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年关注 中国科大媒体报道选辑 1998~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年关注 中国科大媒体报道选辑 1998~2008](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158680.jpg)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117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概况-1998~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十年关注 中国科大媒体报道选辑 1998~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综合报道篇3
沃土中扎下事业根——中国科技大学扶持归国学者纪事3
扬其特色 固其根本——中国科技大学科教成果巡礼4
创业维艰——中国科技大学建校40周年回眸9
在创新中奋进——中国科技大学教改纪实12
中国科大何以超常规发展15
勇于创新显风采——中国科技大学调整科教结构侧记18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四十周年20
中国科大迎来不惑年 江泽民李鹏题词祝贺22
科大贺校庆 院士登讲台22
建设一流大学 培养一流人才23
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入中国科大24
灵活机制吸引国际顶尖学者 中国科大推出“大师讲席”24
高校评估引进“外援”中国科技大学聘请国际专家参加校评议委员会25
研究型大学当集中力量创建一流学科26
建一流学科 育一流人才 出一流成果 中国科大向一流研究型大学冲刺28
培养精品学生 打造精品学科 创造精品成果 中国科大全力打造“精品”大学29
中国科大:创新为魂30
探索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新模式 中科院与中国科大“所系结合”31
中科院举全院之力办中国科大32
幸福的大学之旅——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33
扎根科学沃土——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36
中国科大以创新推动跨越38
郭光灿和他的“创新团队”40
中国科大为何能培养出三十四名院士42
小平同志的关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44
中国科大率先启动“985工程”二期项目46
中国科技大学提出未来十五年战略目标:人才摇篮 大师园地 科研基地 科学中心47
中国科大将进行“品牌扩张”48
14位所长兼任中国科大的院系领导48
与近百家国家级研究所共建全国最大科教联盟 中国科大开创高校科研育人新模式49
每年实施的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近700项 中国科大以创新求跨越50
中国科技大学的经验:一点出众,就是一流大学51
中国科大:力促科教一体化53
注重内涵 以创新求跨越 中国科大不靠规模创一流56
“顶天立地”谋创新——中国科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纪实(上)59
放飞科研之梦——中国科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纪实(下)61
“流”反映水平“型”体现类别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五十华诞庆典中 将主打“文化”与“学术”两张牌66
中科大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全面合作66
中科大校友设专奖奖励基础课优秀教师67
中国科技大学教学与科技相结合,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68
科教一体的成功之路——中国科大教学科研同创新共发展70
中科院捐亿元设科大教育基金72
发展教育与科研双赢模式中科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会议在中科大召开73
中国科大:所系结合创新发展连续四年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平均每千名本科毕业生中产生一名院士74
为培育一流创新型人才探路——记中国科大“所系结合”办学模式75
中科院举全院之力支持中国科大办一流大学77
中国科大为灾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78
科教结合:给学生一片创新沃土78
中国科技大学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81
中国科大:我创新故我在 科教报国五十年83
路甬祥总结中科院教育改革与创新经验84
“坚持科教结合,培育创新人才”50周年报告会在京召开84
中国科大50年铺就创新人才成长路85
党建思政篇93
爱,在网上穿行93
唱响网上主旋律——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一94
占领网下主阵地——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二97
营造氛围育英才——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之三100
课内课外互补 网上网下对接——中国科大拓展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空间103
开拓网上大课堂——中国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巡礼104
新歌一曲唱大风——中国科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纪实106
调查建档咨询援助多管齐下 中国科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体系109
关注校园网预警巧疏导110
中国科大思政网络预警系统:网络上“关爱”的眼112
“你的事情,我们已经办好了”——中国科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预警体系纪事114
中国科大师生预防阻击“非典”记事116
郭永怀功勋奖章赠科大117
成长,与微笑相伴——中国科技大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纪实117
社会实践成为最受欢迎“第二课堂”——中国科大在实践中锤炼大学生思想品德119
构建关爱之网——记中国科技大学学生管理融入网络新技术121
最有效的教育——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纪实123
中科大:关爱学生 润物细无声124
中科大:学业预警机制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25
大爱无痕——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路(上)126
