

7.3.3 配置示例:单个辐射点、两个核心目标、使用IP和IPX308

7.3.4 配置示例:多个ISDN和Async目标320

7.4 使用一个以上的中心枢纽332

7.4.1 处理丧失枢纽网络连通性的情况333

7.4.2 配置示例:辐射点拨号解决丧失枢纽内部连通性的情况334

7.5 小结339

第8章 连接到服务提供商341

8.1 链接到外部网络342

8.1.1 配置示例:冗余的静态路由346

8.1.2 配置示例:IGP驱动的静态路由352

8.1.3 带有拨号备份的主路径358

8.1.4 配置示例:使用NAT路由返回的流量362

8.2 连接到Internet服务提供商369

8.2.1 更高Internet可用性的挑战377

8.2.2 配置示例:有两条Internet链路的静态路由378

8.2.3 BGP路由383

8.2.4 配置示例:将BGP用于链路故障检测384

8.2.5 配置示例:采用动态内部路由用BGP连接到ISP389

8.2.6 配置示例:使用BGP检测ISP故障393

8.3 通过多个ISP连接397

8.3.1 配置示例:将NAT用于一条备选的ISP通路398

8.3.2 使用BGP的域间路由404

8.3.3 配置示例:使用BGP的多宿机构406

8.3.4 配置示例:冗余路由器的多宿BGP410

8.4 小结419

第9章 通过防火墙的连接420

9.1 防火墙的概念421

9.1.1 如何使用防火墙421

9.1.2 状态敏感防火墙和无状态防火墙的比较423

9.1.3 路由器模式防火墙和终端系统模式防火墙的比较424

9.2 全冗余网络中的防火墙427

配置示例:带有防火墙的冗余网络429

9.3 有自动切换功能的冗余防火墙437

9.3.1 镜像式路由器模式防火墙的路由器控制故障切换441

9.3.2 配置示例:路由器模式防火墙的自动故障切换445

9.3.3 备选的终端系统模式防火墙的路由器控制故障切换461

9.3.4 配置示例:终端系统模式防火墙的自动故障切换463

9.4 小结468

第10章 IBM SNA和DLSw469

10.1 数据链路交换技术469

10.1.1 DLSw是如何工作的470

10.1.2 配置示例:令牌环之间冗余的DLSw471

10.2 连接以太网设备的DLSw477

10.2.1 冗余DLSw和透明桥接的比较477

10.2.2 无需源路由桥接的冗余DLSw479

10.2.3 配置示例:使用备份对等端的冗余以太网对等端480

10.2.4 配置示例:在分段LAN上的备份对等端485

10.2.5 配置示例:使用DLSw+以太网冗余性的冗余对等端490

10.3 通过防火墙的DLSw495

10.3.1 冗余防火墙的DLSw备份对等端495

10.3.2 配置示例:通过双NAT防火墙的令牌环DLSw497

10.3.3 配置示例:通过双NAT防火墙的以太网DLSw505

10.4 小结513

第11章 灾难恢复514

11.1 灾难恢复的需求514

11.1.1 灾难恢复计划515

11.1.2 灾难恢复方法518

11.2 传统的方法519

11.3 热备份设施方案520

11.3.1 两个站点一个IP地址521

11.3.2 配置示例:备份服务器和网络地址转换522

11.3.3 配置示例:使用NAT和主机路由的备份服务器526

11.3.4 域名系统的运行528

11.3.5 域名系统重定向532

11.4 负载共享方案534

11.4.1 使用域名服务重定向的负载共享536

11.4.2 HTTP重定向538

11.5 小结538

第12章 管理方面的考虑540

12.1 网络监视540

12.1.1 采用SNMP进行网络管理541

12.1.2 监视不报告状态的功能544

12.1.3 安全545

12.1.4 备份设施的路由功能测试547

12.2 配置管理548

12.2.1 配置文档符合事实549

12.2.2 配置能够理解550

12.2.3 管理对配置的更改551

12.2.4 紧急修复552

12.3 整体质量控制553

12.3.1 设计验证553

12.3.2 错误分析554

12.4 小结555

技术用语表5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