育人为本——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路(下)129
评论:创新托起“无痕的大爱”132
从细微处入手——中国科技大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上)133
在自我教育中提升——中国科技大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纪实(下)134
评论: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136
大爱无涯:无处不在的主旋律——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记事(上)136
大教无痕:自我教育的新境界——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记事(下)138
评论:服务育人140
这里有支“快速反应部队”——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上)141
从网络游戏中抢回学生——中国科大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下)144
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开展思想教育146
一点一滴饱含爱生情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上)146
在自我教育中放飞梦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纪实(下)149
人才培养篇155
昔日“神童”崭露头角155
按需设岗 遴选上岗 动态管理 中国科大让博导名副其实157
中国科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有了自己的科研计划158
构建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创造型人才159
中科大6学生获668万股权奖励161
大学生股权带来什么161
中科大:导师指导本科生163
让学生唱主角 中国科大“研讨班”探索互动教学模式164
中国科大鼓励贫困生改变观念 以助学贷款方式完成学业164
首届“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165
中国科大与上海生命科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66
中科大科研融入教学 学生有科研计划166
中国科大少年班缘何独树一帜167
解读少年班:机会 模式 成就——中科大副校长程艺阐述少年班办学思想和经验169
扩大专业选择范围 推行“个性化学习法”中国科大本科生选择空间扩大171
中国科大特困生成长之路171
中国科大尝试“自主招生”对这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173
中国科大出台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教师16种行为属重大教学事故174
学生老师换角色 中国科大举办班主任学校培训班174
转系: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中国科大首次拿出500个转系名额约占年级学生总数的27%175
大学生就业:“专卖店”VS“大卖场”176
中国科大 让学生实现科研之梦177
课堂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179
退学应允许学生复议 优秀生可选择自修课 学生学籍管理改革冲动反映高校观念更新182
中国科大全力打造MBA/MPA品牌183
国内首个系统生物学系在中国科大诞生183
“孵”出奇思妙想——中国科大“大学生研究计划”小记184
中国科技大学接受本科教学评估185
“隐形”补助顾及学生尊严,适度收费避免“催生”贫困生 中科大:“扶贫助困”制度很人性化186
中科大首招50名本硕博连读生188
真知在兴趣中形成——中国科大是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上)189
能力在感悟中提高——中国科大是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下)190
中国科大与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共建医药生物技术系191
中国科技大学:再次酝酿研究生教育变革191
给“奇思妙想”插上翅膀196
中科大开展隐形资助“低调温馨”尊重贫困生情感200
21万次“免费餐”的善行智慧202
警惕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研究生招生要量力而行——访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院士203
科大少年班探秘——从29年坚守看中国超常教育204
中国科大心理委员成为大学生朋辈互助的新亮点211
“中国科学院科大教育基金”设立 初始本金1亿元人民币,来自中科院科技产业收益213
守住清贫214
把课堂设在科学研究最前沿 ——中国科技大学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215
为培育一流创新型人才探路 记中国科大“所系结合”办学模式217
中国科大:这里的转系静悄悄219
中国科大注重“资助”与“育人”相结合222
中科大:贫困大学生温暖的“家”222
少年班是拔苗助长吗——解疑中国科大少年班30年224
少年班30年,成败如何看226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超常教育的成功路径 中国科大少年班“三十而立”229
少年班:探索中前进,争议中完善231
中科大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32
少年班30年在争议中跋涉前行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一个微缩样本233
“神童”是一种舆论的误导238
少年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240
研究生质量是“管”出来的,还是“导”出来的?中国科大积极构建服务型研究生院243
中科大设立课程讲座教授 让一流教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244
集中投入 统一管理 开放公用 资源共享 中科大多学科平台成就创新人才244
“请放心,学校全都安排好了!”中国科大迎来四川灾区新生246
科技与产业篇249
中国科技大学阎沐霖小组 关于轻夸克质量比研究获重要成果249
站在宝钢的身后——中国科大研制穿孔机组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纪实249
科研仪器升级改造 陈旧设备焕然一新10年来,中国科技大学已通过验收的仪器设备功能改造项目20个252
中国科技大学量子通讯量子计算开放研究实验室成立253
中科大教授揭示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机理254
用最年轻的科学解决人类最古老的难题——访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范维澄教授254
科学家首次确定碳六十单分子在硅表面取向256
我留奥青年学者潘建伟等的论文入选《自然》特刊物理学百年经典之作257
中科大讯飞的光荣与梦想258
“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开始集中安装260
SCI高影响因子数据再资见证 中国科技大学名列全国高校榜首261
我国光学微处理技术取得重大进展262
英国《自然》杂志首次发表中国极地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独创“企鹅考古”法263
我国纳米结构表征研究步入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科大“拍摄”首张化学键图像263
“大空间火灾综合治理实验平台”通过鉴定 我大空间火灾研究世界领先264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成功高效阻燃材料265
瞄准科技前沿确立攻关目标 中国科大结构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硕果累累265
直追世界前沿 强化原始创新——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获重大系列成果266
物质化学反应能量直接变换电能 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申报11个国家专利270
中国科大为大型桥梁建健康档案271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272
科大教授破解“囚徒困境”这一成果已引起国际同行重视272
围棋用右脑国际象棋用左脑 下棋与“聪明”无关?273
伽玛氨基丁酸减少导致人到老年耳不聪目不明 原来是伽玛氨基丁酸减少导致脑内噪声增加274
中美核物理实验合作探测器运行成功274
中国科学家量子信息研究获重大突破275
潘建伟等首次实验实现量子中继器 奠定远距离量子通信基础275
最新发现与创新:科学家点二氧化碳成金刚宝石276
“混态几何相”理论有了实验依据277
低成本投入 高效益产出——中国科大频出世界级科研成果278
科学家取得纳米材料合成重要进展279
蛇毒金属蛋白酶出血机理研究获进展280
单分子结构研究获得新途径281
中国科大制备出高亮度四光子纠缠源281
原子基本激发过程研究获突破282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有了新工艺 天然气转为化学原料成本将降低283
中国科大化学地球动力学创新成果跻身国际前沿283
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进入实质阶段284
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285
“纳米光镊系统”直接操控细胞286
我极地环境研究独辟蹊径 企鹅粪海豹毛记载南极千年沧桑286
五粒子纠缠:我科学家得心应手 超越美英奥地利等发达国家水平287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论证288
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验收288
中日合作完成世界最大火旋风实验289
努力建设好国家级同步辐射公用平台——访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指挥部经理、总工程师刘祖平教授290
我国专家合成超长螺旋纳米线294
挑战传统灭火方式 二十秒内测到火源 光声智能集成灭火系统清洁高效295
我纳米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纳米电缆”仅头发丝千分之四粗295
地震后25分钟内可预测海啸 我科学家找到海啸早期预警算法296
自由空间量子保密通信突破13公里297
网络流量决定网络结构:中科大教授建成直观模型,再现复杂网络演化特征297
碳氢化合物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吗?中美德科学家获重大发现298
讯飞“听”上去很美 安徽中科大讯飞公司自主创新的两点启示29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建立极地生态地质实验室301
所校合作共研“蛋白质科学”301
我研制出新型单分子整流器302
中国科大在单分子选键化学研究领域获重大进展302
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中美学者合作追溯致癌染色体起源新线索303
量子密码:让天机不可泄露 我实现国际最长距离实用光纤量子密码系统303
天然免疫研究有助爆发性肝炎防治 中国科大取得重要进展304
量子通信:“天机”只有你知我知305
中国科技大学:单分子“手术”有望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307
降服“祝融氏”——访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8
中国科大极地生态地质研究原创性重要结论:南极海豹毛浓缩全球文明史311
中国科大开展治疗成人弱视研究313
2005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揭晓313
座座山峰连成高原——记中国科大创新研究群体314
中国科大教授发现一种新型透皮增强剂318
科技创新平台:腾飞超越的“起跳板”318
扼住“火魔”的咽喉322
中国科大量子通信研究获得新进展323
硒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储氢研究获新进展324
学科大交叉:探索微观世界之秘——访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324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闪亮的光源 奋进的团队328
木屑秸秆变废为宝 生物质炼油新技术走向成熟332
挑战单分子“手术”和性能控制的极限能力332
中科大构筑出美丽高度对称的硫化铜14面体微晶334
实实在在的资源共享——记中国科技大学创新平台335
中国教授与合作者发表研究成果:大质量星系在宇宙早期已大量存在该发现对星系形成的“标准理论模型”提出严重挑战336
我科学家实现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338
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王东进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8
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大的故事341
像对待音乐那样处理汉语声调 中国科大教授揭示左右脑在语言感知中如何分工的秘密344
中国科大研究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年度重大进展344
我国在多粒子纠缠研究领域保持国际领先 刷新了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域两项世界纪录345
在量子信息国际前沿领域翱翔——记中国科大潘建伟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创新群体345
基础研究:离登顶还差几步?347
我国首个量子密码网络系统测试成功350
中国科大3种模式提升科技竞争力351
量子信息:开启未来时代的密钥——访“量子通信与信息技术”项目组353
这是一支擅打集体赛的国家队——记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356
中国科大揭示铽锰氧中的巨磁——电效应机制359
中科大证实“量子开关”可局域识别359
我科学家率先实现量子分解算法360
基于“龙芯2F”的国产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361
本期关注:揭秘中国首台万亿次计算机361
我首次实现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364
成年弱视患者视觉系统可塑性高于视觉正常人 中美学者这一发现有助于成人弱视患者改善视力365
量子密码技术实用化近在咫尺 中外学者合作实现更安全的量子密码系统366
我学者首次探测到特殊星系的X射线辐射 解开“宇宙引擎”巨型黑洞吞噬和抛射气体之谜366
冲破“标准量子极限”中国科技大学学者实现高精度量子相位测量367
高温超导研究领域获突破368
我国科学家率先实现量子容失编码368
校园文化篇373
学生当教练赢取国际数模赛 中国科技大再创佳绩373
以先哲风范熏陶后来学者 钱临照铜像在中科大落成373
秋水文章本无尘——杨振宁中国科大演讲会侧记374
中国科技大学举办首届机器人竞赛活动周375
中科大探险队徒步横跨秦岭考察生态学375
中国科大青年志愿者挺进世界最大候鸟乐园 保护大自然 情倾鄱阳湖375
中国科大首赴南海科考378
中科大机器人足球队扬威世界机器人足球赛场378
西出阳关洒豪情——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西部支教纪事382
中国科大学生建立“图书银行”383
中国科大科考队首次出征肖坑384
校园DV:大学生眼睛里的世界384
延续爱心的接力——中国科大大学生开展义务家教纪实387
用音乐表达我们的生活——中国科大首届校园原创歌曲大赛侧记388
中国科大大熊猫科考队出征389
“中国科大论坛”开讲 周光召作首场报告389
七彩争辉青春四溢——中国科大学生社团文化节掠影390
于无声处孕芳华——中国科大校园文化建设纪事391
我看到了“火旋风”——中国科大向市民开放十余所实验室393
科学应该为人民谋福利——严济慈儿子严陆光谈父亲394
航天英雄杨利伟访问中国科大396
为大学生搭建发挥创造力的舞台396
欧阳自远:“在月球上,中国人要干四件事”400
长征2F火箭总设计师来科大做报告 刘竹生透露中国火箭发展方向400
听,青春的歌声在飞扬——“江淮情”赴科大慰问演出侧记401
中国科大师生亲历南极131个日夜 获南极大学文凭402
中国科技大学学子栾青应邀参观比尔·盖茨的家405
全国大学生羽球锦标赛 中科大承办500运动员参赛407
中科大学生昨决出“食神”407
“航空之父”戚发轫昨日科大话航天408
占领世界一流地位——中科大蓝鹰队称雄第11届机器人世界杯410
“蓝鹰”夺冠世界杯——记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足球队412
让爱住我家——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支教队长刘福丽415
中国科大“一帮一”走过10年418
以实际行动爱我中华支持奥运 中科大举办火炬传递越野赛420
两项方针与一流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谈科大精神420
赵忠尧塑像在中国科大揭幕424
我国首次承办机器人世界杯赛424
中国科大师生准备迎接于洋、杜婧凯旋425
科大的精气神426
科大记忆:戏说科大“杀手”428
科大学人篇433
续写量子论新篇章——记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范洪义433
朱清时:从优秀“运动员”到“主教练”434
脱颖而出的化学地球动力学——访中国科技大学郑永飞教授437
科学王国的骄子439
“聪明在于学习 天才在于积累”——访著名数学家龚升440
在祖国的土地上干点事——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基明教授441
科大学生刘磊不简单 七篇论文入选美国《科学论文索引》442
“要做就做最好”442
祖国的强大是我的夙愿——记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侯建国教授443
32岁女博导的“工作经”445
尽快提高国内研究生待遇446
刘庆峰:博士富翁想当好元帅447
怎样建设一流大学451
中国科技大学陈发来:七尺讲台创新人452
中国科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施蕴渝院士呼吁 抢占生命科学新的制高点453
奏响量子研究领域的“高音”——记青年科学家段路明454
求索科学规律是一种快乐——访中国工程院新院士范维澄455
神机妙算御天灾457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汤洪高——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至关重要458
抉择:学联主席志愿赴西部459
谢周清博士北极之旅460
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原动力——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研究员463
群星闪烁在科技之巅 走近五院士464
杨承宗:放射化学奠基人468
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 朱清时院士呼吁高校学科建设也要宏观调控473
“希望之星”投身希望工程474
侯建国成功拍摄分子图像475
郭光灿 渔民之子变量子专家478
他为地球“量体温做解剖”,获国家自然科学大奖的中科大教授郑永飞,昨日接受本报独家专访481
潘建伟: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努力482
中科大首届少年班聚会少年班的“汪妈妈”486
侯建国——巧为分子“做手术”488
李曙光“入地”建奇功“上天”梦未圆490
从科教兴国看创新文化——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493
杜江峰——快乐的量子“囚徒”495
中科大党委书记:我国学术人才成长环境宽严失当496
倾听女科学家施蕴渝的心声496
赣南走出的首位院士498
中科大常务副校长:警惕大学高中化 研究生本科化500
在那桂子飘香的日子……——纪念钱临照先生诞辰100周年501
名师上讲台:每堂课都是精心编排的演出502
名师相承 薪火相传——记全国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程福臻505
潘建伟和他的六个世界首次508
院士陈国良 淮河治水神算子512
杨金龙:给分子做“手术”515
谢毅:纳米世界的“个性”巾帼516
喜欢教书的倔老头儿520
心中有学生 教室就比天还大——记首届名师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国良521
三尺讲台书写四十载无悔人生——记第二届名师奖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程福臻525
郭传杰委员:高校评估呼唤“原生态迎评”529
侯建国:研究生院管理必须创新530
作为教育家的钱学森先生530